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大小軍閥多如牛毛,但能做到長期不倒,也隻有一人

民國時期大小軍閥多如牛毛,例如勢力比較最強的直系,奉系,馮系(西北軍),桂系,晉系等等,還有一些小軍閥,例如湖南的唐生智,雲南的龍雲,四川的劉文輝,楊森,劉湘,鄧錫侯等人都是民國小軍閥。

以上這些軍閥後來都在戰争中被吞并,弱肉強食就是哪裡個年代生存的法則。如同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吞并小國。

然而,晉系在閻錫山的上司下卻一直存活了38年,成為民國衆多軍閥中生存時間最長的一個,它曆經袁世凱執政時期,北洋混亂時期,蔣介石執政時期,以及抗戰時期,直到解放時期這個軍事集團才走向覆滅。是以,閻錫山也被譽為軍閥界的不倒翁。

民國大小軍閥多如牛毛,但能做到長期不倒,也隻有一人

閻錫山

閻錫山,山西人,出生于清末時期的山西地主家庭,後來因家道中落,為了生活的閻錫山,同時也為了振興家族的他走上了從軍道路。清末年間時局動蕩,清庭長期受到列強的壓迫,也發憤圖強改革,于是在部隊中選拔為青年到日軍留學,在這批留學人員中閻錫山就是其中一位。就這樣,閻錫山進入日本士官學校深造。

在日本當加入同盟會,這也改變了他的一生,回國後,他一邊利用同盟人的身份,一邊又是袁世凱的官員,在山西混得是風生水起。同時閻錫山也是一個信仰不堅定的革命分子,他兩邊都不得罪,兩邊都讨好,誰得勢就跟誰。這也是為何?他能坐鎮山西38年,長期不倒的一個原因之一。

民國大小軍閥多如牛毛,但能做到長期不倒,也隻有一人

後來我們都知道,南方的中山先生失敗了,袁世凱成為民國第任總統,這時的閻錫山立刻倒向袁世凱,送錢納貢,袁世凱一高興,就任命他為山西都督,閻錫山從這一刻開始他的土皇帝生涯,在山西培養自己的勢力,修建工兵廠,擴兵,一邊又在山西搞經濟建設,要知道他可是地主老财出身,精打細算,會過日子是閻錫山的秉性。

在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的統治局面并未改變,段祺瑞出任總理,閻錫山又依附于段,在重大問題上惟段祺瑞馬首是瞻。等北洋軍閥快倒台後,南方的革命軍得勢後,他第一個響應号召,把晉軍改為國民軍,通電全國歸順南方的革命軍。這個時候不光有閻錫山,還有馮玉祥,有了這個兩位的加入,蔣介石上司的北伐軍很快擊潰了,張作霖上司的安國軍,北伐戰争就此結束,北洋時期的軍閥基本上都消滅了,隻有閻錫山的晉系與馮玉祥的西北軍獨存。

民國大小軍閥多如牛毛,但能做到長期不倒,也隻有一人

等接下來的中原大戰,馮玉祥的西北軍被解散,而閻錫山的晉軍雖然也敗了,老閻也下台了,但是他集團的将領替他看好家,在蔣介石想分化晉軍,收買晉軍進階将領都無從下手,因為他們隻忠心于閻錫山,不像馮玉祥的西北軍在馮下台後,整個西北軍土崩瓦解,對蔣介石收買的也有,改編的也有。是以中原大戰之後,馮玉祥的西北軍正式退出曆史舞台。而閻錫山在不久後,又複出了,重掌晉軍大權。

後來抗戰爆發了,閻錫山被任命為第二戰區司令長官,當時他的晉綏軍也是一枝獨秀,與當時八路軍,蔣軍成為抗戰時期的主要武裝力量。而且閻錫山但是第二戰區司令長官,一當就是八年直到抗戰結束後,要知道像其它戰區司令長官,都是有更改的,隻有閻錫山沒有,長期掌握晉綏軍大權。再說蔣介石想派他人擔任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也不會同意,晉軍将領也不會同意,因為此時的閻錫山在他們的心裡,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隻有閻錫山才可以統領晉軍。

民國大小軍閥多如牛毛,但能做到長期不倒,也隻有一人

直到1949年,我軍攻破太原城,閻錫山逃離山西,就此執掌38年之久的政權就這樣被我軍消滅。最後閻錫山也客死他鄉,再也沒有回來了。但話又說回來了,能夠做到長期不倒,在民國大小軍閥中,恐怕也隻有閻錫山一人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