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青島的繁華程度不遜于上海

有這麼一句話叫做''近代中國看上海'',其實将這句話用在青島身上同樣合适。

民國時期,青島的繁華程度不遜于上海

如同上海一樣,青島主城區的曆史并不算久遠,而且青島同樣是到了近代才崛起并留下屬于它輝煌的篇章。短暫的殖民曆史,為青島留下了大量中西合璧文化遺産,同時也奠定了青島在近代中國的曆史地位。

青島下轄區悠久的古代曆史

其實如果算上青島的下轄縣市區,青島的曆史算是非常悠久的,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在大約六七千年前,這裡就有原始人類活動,著名的膠州三裡河文化遺址、平度嶽石文化遺址就是古人在青島地區留下的生活遺迹。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青島地區的琅琊、即墨等城邑迅速崛起成為齊國東方的經濟、文化中心。樂毅伐齊時,齊國僅剩的兩座城池,其中一座就是即墨(田單就是在即墨采取火牛陣,拉響齊國收複失地的号角)。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此地設定了琅琊郡,郡治所就在今天的膠南琅琊鎮。據史料記載,秦始皇曾經三次駕臨琅琊,建琅琊台行宮,并且也是在這裡派出了徐福東渡尋仙島、求仙藥。

漢朝時期,青島先後被設定為膠東國、琅琊郡。值得一提的是,漢武帝劉徹未被封為太子前就是膠東王。是以當劉徹繼位後,曾多次巡幸琅琊、即墨,并在在膠州灣畔女姑山祭天拜祖設立明堂9所、留下了衆多文化遺迹。可惜到了王莽篡漢後,膠東國被廢,即墨也日漸衰落。

直到唐宋時期,以膠州灣内闆橋鎮及港口為中心的膠州灣地區再度興起,成為中國北方唯一的對外開放港口和海上貿易中心,可惜明清時期的禁海、閉關鎖國再次讓青島沒落。

青島主城區豐富的近代曆史

一直以來把青島歸類為新生城市,主要是因為它的主城區的曆史并不久遠。但是這并不妨礙,青島主城區豐富的近代曆史。

民國時期,青島的繁華程度不遜于上海

在近代,青島的曆史地位極其重要。從1897年德國占領膠州灣開始,青島就成了德國在東方的殖民地。德國人的到來,雖然給青島人民帶來了壓迫跟苦難,但是卻為青島的城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可以說今天的青島主城區就是在當年德國人城建的基礎上擴建而成的。

民國時期,青島的繁華程度不遜于上海

但是也正是從德國占領膠州灣開始引發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浪潮,随後導緻了戊戌變法運動和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的發生。到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日本趁機侵占青島提出意在滅絕中國的''21條'',引起全國人民反對。

經過長期鬥争,到了1922年中國得以如願收回了青島主權,成為中國收回租借地的先聲。正是這期間的種種,讓青島在中國的近代曆史當中留下了豐富多彩的往事,奠定了青島在近代中國史的曆史地位。

關于青島名稱的來由

''青島''兩字的由來有着一個有趣的故事,''青島''這個名稱,原指''小青島''(也被稱之為琴島),因島上''山岩聳秀,林木蓊郁''而得名。''青島''這個名字,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中葉(即400多年前)。當時的即墨縣令許铤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鄉土,随後編撰了《地方事宜議·海防》。在《地方事宜議·海防》裡關于青島之名有這樣一段記述:''本縣東南濱海,即中國東界,望之了無津涯,惟島嶼羅峙其間。島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馬、曰香花、曰田橫、曰顔武''。這裡的''青''就是指青島,也就是現在的小青島。

那麼什麼時候才将''青島''作為青島地區的總稱呢?在青島天後宮裡有這麼一座刻于清同治年間的《募建戲樓碑記》的石碑。根據石碑上的碑文記載:''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迄今旅客商人,雲集而至''。石碑上的''青島''已經不再是指小青島了,而是整個青島地區。

民國時期,青島的繁華程度不遜于上海

從石碑上的那句''竊聞青島開創以來,百有餘年矣''推斷,''青島''成為整個青島地區的總稱,至少可以追溯到乾隆年間,距今也有三百多年的曆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