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你有多久沒睡一個好覺了?

10點半就躺下了,周圍很安靜,可兩三個小時後,腦袋還是清醒的。

房貸、車貸、工作,都在腦子裡過了一遍,閉着眼睛熬到天亮。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圖檔來源:soogif)

睡不着覺,成了懸在現代人頭上的一把刀。

老是睡不着覺,是不是一種病呢?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

我們這次全面的介紹下。(失眠嚴重的,可以直接跳到第二部分)

很多人晚上睡覺不到7個小時,就開始焦慮了,認為自己失眠。

其實“睡多久”并不是判斷失眠的标準。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根據《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1]定義:

失眠是指盡管有合适的睡眠機會和睡眠環境,依然對睡眠時間和(或)品質感到不滿足,并且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聽着有點複雜?

簡單說:失眠是一種主觀體驗,不能單純看睡眠時間來判斷,還得看有沒有影響白天的學習工作、有沒有伴随健康問題等[2,3]。

這種影響包括:感覺到疲勞不适;注意力不集中或記不住東西;脾氣暴躁;容易激動等……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有人就是天生自帶少覺的buff,或者有時哪怕睡得少,但是睡眠品質高,第二天精神頭很足,這就不是失眠。

很多時候,你因為第二天有重要任務(面試、彙報、考試等),偶爾失眠一兩次,或者加班、熬夜造成睡不好,這也不是失眠。

這些情況不用過度緊張,調整好作息,一般就能睡好。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如果你就是這種偶爾睡不好的情況,送你7個助眠小妙招:

1.困了再上床,建立“床”與“睡覺”之間的心理暗示。

2.睡前不要喝茶喝咖啡或者吃東西,也盡量不要想複雜的事情或者刷劇。

3.早上醒了就起床。

4.即使前一天睡眠不好,第二天補覺時間不宜過長(盡量30~40分鐘以内),晚上也要保持平時的入睡時間。

5.不要帶手機上床,甚至建議不要帶進卧室,避免大腦和身體會形成床上玩手機的記憶。

6.适度運動(建議每周150~30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活動,比如快步走、跳舞等等),但是不要太晚,睡前不要做劇烈運動[4,5]。

7.冥想、閱讀更有助于睡眠,不信你拿本書看看,不出半小時你可能就困了。

正念冥想怎麼做呢?

如果長期睡不着,并且出現了身體不适,嚴重打亂了生活節奏,不要自己扛着,可以尋求醫生的幫助。

這并不是小題大做。

失眠和感冒、發燒一樣,在必要時也需要醫生的幫助。隻有乖乖治療,才能盡快痊愈。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輕度失眠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調整,中重度失眠(15分及以上)并且明顯影響日常生活的,記得及時去醫院。

這個量表是目前最常用的睡眠自評量表之一,可信度較高[6,7]。不過不是診斷的金标準,可作參考用。

醫生治療失眠,沒有你想的那麼可怕。

醫生會根據失眠的嚴重程度和不同病因,來決定治療方式,常見的有:

1.心理治療[1,8]

(1)認知行為治療:

前面提到失眠其實是主觀感受,如果你因為嚴重失眠而過分擔心失眠帶給你的影響,時常是以感到焦慮,醫生會幫助你建立正确理性的态度,改變對失眠的認知。

(2)刺激控制療法:

通過一些引導,幫助患者建立規律的生物鐘。比如:不困就不要躺床上,白天不要睡覺;醒了就起來,不要躺在床上瞎想;不管多晚睡都要保持規律的起床時間等。

(3)放松療法:

聽音樂、深呼吸、按摩等。

此外,醫生還會引導改善一些不良的睡眠習慣,比如睡前喝咖啡、刷劇等等。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2. 吃藥

為了讓患者盡快康複,醫生也會開一些藥物。

主要起到鎮靜助眠、緩解焦慮、改善睡眠結構的作用[9,10]。

很多人擔心安眠類藥物有副作用,會導緻精神、神經的問題,還可能形成依賴,是以甯可扛着也不吃。

其實不用這麼擔心。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安眠類的藥和其他藥物一樣,确實可能會有些副作用(比如口幹、沒力氣)[11]。

在醫生的指導下科學服藥,對身體的副作用肯定是小于失眠對身體的傷害的(長期失眠可能誘發一系列的紊亂,比如焦慮、抑郁、偏頭痛等)。

就像吃了一些退燒藥,可能會因為副作用特别想睡覺,但身體也會在藥物的幫助下,打赢發燒這場硬仗,是利大于弊的。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另外也有很多人擔心藥物會産生依賴。

其實隻要不是長期大量用藥,遵從醫囑,一般不會成瘾。

但是,這類助眠藥物也不能自己随便買來用!

小提醒:

網上有很多治失眠的非處方藥或者營養補充劑,比如褪黑素、偏方,它們在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的權威證據有限[12],建議咨詢醫生後使用 。

最後,祝大家今天、明天、後天,每一天都能睡個好覺!

失眠到什麼程度就該去醫院?1 分鐘自測下就知道了

特約作者:胡秋慧

浙江大學

審稿專家:宋崇升

北京回龍觀醫院精神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張鵬, 李雁鵬, 吳惠涓. 中國成人失眠診斷與治療指南(2017版) [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8, 51(05): 324-35.

[2]WHITEHEAD K, BEAUMONT M. Insomnia: a cultural history [J]. Lancet, 2018, 391(10138): 2408-9.

[3]趙忠新, 趙翔翔, 吳惠涓. 重視睡眠感覺對失眠診斷與療效評估的影響 [J]. 中華神經科雜志, 2017, 50(8): 6.

[4]李東澤, 李芳卉, 劉怡, et al. 《2020年世界衛生組織運動和久坐行為指南》解讀 [J].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21, 28(04): 376-83.

[5]SHONIN E, VAN GORDON W, GRIFFITHS M J B. Does mindfulness work? [J]. 2015, 351: h6919.

[6]CASTRONOVO V, GALBIATI A, MARELLI S, et al. Validation study of the Italian version of th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 (ISI) [J]. Neurol Sci, 2016, 37(9): 1517-24.

[7]MANZAR M D, JAHRAMI H A, BAHAMMAM A S. Structural validity of the Insomnia Severity Index: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Sleep Med Rev, 2021, 60: 101531.

[8]李淩江, 陸林. 精神病學.第3版 [M]. 精神病學.第3版, 2015.

[9]SCHUTTE-RODIN S, BROCH L, BUYSSE D, et al.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 [J]. J Clin Sleep Med, 2008, 4(5): 487-504.

[10]HISHIKAWA Y. Appropriate use of benzodiazepines in insomnia: clinical update [J]. J Clin Psychiatry, 1991, 52 Suppl: 10-3.

[11]SULLIVAN S S. Insomnia pharmacology [J]. Med Clin North Am, 2010, 94(3): 563-80.

[12]SCHUTTE-RODIN S, BROCH L, BUYSSE D, et al. Clinical guideline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insomnia in adults [J]. J Clin Sleep Med, 2008, 4(5): 487-504.

稽核:趙亞楠、張傑、張亮

校對:武宜和 | 排版:李永敏

營運:韓甯甯 | 統籌:吳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