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Hello大家好!

2021年的林肯堪稱豪華品牌中的一匹黑馬,在BBA的光環籠罩下,頂着疫情、晶片荒的debuff,銷量逆勢增長了近50%,距離10萬台大關也隻差臨門一腳。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林肯今天有多風光,過去就有多辛酸。早在1980年代林肯就曾來過中國,成為了一代人心目中最早的“美式豪華車”。後來由于種種原因,林肯在華銷量不振,最終慘淡收場退出中國。

2014年林肯再度來華,經曆了一段平穩發育後,在最近一兩年開始嶄露頭角。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林肯這個品牌在中國跌宕起伏的奮鬥史。

首次入華

铩羽而歸

80年代入華

帶來最早的“美式豪華”

有人說林肯入華太晚、錯失先機,其實并非如此。早在1980年代,林肯車就通過平行進口的方式進入了國内。這個時間不算晚,要知道奧迪差不多也是80年代入華的。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林肯城市

林肯車也沒給品牌丢臉,以城市(Town Car)這款車為例,在汽車還是奢侈品的年代,這款車身龐大、外觀獨特、内飾豪華的車帶給人們的震撼是很大的。從90年代到21世紀初,城市加長版更是開始和“婚慶專車”劃上了等号。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林肯城市加長版婚車

除了城市,老款領航員也給國人留下了高端、霸氣的印象。可以說,一開始林肯的品牌調性還是很高的。對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來說,他們最早是從林肯身上見識到了什麼叫“美式豪華”。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老款領航員

林肯曾經來過,但沒完全來

為了幫林肯開辟海外市場,福特一直在尋一塊“風水寶地”。2005年福特選中了中國,并宣布新款領航員将以官方進口車的身份進入中國,而領航員也成為了首款通過官方管道入華的林肯車。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首次入華的“新”領航員

不過,領航員是通過福特的管道銷售的,官方沒有為領航員單獨設立營銷管道,也沒有正式引進林肯品牌。某種意義上,此次入華的隻是領航員,不是林肯品牌。

林肯品牌雖然沒來,但看看領航員也就能知道林肯品牌的調性了。這是一個寬度超2米、長度超5米2的巨無霸,搭載了豪橫的5.4L V8引擎+分時四驅系統。雖然引擎峰值功率“隻有”300馬力,日常綜合油耗卻能達到20L/100km左右。顯然,它不符合國内主流需求。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領航員的優點其實不少,比如它的内飾豪華感非常強,座椅和懸架舒适性都很好,配置上還有車門密碼鎖和吸頂式DVD,這些在當時都是非常高端、新奇的配置。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如果說其他美系車像是一艘船,那領航員就是豪華遊艇。不過,哪怕它是銀河戰艦,也不足以從銷量上撐起一個品牌。何況當年它的指導價至少70萬,在多數人沒什麼錢的2005年,領航員注定曲高和寡。2008年金融危機來襲,林肯在國内銷量不好,不得已退出了中國市場。

福特自救史

幾乎在領航員入華的同一時期,福特集團正被瘋狂擴張造成的後遺症所困擾。當時福特旗下有8個品牌近100種車型,整個集團尾大不掉。2006年,福特更是遭受了創立以來最大幅度虧損——約127億美元。

時任福特CEO的艾倫·穆拉利決心“壯士斷腕”,8個品牌隻留福特和林肯兩個,車型也要縮減到25個左右。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2008年金融危機後,福特又開始将工作重心集中在北美老家,砍掉了很多海外項目,讓林肯撤出中國可能隻是自保手段之一。

最終福特成功了,金融危機期間,美國三大車企中隻有福特沒有接受政府救濟。

林肯錯過紅利期

現在看來,隻引進一款注定不走量的領航員,又不為它單獨建立管道,說明福特當時隻是在試水。不過試水不一定是福特的本意,如果條件允許,相信福特也是願意讓林肯深耕中國市場的。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可惜他們當時面臨巨額虧損,公司自救是當務之急,自然也就很難為了林肯在中國的前景而分心。讓高端車型領航員和福特共享管道,到中國刷一刷林肯的知名度,這種做法投入低、風險也低。

本來,林肯在中國可能隻是一步閑棋冷子,福特對它的期望可能也不過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可還沒等領航員把知名度刷起來,2008年金融危機先來了。為了自救而讓林肯離開中國,雖被逼無奈,但也順理成章。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但命運開了一個玩笑,林肯退出之後不久,我國豪華車市場進入了快速發展期。2010年,我國豪華車銷量突破80萬輛,其中奧迪年銷量超20萬輛,奔馳寶馬超過了10萬輛,很多二線品牌也取得了自己入華以來的最好成績。于是,有人稱2010年為我國“豪華車市場元年”;2012年,我國豪華車銷量又突破了100萬輛大關。

我認為,福特最初肯定看到了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潛力,才會讓領航員入華;後來他們撤走領航員,一方面是被逼無奈,另一方面恐怕也是沒料到短短幾年後,中國豪華車市場就經曆了爆發式增長。

很可惜,林肯首次入華的結局是銷量、知名度兩頭都沒撈着。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領航員:其實不想走,其實我想留

二次入華

初步成功

吸取教訓,東山再起

2014年,福特從金融危機中緩過氣來了。看到中國豪華車市場的活力之後,時任福特CEO的馬克·菲爾茲宣布讓林肯品牌進入中國。可以說,這才是林肯品牌首次入華。

這次他們學乖了,推出了兩款更接地氣的車——MKC和MKZ,兩款車以官方進口車的身份,通過林肯專有的管道銷售。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林肯MK C,2014年指導價33.98-43.88萬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林肯MK Z,2014年指導價31.58-39.58萬

不管是從車型定位還是價格來看,這兩款車都比當年領航員更适合中國市場。2015年,剛剛重返中國的林肯就取得了超過1.1萬台的年銷量。随後的2016-2018年裡,林肯年銷量穩中有升,一度超過5.5萬台。其中,MKC車型的銷量約占六、七成。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不過,2019年林肯年銷量跌至4.6萬輛,一定程度上說明這一代車型的産品力快撐不住了,消費者們的新鮮勁也要過去了。幸好早在2017年前後林肯就意識到,實行國産化、降低成本并擴充銷路是必須的。按計劃,首款國産林肯車型冒險家将在2020年上市,并取代前任MKC。

成本效益,最好用的武器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2020年國産冒險家順利上市。這款指導價24.68-34.58萬的緊湊型SUV,比前任MKC剛入華時便宜大概10萬。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冒險家國産後價格低了,但産品力不降,而且沒死角。首先它的外觀大氣優美、内飾豪華感非常強,空間也很大,是一款容易讓人從感官上喜歡上它的車。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此外,國産冒險家全系标配2.0T+8AT,全液晶儀表、座椅加熱、隔音玻璃、L2級駕駛輔助等配置更是在28萬就能配齊。可以說,在設計、空間、配置、性能等各個方面,冒險家都拿出了十足誠意。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至少目前來看,消費者們還挺領情的,2021年冒險家的銷量突破5萬輛,占林肯總銷量的一半還多。

真正做到錯位競争

憑借無死角的産品力和有誠意的定價,國産林肯車型真正做到了錯位競争。比如,25-30萬這個價位是豪華品牌緊湊型SUV的入門價位,但在這裡很多人都會面臨一個問題:如果想要追求品牌帶來的身份認同,勢必在動力、豪華感、空間、配置等層面有所妥協。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冒險家

這樣的問題在BBA的X1、GLB、Q3上較為明顯,在雷克薩斯、凱迪拉克、沃爾沃等品牌的同級車型中也不能完全避免。而冒險家是少數的、可以在上述各個方面都不妥協的車。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航海家

其他兩款國産林肯也有它們獨到的優勢。比如航海家,它的高配車型搭載的是2.7T V6引擎,322馬力+500N·m的資料很亮眼,6缸機的運轉品質也同級别車型的4缸機比不了的;飛行家則是全系标配3.0T V6引擎,起步價隻要50萬,比BBA的3.0T競品便宜至少10萬。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飛行家

另外,林肯的國産轎車——林肯Z已經開始預售了,可能很快就要上市了。我們認為這款車還挺值得期待的,它在空間、動力、智能化上有亮點。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上圖為林肯Z

除了提升成本效益

林肯還做對了啥?

林肯能翻盤,成本效益高确實是很大的一個因素,不過單憑成本效益恐怕還不夠。我們認為,林肯還有一些做對了的地方。

1、盡量維持原價,保持品牌調性

某種意義上,豪華車是需要通過高價格才能與普通車區分開來的,頻繁出現大幅優惠隻會自降身價。如果一款豪華車自降身價,它的目标群體不僅不會覺得它成本效益高,反而會覺得買了這款“掉價車”不太光彩。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比如捷豹,外号“七折豹”

而林肯的政策是把指導價拉得比較低,但不代表林肯放棄了豪華品牌的調性。我們了解到,目前林肯車型終端價基本不優惠、或隻優惠萬八千的。就像一個人,姿态可以放低,但腰杆要硬。

2、服務水準高

除了産品的豪華感,林肯服務的豪華感也很強。林肯很舍得在店面上進行投入,4S店面的設計感、體驗感和人員服務品質,在豪華品牌中都是非常高的。這些都為林肯的消費者營造出了一種我的錢沒白花,這個品牌很值錢的感覺。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提到以服務為賣點的品牌,大家很容易想到那些超豪華品牌或者新勢力品牌,但我們認為林肯的服務品質也非常好,隻是他們很少把服務好挂在嘴上。

我們的期望

當然,林肯現在也隻是取得了初步成功。我們希望林肯能做好以下幾件事:

1,讓買車、用車更友善

據我們了解,目前全國的林肯4S店隻有約150個,而且大多數集中在一二線城市。我們希望林肯能夠在保持服務水準的前提下,建設更多的4S店。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另外,現在社交網絡那麼發達,很多車企都把自家的使用者社群當做了“第二戰場”。希望林肯能夠做好營運,多多傾聽使用者們的意見和建議。

2,做好品控,維護來之不易的口碑

雖然如今的林肯銷量一路看好,但林肯值不值得我們購買,我覺得還需更長線的觀察。今年美國《消費者報告》釋出的一份最新的汽車可靠性排名中,林肯品牌在28個品牌中位列倒數第一位。

差點兒“涼涼”的林肯,咋就支棱起來了?

當然,這份報告反應的是美國本土銷售的林肯車型的情況,對于國産林肯來說僅僅有一定的參考性。我們尚未聽說國産林肯爆出可靠性醜聞,但最老的國産林肯都還是2020年的新車,有待時間檢驗。

寫在最後

可以說,林肯能取得初步成功,是産品、價格、服務、政策等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我們願意看到它受到消費者的喜愛。同時,我們注意到目前林肯SUV産品線已經很齊全,未來銷量要想更進一步,可能更多要依靠轎車了。

但轎車的競争注定比SUV更激烈,希望林肯能把自己在SUV上的優勢延續到轎車上。至于即将上市的林肯Z,至少我們認為它還是值得期待的,不過我們更期待林肯能推出更多有競争力的轎車,為消費者提供更多選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