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個普通而平凡的女人,沒有太多的文化,也沒有很高的收入,但是她卻資助了87個孩子,其中有20個都考上清華北大,有47個孩子出國留學。
她是一個偉大的母親,更是有名的“孝”子,除了父母以外,她還義務贍養了27位困難老人,讓他們能安享晚年。
她的名字叫麥瓊芳,她用自己的行動譜寫了一曲平凡又偉大的壯麗詩歌。

一、麥瓊芳。
麥瓊芳1960年出生于廣西百色市。在當時那個年代,物質極度匮乏,大家都很窮,麥瓊芳家也不例外,為了改變家裡的困境,她很小就辍學外出打工。
年紀小,又沒有文化的她,隻能幹着最髒最重的活,她卻沒有怨言,勤勞能幹,深受大家喜愛,也結識了一些好朋友。
在她19歲的時候,一個好姐妹邀請她去做客,麥瓊芳從工作後一直也沒出過門,正好借此機會去看看。
沒想到這一次的旅行,卻改變了她一生!
姐妹的家比她想象的還要偏遠,在中途轉了好多次車,最後一段距離要走着去 。
來到村子以外,眼前的景象讓她目瞪口呆。
當時正值冬季,刺骨的寒風刮得臉生疼,年輕的麥瓊芳都隻能裹緊外套來抵禦寒冷,而在這個村子裡,人們都還穿着單薄的衣服,還充滿着更新檔和破洞,完全看不出原有的顔色。
最可怕的是,還有不少孩子光着腳在地上走,皮膚裸露的地方凍成了烏青色。而周圍的房子都搖搖欲墜,有些連房頂都少了一半……
眼前的這一幕景象直接讓麥瓊芳愣了許久,她一直以為自己家夠窮了,但至少還有飯吃,有衣服穿,房屋還能取暖,而這裡的景象完全打破了她的認識。
那一天麥瓊芳都是在震驚中度過的,在回去的路上,她也在想着這個事情,這些人太可憐了,有什麼辦法能幫幫他們啊。
但是自己家也不富裕,這可咋辦呢?
憋着一肚子話的麥瓊芳回到了家裡,最終還是忍不住告訴了母親。
她的母親是一個平凡善良的女性,聽到女兒的話,明白了她的意思,同意女兒可以把家裡面不需要的東西送給人家。母親的支援給了麥瓊芳巨大的動力,于是從這天起,收集人們不要的東西成了她的習慣。
家裡所有不要的東西都被她收集起來,其實也沒有幾樣,這麼一點肯定是不夠,于是她跑到村裡挨家挨戶去詢問,讨要别人用不上的東西,鍋、碗、瓢、盆、衣服、鞋子、襪子……所有東西她都需要。
剛開始大多數人并不想給她,甚至流傳出來一些不好的話,但是最後得知麥瓊芳的意圖後,善良的人們紛紛拿出家裡不用的東西,等到麥瓊芳上門時,一股腦都給她。
二、“長途”運輸
麥瓊芳把所有物品收集起來,分門别類地放在自制的麻袋裡,當累積到一定數目的時候,她就自己挑着去“送貨”。
由于當時交通不便,别說通車了,很多地方連一條好路都沒有,麥瓊芳也不怕,挑着東西翻過山峰,跨過溪流,一去至少都是5.6個小時。
麥瓊芳經常深更半夜才回家,這一路上黑燈瞎火的,周圍還有動物的嚎叫,一般人肯定都會害怕,麥瓊芳難道不怕嗎?
她其實也很害怕,但一想到能幫助更多人,心底的勇氣就湧了上來,一路唱着歌給自己加油,穿梭在崇山峻嶺之間。
每次到達村莊,是麥瓊芳最高興的時候,孩子們自發地聚集過來,看着這個給他們帶來好東西的姐姐,在孩子們眼中,麥瓊芳成了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都喜歡粘着她。她的每次到來讓村裡比過年還要熱鬧。
麥瓊芳也喜歡跟孩子們在一起,看着自己費勁千辛萬苦挑來的東西,終于派上了用處,就感覺自己的辛苦沒有白費。
跟這些可憐的孩子們接觸時間長了,麥瓊芳也了解了很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有父母雙亡,孩子孤苦伶仃的,有考上好學校沒錢讀書的,有家中負擔不起,忍痛把孩子送給外人的……
這一切的一切讓麥瓊芳心痛不已,她深知這是貧窮導緻的後果,但僅憑自己一人的力量,根本無法改變這個局面,隻能讓他們自己成長起來,才能徹底改變這種狀況。
而唯一能改變的方法就是讀書,于是她決定幫助孩子們上學。
1982年,麥瓊芳拿出打工多年的積蓄,把錢交給了一位需要的孩子。
但是她的收入并不高,面對這麼多的孩子簡直是杯水車薪,于是她拼命的工作,四處找兼職,努力賺錢幫助孩子們。
盡管當時工資微薄,這個想法卻異常堅定。從那天起,她就一邊上班,一邊收集生活物資,一邊四處兼職掙錢。
而在一次運送物品的過程中,麥瓊芳失手掉下了懸崖,差點失去生命,她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檢查物資,然後忍着疼痛痛把物資送到村子。
就算是這樣,她的運輸之旅從來沒有停過,在結婚後,丈夫經常也會幫她一起運送物資,甚至連兒子出生後,都陪着她走過這趟路。
面對沒錢上學的孩子,她牢牢記在心裡,下次去的時候想辦法送去學費,遇到孤兒和極度困難家庭,她就接回家撫養,面對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也把他們當作自己的父母,接回來贍養。
是以麥瓊芳的家中永遠都是熱鬧的,最多的時候,除了他們一家三口外,還有16個孩子和三位老人。
從1979年開始,麥瓊芳這趟“長途運輸”一直沒停過。
三、付出和收獲。
撫養這麼多的孩子,供他們讀書,這需要很多的錢,麥瓊芳和丈夫一起拼命賺錢,自己卻舍不得買新一件新衣服,吃一頓好吃的,盡管如此,家裡還是入不敷出,經常需要靠借錢周轉。
2004年,麥瓊芳的丈夫去世了,所有的重擔都壓在她一人的身上,所有人以為她會放棄,但她用更加拼命的工作态度來告訴世人,她要接着走下去。
36年的時間裡她共資助超過87位孩子,贍養了27位老人,她的足迹遍及大半個百色市,踏遍了當地的貧困鄉村。
盡管很辛苦,但在麥瓊芳看來都是值得的,這些孩子也沒讓她失望,孩子們很早就學會了獨立,能自己完成自己的事,學習之餘還會幫助麥瓊芳分擔家務。
同時家裡面的學習氛圍非常好,學習好的孩子會幫助差一點的孩子,互相鼓勵,累計有20個孩子考入了清華北大,還有47個孩子出國留學工作。
她的事迹也被人熟知,得到了人們稱贊,并榮登“中國好人榜”,給她捐款捐物的人也多了起來。
但随着年齡越來越大,加上之前墜崖留下的暗傷,麥瓊芳的身體情況越來越差,在2015年,她宣布終止收養孩子,自己的身體已經承擔不下去了。
與此同時,流言開始襲來,有人認為她是作秀,為了出名而已,現在出名了,就不管了。
但是麥瓊芳沒有管這些流言蜚語,依然幹着自己的事,甚至連她的孩子們都開始為媽媽打抱不平,據理力争,她也沒有理會。
曾經有人問她,你收養這麼多孩子,這麼辛苦到底圖什麼呢?
“圖個開心,這麼多孩子叫我媽媽,真的感覺很幸福”。
支撐麥瓊芳走到現在,還是源于母親的一句話:
“當你看到人家有難的時候,你就伸出一隻手,幫他一下”。
世界上正因為有了麥瓊芳這樣的人,才讓人們越發能感到世間的美好,不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對這個這個世界抱有善意!
這才是理想中的社會吧!
你是怎麼看待麥瓊芳的呢?
歡迎評論區留言,喜歡點點關注,每天都有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