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爸爸去世,媽媽改嫁,她談了5個男朋友

文 | 劉娜

15歲時,父親患病去世。

17歲時,母親改嫁他人。

從此後,她就成了情感的漂泊者。

01

收到一個女孩的來信,想到很多在情感上孤無所依的人,決定拆開好好說說。

信件内容如下:

見字如面。

我今天收到你的新書,又看到你寫少年友人的文章,看到你回老家、到上海,和相識二三十年的朋友見面,促膝長談,彼此治愈,我坐在家中的陽台上,竟然流下許多淚。

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流過淚。

哭得最兇的一次,是15歲時,我父親患病去世,仿佛那段時間,我哭光了所有的淚水。

我父親是一位中學校長,他是一位好老師,也是一位好父親,他的不少學生至今還會說起他。

人人都說好人長命,我父親卻在39歲時就走了。

那個夏天,我中考完的第8天,小叔急急慌慌開車把我帶到醫院。

父親已經被推到了太平間,母親蹲在地上恸哭,家裡所有人都神色悲戚地忙碌着,我呆呆地站在那裡,不願接受“我成了沒有父親的孩子”這個事實。

我感覺到腦袋和胸口都是空的,整個人如行屍走肉,一滴淚都掉不出來。

但當我抱着父親的骨灰,從殡儀館出來時,眼淚開始不停地流。

從早上流到晚上,從晚上再流到早上,淚水把我原本明亮的大眼睛,哭腫成一細線,依然無法停下。

最愛我的人走了。

我再也沒有父親了。

02

父親去世一年半後,在醫院上班的母親,和她的上司偷偷領證結婚。

當奶奶和小叔告訴我這個消息,還有他們聽來的一些風言風語時,我哭着質問母親,到底有沒有背叛父親。

母親堅定地說,沒有。

她說,父親在世時,她全心全意愛着他,直到他生命最後一刻。父親走後,她内心的苦要把她埋葬,喪偶的上司對她很關照,她才和他好。

因為他們倆一個機關,如果不盡快領證結婚,就會滋生很多流言蜚語,是以才瞞着我結了婚。

我當時少不更事,一度埋怨母親薄情,甚至替逝去的父親不值得。

後來我也步入愛情的長河,輾轉跋涉其中,傷害過他人亦被他人傷害,才漸漸寬宥了母親。

大概是不想生活在熟悉的環境裡,被人指指點點,我大學去了廈門,一個距離故鄉1000多公裡的美麗城市。

在那裡,我遇見了我的初戀——

03

我的初戀是我的師兄,也是前半生對我影響至深的人。

我們曾相愛兩年,青春少年時所有的羞澀和矜持、脆弱和勇敢、各種作和各種真,都給了對方。

我總是害怕失去他,是以占有欲就特别強,總想時時刻刻和他黏在一起,眼裡心裡全是他,并覺得他一旦脫離我的視線,就會遭遇意外或愛上他人。

他漸漸開始表現出不耐煩,特别是在他考研失利後,将所有問題都推向我。

我們最後分手。

我留在了廈門,他回了蘇州老家,并很快結了婚。

初戀的離開,讓我在某種創傷後遺症中,喪失信賴,也跌落同一條河裡。

父親離開,母親離開,初戀離開,我成了情感上的孤兒。

但我又那麼渴望愛,渴望那種被對方捧在掌心裡的愛。

是以,我一次次飛蛾撲火地去愛。

愛上我的同僚,我的驢友,我網上認識的精神伴侶,但最後,他們都離開了我。

我的5個前任,都是清白之人,我不會去當第三者,但到了戀愛兩年的關口,我們就會分手:

不是我找借口逼他們離開,就是他們會找借口離開我。

我陷入了愛無能:

我隻享受初見時那種歡喜、激動和完全占有的歸屬感,無法忍受長久相處的瑣碎,還有是以發現的前男友們共性的醜陋。

比如過于理性,過于自私,過于算計,過于摳搜,過于斤斤計較。

是以,一旦我們的關系穩定下來,我洞見男人的缺點,就變得非常痛苦。

然後,“分手,離開,再見”這樣的念頭,就會不停閃現。

04

今年,我已經36歲了。

買了自己的房子,也有自己的車子,母親來小住,總是催促我趕緊結婚。

我害怕自己結婚後很快就會離婚,與其自傷和傷人,不如獨身。

這幾天,因為故鄉太冷,我讓母親來廈門過春節。

上一周,我和她再次發生争吵。

吵完後,我後悔,覺得要愛她。

她再次解釋父親離開,是她最深的痛,我何必因為父母婚姻無法善終,而對婚戀如此恐懼。

我不是恐婚,我隻是覺得自己沒有經營婚姻和善待他人的能力。

今日提筆寫信,是讀到《見字如面》中,有這樣一句話:

“秘密分享以後,就變成了往事;悲傷寫出來後,就變成了治愈;問題梳理後,就變成了禮物。”

給你寫完這封信,内心已得到些許平靜,但仍有貪婪,希望收到回信,讓我看清自己的問題。

愛你。

05

以上為來信内容,以下為我的回複:

感謝信賴。

我們先來一起回答一個問題:

愛情聽起來很美,為什麼愛起來很痛?

答案是:

當我們靠近一個人,和他相愛時,不止一個“我”在和那個人相愛,而是有很多“我”,在和很多“他”相愛。

因為“我”和“他”之間,有着太多不被看見的創傷,才在漸行漸遠中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你36歲,不管身體還是心靈,都是一個足夠成熟的大人,但你内心裡,住着很多個受傷的“你”。

她們是15歲時,突然失去最愛父親,一直尋找全然父愛的你;

是17歲時,得知母親再婚,自覺遭遇抛棄和背叛的你;

是20歲時,把所有第一次都傳遞給初戀,又看着他漸行漸遠的你;

也是30歲時,飛蛾撲火愛上同齡男子,一次次展現了極緻歡愛和人性醜陋後,傳回孤獨的你……

這所有的“你”,都是你的分身,都住在你身上,都會在你受傷時,在你面前指手畫腳。

是以,你,還有更多受過創傷的人,最根本的情感問題,并不是和什麼樣的人步入婚姻殿堂的問題,而是如何安撫體内的多個分身,活出統一自我的問題。

具體到你身上,需要直面這樣三個問題——

06

第一個問題:“有沒有哪個男人,能像父親那樣愛你?”

沒有。

這是一個令人沮喪的答案,但這個答案有助于戀愛腦的女孩,去看清婚戀的本質:

奢望一個男人,像父親一樣愛你,其實是自我弱化的表現。

你把自己一直弱化為心智不成熟的小女孩,永遠無理取鬧不用成長,卻期待對方像個寬容大度的長者,無底線寵溺你。

這對你,是自我閹割,對夫妻,也并不公平。

這些年,你在愛情裡一次次撞牆一次次受傷,本質上是在尋找父親般全然的愛。

但父親已經走了。

作為他的女兒,你必須學會長大,從肉體到精神都要強壯起來,像父親那樣,熱愛自己,熱愛責任,熱愛工作,熱愛遇見的每個人。

這樣,你才會終結重蹈覆轍的戀愛悲劇:

愛的進階,不是尋找一個像你那樣的人愛我。而是我愛你,是以成為你,是以愛自己,愛他人,愛衆生。

看透這一點兒後,我們再來直面你第二個問題:

“如何才能讓一個人永遠屬于我們?”

沒有一個人應該屬于我們。

一張紙和一隻蝴蝶的差別,在于紙可以被人任意塗抹,而蝴蝶卻要扇動翅膀,去它想要去的地方。

這就是生命的力量。

你的愛情,總是夭折于短暫的激情後,除了你為了驗證“所有人都會離開我”的預言,故意制造障礙跌落進同一條河裡,反複分手,反複受傷,還有一個原因是:

你的愛,讓人感到窒息。

你總想夫妻把全部心思都放到你身上,但你忘了他們也有自己要去的地方,而愛情,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對于男性來說,事業風光和仕途升遷,遠比愛情更讓他們滿面春風。

一旦你的夫妻脫離你的視線,去追尋他們的夢想,你就會誠惶誠恐,将這視為背叛的信号,他們無法承受這控制的愛,隻能選擇離開。

愛情,源于“我想擁有你”,但出路卻是“我讓你做自己”。

懂得這一點,我們再來看你最緻命的一個問題:

“長久的相處,是不是愛情的墳墓?”

是的。

愛情是有高點和低點的。

高點,就是乍見之歡,是兩情相悅,是我的眼裡和心裡隻有你,是汁液淋漓的欲望和十指緊扣的顫栗,是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都覺得五彩斑斓。

但悲哀的是,這種高點,是有時間限定的。

就像一個泡騰片,被扔進水裡,一開始它會“嘩嘩嘩”不停冒泡泡。

但當它和水真正融為一體,它就會安靜下來。

是以,愛情的低點是,在長久相處後的彼此交融中,我們開始展露自己不夠好的一面,也看見對方身上人性醜陋的一面:

懦弱,膽小,自私,撒謊,不講衛生,喜歡指責,攜帶着原生家庭的創傷,各種成年人的小心眼和小心計……

這時候,愛情的意義才真正到來:

初見的歡喜和欲望的淋漓,都是愛情的表象。

愛情真正的意義,是自我完善。

是讓我們和對方的碰撞中,看見自己和對方身上潛伏的創傷和問題,然後直面痛苦,找到方法,不斷調試,修行成長。

很多人,尤其是女人,一輩子都沒搞清楚這個問題,隻貪圖戀愛的美好,不願解決愛情的問題,飛蛾撲火般的不斷戀愛或不斷出軌,隻為體驗那種被愛的感覺,卻始終停留在相似的疼痛裡,永遠不懂成長。

這也是你的問題:

隻想以被愛的姿态,體驗戀愛的高光時刻,卻不願以成長的姿态,在戀愛的低谷修行。

07

最後,再和你談談父母婚姻。

父親去了天堂後,母親改嫁他人,這無可厚非。

我想,如果父親在天堂裡能看見你們母女,他一定期望你們過得幸福,而不是在看似長情的等待中,過得越來越凄苦。

所謂深情,不是為你守寡到老,而是你走後,我看了全世界,把你沒有機會看的那一份,也活了出來。

其實,我倒是希望你能學學你的媽媽,她沒有活在道德綁架裡,也沒有活在别人評價裡,更沒有用亡夫的标準去套現在的夫妻。

她看起來不夠忠貞,卻在用長情的方式過一生。

親愛的,不管你将來是單身還是結婚,願你都懂得:

世界是立體的,人性是複雜的。

所謂修行就是從這立體和複雜中,遇見自己的遼闊和清澄。

安好。

- END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