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冷戰爆發,美蘇全面核軍備競賽,第一回合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作者:榮華之武器堂

1945年5月9日,德國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宣告結束。随着德國的戰敗,昔日的盟國也逐漸開始貌合神離起來。1945年7月16日上午5時24分,美國在新墨西哥州阿拉莫戈多的“三一”試驗場内30米高的鐵塔上,進行了人類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核試驗。這次核試驗爆炸當量2.2萬噸TNT,試驗中由于核爆炸産生了上千萬度的高溫和數百億個大氣壓,緻使一座30米高的鐵塔被熔化為氣體,并在地面上形成一個巨大的彈坑。核爆炸騰起的煙塵若垂天之雲,極為恐怖。在半徑為400米的範圍内,沙石被熔化成了黃綠色的玻璃狀物質,半徑為1600米的範圍内,所有的動物全部死亡。

冷戰爆發,美蘇全面核軍備競賽,第一回合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1945年8月9日B-29轟炸機投擲胖子原子彈在長崎上空300米高度爆炸,爆炸産生的蘑菇雲上升到2萬米高度

随着首枚原子彈的爆炸成功,美國成為了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逐漸開始對未來的對手蘇聯進行核威懾。1945年7月24日波茲坦會議期間,美國總統杜魯門告訴斯大林,美國試驗了一種新武器,不過他沒有使用“原子武器”或“核武器”之類詞語,然而令他失望的是斯大林出奇的平靜,對他的言語并不當回事,沒有提出任何問題。無論是杜魯門還是丘吉爾都不清楚,蘇聯情報部門已經向斯大林報告了美國核計劃研制過程,而且蘇聯此時也已經展開了原子彈研發等工作。8月8日和9日美國對日本長崎、廣島投擲原子彈,也是對蘇聯核威懾的一步。

随着二戰結束冷戰伊始,考慮到自身核武器壟斷,美國開始制定對蘇聯城市和目标使用核武器的相關計劃。到1949年,美國作戰計劃中已經設想一次投擲300枚原子彈。當時,美國戰略空軍擁有數百架可以攜帶核武器的B-50“超級堡壘”轟炸機,該機在攜帶1枚原子彈情況下航程約為7000公裡。為了確定戰略轟炸機的打擊範圍覆寫蘇聯全境,美國通過與盟國簽訂協定,開始在歐洲和亞洲建立航空基地網。同時,可以進行洲際飛行的B-36轟炸機和采用噴氣發動機的B-47轟炸機研制工作也在全速進行。

冷戰爆發,美蘇全面核軍備競賽,第一回合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1950年B-50機群

面對美國的威脅,盡管經濟在戰争中遭到破壞,資金短缺,蘇聯依然付出巨大努力研制原子彈。1949年8月29日蘇聯在塞米普拉金斯克靶場試驗了自己的第一個核裝置。9月3日美國特種氣象偵察部門在勘察加地區進行空氣采樣,根據空氣樣品美國發現了能證明蘇聯進行了核爆炸的同位素。9月23日杜魯門公開宣布蘇聯進行了核試驗,而蘇聯官方則在1950年3月8日由時任蘇聯人民委員會副主席、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的伏羅希洛夫宣布蘇聯擁有核武器。

當時,蘇聯的核武器載機是圖-4轟炸機,它是美國B-29“超級空中堡壘”轟炸機的蘇聯版,載彈3噸情況下航程6200公裡,隻能适應對西歐和東亞實施打擊。而且速度較慢,高度10250米時最大平飛速度557公裡/小時,突防能力有限容易遭受攻擊。這點從北韓戰争蘇聯空軍米格-15殲擊機輕松擊落數十架B-29轟炸機就能看出。正是這一事實成為當時美國軍政上司人反對與蘇聯進行核戰争的主要依據。1950年美國空軍戰略航空司令部進行了模拟對蘇聯和東歐目标發動攻擊的演習。演習表明,作戰前兩天美軍轟炸機将損失三分之二,同時駐紮在歐洲的美軍部隊可能會遭到核打擊。當然,直到50年代初,美軍無論是在核武器當量上還是在戰略轟炸機數量上都占有絕對優勢。

冷戰爆發,美蘇全面核軍備競賽,第一回合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蘇軍圖-4機群

當時,美國和蘇聯都在花大力氣研制新的核武器運載工具,而且依然把轟炸機作為主要的投放工具。自然,擁有雄厚科技和生産潛力的美國不出意料地超過了蘇聯。1949年美國空軍戰略航空司令部開始裝備B-36轟炸機,到1954年生産了384架。飛機在有效載荷4.535噸(1枚核彈)時航程11000公裡。之後在1951年開始裝備B-47噴氣式轟炸機(1949-1957年共生産2041架,包括偵察型),該機攜帶1枚核彈以巡航時速806千米時作戰半徑為3793公裡。對于當時蘇聯防空兵器來說,這兩型飛機是強勁的對手。

冷戰爆發,美蘇全面核軍備競賽,第一回合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50年代美國戰略空軍司令部的3名飛行員走向B-47E轟炸機

與此相比,蘇聯研制洲際轟炸機(即能把核武器投送到北美的轟炸機)的計劃明顯落後了。1949年和1951年圖波列夫設計局分别研制出圖-80及其改進型圖-85轟炸機。這兩型轟炸機都采用活塞式發動機,攜帶1枚核彈航程超過8000公裡。然而它們無法突破對方主要由戰鬥機構成的對空防禦。是以,這兩個機型都沒有最終定型。1954年,蘇聯空軍擁有了自己的噴氣式轟炸機圖-16A,不過它以850千米巡航時速作戰半徑隻有3150公裡,無法對歐洲和阿拉斯加實施有效打擊。1955年,蘇聯的噴氣式洲際轟炸機米亞-4開始列裝,但隻生産了30架,而且實際航程也隻有8100千米,顯然不夠。它的作戰能力大大落後于美國同年服役的B-52轟炸機(到1962年共生産744架),即便是第二年1956年蘇聯列裝的圖-95轟炸機(2年間生産30架)。

這樣到50年代中期,美國在核武器當量與核戰略轟炸機方面占據絕對優勢,使得蘇聯黨政上司人很不滿意。鑒于使用戰略轟炸機存在客觀困難,蘇聯隻能寄希望于陸基和潛射彈道飛彈。

冷戰爆發,美蘇全面核軍備競賽,第一回合美國占據絕對優勢

1954年5月1日閱兵中的米亞-4轟炸機

未完待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