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

可能很多人都聽過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

塞利格曼把一隻狗關在通電的籠子裡,用強電流擊打狗,并且無論狗怎麼努力,它都逃不出去。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一段時間後,他再把電撤了,籠子打開,這時他發現,狗已經不再掙紮,然後就那麼痛苦地呻吟着等待電。

通過這個實驗,塞利格曼發現,原來痛苦和無助是習得性的。

當一個孩子覺得他做什麼父母都不滿意,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達不到父母的期望時,慢慢的他就會壓抑自己,變得不快樂,最終被失落、痛苦和無助感包圍,形成習得性無助模式。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後來還發現,習得性無助就是抑郁的一種模式。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20世紀70年代,塞利格曼在測驗抑郁的習得性無助感模式時發現,悲觀的人更容易向無助感屈服,他們患抑郁症的風險也更高。

那麼,

孩子要如何才能從習得性無助模式中走出來呢?

心理學家塞利格曼提出了心理免疫,他在後來又做了一場實驗。

教會小狗征服電擊

實驗人員會教小狗去控制電擊,讓小狗主動去按電擊的控制開關。

對那些已經抑郁的狗,實驗人員會把它們抱離籠子,帶着它們去按控制開關。

如此來回多次,無論是正陷在無助中的狗,還是已經抑郁的狗,它們都不再向無助屈服,而是主動避免電擊。

這一實驗結果顯示, 小狗在習得了征服電擊的經驗之後,這些免疫經驗可以助力它們不再被電擊,反而可以使它們再次活躍起來。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這讓塞利格曼有了一個新發現,原來快樂也是可以習得的。

當一個人陷入抑郁時,我們不要一味地給他講道理、灌雞湯,讓他快點振作起來,與之相反,他需要的恰恰是我們對他的包容、耐心、了解和支援。

▲ 改變解釋風格

解釋風格,是一個人對自己和外在事物的評價習慣。比方說,孩子遇到挫折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退縮,否定自己,這其實就是他的解釋風格,他的解釋風格是偏向消極的。

改變孩子的解釋風格就是,讓孩子看到凡事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隻看到那不好的一面。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 教會孩子樂觀

樂觀不是天生的,也是可以習得的。

在塞利格曼的《教出樂觀的孩子》一書中,教會孩子樂觀,他給到了一個方法,叫做樂觀教養ABC法則。

ABC法則從心理學家阿爾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緒認知療法而來。

A代表不好的事,C代表後果,B代表對不好事件的看法與解釋。

阿爾伯特·埃利斯認為,正是對不幸事件的看法與解釋,才導緻了某種特殊的後果。

換句話說就是,一件事情的發生是好是壞,關鍵不在于事情本身,而在于我們如何看待它。

比方說,考試沒考好這件事,有的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錯,是自己不行,而有的孩子則會覺得一次沒考好,并不代表什麼,查漏補缺,繼續努力,下次争取考好就是了。

這兩種完全不同的看法表明了,哪怕發生的事情一樣,其結果在不同的人那裡可以是完全不同的。

這裡我将給到你書中的表格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具體的做法是在“不好的事”一欄客觀描述事情的起因、經過與結果。

在“想法”一欄寫下你對不好的事情的想法,使用1-100來對想法評估分數。

在後果一欄,寫下你對事情所經曆的感覺和反應,并根據感覺強烈度給自己打分。

最後,再确定自己的感覺和行為是否與自己的想法相關。

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自己了解導緻反應的原因,是改變反應的第一步,也是與自己内在對話的重要一步。

舉個我家孩子的例子吧!

由于我以前常唠叨、指責孩子,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家孩子一遇事就說自己不會,常常否定自己,認為自己笨,整個人變得很沒有自信。

後來,我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開始讀書學習,在生活中實踐,跟孩子做過許多次心理建設,才慢慢改變了孩子的思維方式。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有一次,孩子寫了篇作文,說的是他因為考試不達标被老師下了大組長一事。作文中他把自己被下之後的感受細細道出。

從一開始的心情低落,覺得沒面子,到重燃鬥志,想要再次奪回大組長的位置,孩子已經不再如從前一樣說自己不行,而是堅定的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正如我常對孩子說的那句話:“在危機中看到機會,在錯誤中挖掘寶藏”。

孩子已經全然接收到了,孩子也漸漸變得自信了起來。

樂觀确實是可以習得的。

孩子為什麼會抑郁?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的“電擊狗實驗”告訴你答案

結語:

身為父母,當我們可以給予孩子足夠的愛與包容,尊重和支援,孩子就不會是消極悲觀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