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農曆新年将至,本期的湃書單,我們再次請各位鏟屎官家中的貓主子出鏡,為鏟屎官們推薦的書做書模,賣賣萌。需要說明的是,本書單因為大家的閱讀趣味,以及時間、精力的有限,僅以人文社科類新書為主。最後,祝各位“大貓”虎年吉祥。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

【美】喬納森·克拉裡/著 許多、沈河西/譯,南京大學出版社·三輝圖書,2021年5月版

推薦人:龔思量

推薦語:

在閱讀《24/7:晚期資本主義與睡眠的終結》之後,我很快聯想到了馬丁·斯科塞斯的電影《下班後》,片中循規蹈矩的白領男主角因種種原因度過了看似荒誕的一夜。片中不斷深入的故事發展和夜晚交織在一起,人們已經習慣了白天的工作與“理性”的社會,對夜晚的離奇知之甚少,而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正是24/7的體制。

作者在本書開頭提到,20世紀90年代末,某國曾計劃發射大型軌道反射器,像鏡子一樣反射太陽光,進而消滅夜晚。消滅夜晚,也意味着睡眠的意義遭到沖擊,許多人擔心自己将失去睡眠的權利。一時間,許多組織紛紛對此表示反對。但事實上,晚期資本主義的時間制度及其發展早已在壓縮人們的睡眠時間。過量的服務、圖像、程式,化學品刺激着人類的欲望,讓人保持興奮,攪亂人們的睡眠。另一方面,新自由主義鼓吹無間歇的工作方式,以能者多勞、多勞多得等口号讓人們相信睡眠是可以被犧牲的。這一切的背後,是晚期資本主義對時間這一概念作出的控制與扭曲。人們被迫放棄休息與睡眠,持續關注資本塑造出來的“公共空間”。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初為人母》

【英】安·奧克利/著 王瀛晨/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22年1月版

推薦人:朱凡

初為人母,單單這一個詞中似乎就包含了新奇、欣喜、責任、疲憊……這部初版于1979年的社會學報告,用60位1970年代中期在倫敦生育第一胎的女性關于懷孕、分娩、照顧新生兒的絮語,連同作者兼具同理心和洞察力的提問與點評,拼湊出一幅通常因被粉飾、遮蔽而不為世人所知的生育圖景。奧克利在這些女性産前6周、26周,産後5周、20周這四個時間節點對她們進行深度訪談,期間還陪産四次,在懷孕和生産正在發生和發生不久時的鮮活叙述提供了很多不同于一般印象的一手資料,比如書中大多數女性在分娩時都使用了硬膜外麻醉,但一些人發現麻醉劑在阻斷疼痛的同時也阻斷了情感,她們在第一眼看到新生兒時處于完全麻木的狀态,于是為自己的反應不符合理想的母親形象而倍感痛苦。

樣本中84%的女性曾患有産後抑郁,在生産之後幾天,她們因為筋疲力盡和無所适進而陷入絕望,奧克利在這裡打了一個性别置換的比喻:“如果是男人剛經曆完一場大手術,就被告知要立刻接手一份從未受過相關教育訓練且工作環境同樣苛刻的新工作,他也會表現出負面情緒的(最起碼是這樣的)。”盡管很多女性也提到了成為母親帶來的滿足與快樂,大多數母親在孩子5個月時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實習期”,但這些都不是将生育這件苦差事浪漫化的正當理由。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大均衡:進城與返鄉的曆史判斷與制度思考》

賀雪峰/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新民說,2022年1月版

推薦人:臧繼賢

個人覺得這本書裡比較有意思的是農民心态的地域比較。在讨論農民進城與返鄉問題時,宏觀的分析和總結縱然是必要的,但在具體的采訪和調查後會發現,由于風俗以及價值觀的不同,農民和農民也是非常不同的。作者在書中提供了很多具體的案例,更讓人覺得有些讨論不能大而化之。比如,“雲貴川的農民進城務工,更願意在城市享受生活,外出務工能不能賺錢也許不是最重要的,能見世面,好玩,有錢可以趕時髦,這個也很重要。”這大抵因為“雲貴川農村的社會紐帶較弱,進城務工的農民可以相對自由地享受城市的生活,不必也不會過于節儉以在年底帶現金回到家鄉村莊,他們甚至可能春節不回家,留在城市過春節”。相較而言,“魯豫皖農村往往存在着相當激烈的競争關系,賺錢回家蓋房子或到縣城買房子是人們外出務工的第一要務”,是以他們“會想方設法多加班賺錢,十分地節儉”。是以對于“第二代農民工(1980年後出生)更願意融入城市而非賺夠錢再傳回家鄉”的問題,隻能說總體如此,同時地域的差異也非常明顯。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多情客遊記》

【英】勞倫斯·斯特恩/著 石永禮/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12年3月版

推薦人:韓少華

“……F女侯爵從廳裡走出來,走急了一點——她差點撞上我,我才看到她;我連忙跳到一邊,讓她過去——她也一跳,偏跳到同一邊;是以,我們倆的頭碰到一起了;她馬上閃到另一邊,想躲開;我偏跟她一樣的倒黴;我也跳到那一邊,又擋住她的路——我們一起跳向另一邊,又跳回來——這樣跳來跳去——很可笑;我們難堪得臉都紅了;是以,我終于做了我本該在最初做的事——我站着一動不動,侯爵夫人不再受阻。我得等在那裡,目送她走到過道盡頭,這樣向她賠了禮之後,才能進大廳——她回頭看了兩次,然後靠邊走着,仿佛準備向上樓經過她身邊的任何人讓路似的——不對,我說道——這是卑劣的翻譯:女侯爵有權要求我向她作最好的道歉;她讓開的空處,就是留給我去道歉的——我連忙跑過去請求她原諒我使她受窘,說我本想為她讓路。她回答說,她也想為我讓路——禮尚往來,我們彼此道謝一番。她走到樓梯口;我看她附近沒有獻殷勤的騎士,便請求攙扶她,送她上馬車——于是,我們一起下樓,每走三步,就停下來談談音樂會和這次遭遇——相信我,夫人,我把她扶上車時,說道,我作了六次不同的努力,想讓你出去——我也作了六次努力,她答道,想讓你進去——我真希望你作第七次,我說道——非常願意,她邊說邊讓出座位——人生太短,講禮的時間不能太長——是以,我立即上車,她帶着我跟她一道回去了……”

這是勞倫斯·斯特恩的《多情客遊記》中的一段,集荒唐與風趣于一體,整本書都是這樣。年節來臨,讀起來很歡樂喜氣。作者另有一部代表作《項狄傳》。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感覺·理知·自我認知》

陳嘉映/著,北京日報出版社·理想國,2022年1月版

推薦人:鄭詩亮

讀陳嘉映老師的書多年,《感覺·理知·自我認知》所關注的話題并不能算新——不僅不能算“新”,簡直“舊”得可以。所謂“感覺”,我們更熟悉的說法是,“感性”。而“理知”呢?自然就是“理性”了。可是,這本書依然給了我很多新的東西。

一方面,從形式上來說,它的“在場感”更強。其實,之前所出版的陳老師著作,已經收錄了不少他的随筆、訪談乃至講座記錄,而這本書則是他在高校所做的九次學術報告的記錄,雖然做了不少修訂,且加入了其他講座的内容,可是“盡量保留講座的口氣”,陳老師說,他請學生“更多把這個課程當作聊天來聽,就是一個老教師對着一些學生講講他的思考、經驗”。這當然是謙辭,也是這本書的特色所在,到不了現場的,也可以聽陳老師在紙面上聊聊天。

另一方面,陳老師的觀察之敏銳、思想之深邃,在書中有着非常鮮明的展現。他自己的說法也很有趣,先說“推理”這個題目,多少本書也講不完,他在書中隻講了一點點,然後話鋒一轉,“所講的自以為有點新意,或者是别人不常講的”。天知道把“推理”這個題目講出新意來,該有多麼的難。且來看看陳老師提的問題:“狐狸會推理嗎?”對這個問題的回答,背後能夠牽扯出一長串問題來。先不管陳老師怎麼回答,光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就足夠讓讀者如我愛賞、佩服了。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故事法則》

施愛東/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1年10月版

推薦人:黃曉峰

作者的研究方向是故事學,本書運用共時性的研究方法,“完全根據對象的結構、類别、形狀、要素、部件、排列、分布等可觀測、可描述、可識别的形式特征,對各要素在結構中的具體功能所展開的研究。形态研究是以形态描述為基礎,以功能研究為落腳點,以揭示規律、建立秩序為指歸的一種認識論的研究方法”。(第8頁)換句話說,就是揭秘故事的套路。在作者看來,各種民間故事、史詩、傳統戲劇,無非就是“從少數幾個‘元故事’中變出來的”。(15頁)就像拼七巧闆一樣,無非就是在這幾塊闆上玩花樣。領會了作者歸納總結出來的那些故事套路,再看這些年流行的“爽文”“爽劇”,會覺得自己瞬間看到了那些作品的底牌。以下就盡量将作者描述的套路都直接列出來,以求速成:

故事中永遠不變的套路,我們稱之為“元情節”。民間故事的元情節基本都是圍繞正面主人公而展開的:1.主人公接到挑戰;2.主人公經過一段艱苦曆程;3.主人公戰勝對手;4.主人公獲得獎賞。在元情節基礎上,可以不斷插入二級情節、三級情節。(39頁)

故事生産的關鍵步驟不是意識形态,而是結構形态。結構架構設計好了,所謂的倫理正當性、思想意義、宗教情懷,都可以通過平庸的背景交代來解決。(28頁)

作為遊戲的故事具有如下五個封閉性特點:(一)故事角色之間的關系是封閉的。(二)故事的功能項和道具是封閉的。(三)故事的邏輯是自洽的,情節是自我閉合的。(四)故事是一個“自組織系統”。(五)故事必須是圓滿的,不能有缺失。(30-34頁)

我們把預先設定的民間故事結局稱為“元結局”……元結局是預先標明的、不可更改的。為了實作元結局,故事中的角色甚至可以違背生活倫理、生活邏輯。(35頁)

在民間故事中,相似的行為可以一再重複,一般是三次。三次或多次重複之後,一定要有一個轉折。如果按照正常的生活邏輯發展無法實作轉折,就需要通過打破正常來實作。打破正常的方法主要有四種。(一)偶遇和巧合。(二)誤解和犯錯。(三)出現攪局者。(四)規則失效。(49-51頁)

一個自足的閉合系統,必須保證在該系統内部循環完成之後,不會落下任何功能性的遺留物。具體到我們的讨論中,疊加單元在完成了沖突的循環之後,也必須自産自銷,不能落下未解決的遺留問題,否則,情節基幹中的平衡關系将被打破,整個故事系統的結構将被打亂。(142頁)

當然,這些套路,作者有細緻的論證,除了民間故事,還舉出《三國演義》《水浒傳》《西遊記》以及金庸武俠小說作為例證,可以看出,那些在講故事的長程比賽中的獲勝者,都是對套路運用得較好甚至很巧妙的作品。

祝講故事的人永遠健康!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跨越年齡的正義——不分老少》

【美】朱莉安娜·比達努爾/著,牛津大學出版社,2021年8月版

推薦人:丁雄飛

年齡築就了(structures)我們社會的結構(fabric)。各種制度、關系、責任、權利都與年齡息息相關,幾乎所有國家都規定了國民的選舉年齡、工作年齡和(預期或必須)退休年齡。而我們人生的每個階段,也都對應有特定的社會風險和脆弱之處:年輕人往往容易失業,或從事一些朝不保夕的工作,老年人則更可能受困于身體缺陷,或被社會孤立。在不同年齡段的人們之間,顯然會有形形色色的,并且是多種次元的不平等現象,由此引發許多質疑。比如西方議會或議政機構裡是不是該有更多年輕人來充任代表?我們交的社保為什麼都要花在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身上?以往政治哲學家在讨論代際正義時,大都把側重點放在我們對于未出生的、未來的人們的虧欠,斯坦福大學哲學系兼政治學系助理教授、斯坦福基本收入實驗室主任朱莉安娜·比達努爾去年的新著《跨越年齡的正義——不分老少》,則試圖提出一種關于共處一世的不同代際之間,簡言之,關于年輕人和老年人的正義理論。

比達努爾這本書讨論的一個關鍵,是平等主義正義觀的時間性問題,也就是說:平等到底是一個曆時性價值,還是一個共時性價值?比如張三和李四的人生軌迹一模一樣,就他們整個人生而言,或者就他們人生中的相應階段而言,他們完全平等。但李四比張三晚生了二十年,在絕對的某個時間點上,李四的收入、财富、地位、機會、福利都遠遜于張三,李四和張三是不平等的。這構不構成一個問題?這是本書意欲讨論的重點之一。關于代際正義,比達努爾的結論是:年輕人和老年人應該被一視同仁(be treated as equals),但未必總要等量齊觀(not necessarily always equally),甚至常常可以有所差別地對待(often not the same)。《跨越年齡的正義》整本書就是對這句話的解釋。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那貓 那人 那城》

朱天心/著,河南文藝出版社·理想國,2021年8月版

推薦人:顧明

十多年前看朱天心的《獵人們》,被書中朱天文的一句物怎麼可以用來寵的所擊中——衆生皆平等,“寵物”這個詞太有階級性了,讓人類自然站在了比其他生物高一等的位置,實在是不宜用。新作《那貓 那人 那城》裡,天心将這樣的觀念貫徹得更徹底了。

《那貓 那人 那城》如書名所示,分成三部分,前兩部分分别寫貓族——天心和家人及志工們喂養的流浪貓們,人族——愛貓的家人、喂流浪貓的朋友們、動保志工。如同作傳一樣,天心一一為他們寫下貓/人生故事,還配有天心的攝影師朋友拍攝的多幅“貓片”。作為鏟屎官,看到這些文字及圖檔,尤其是打開書就看到天心抱着一隻大橘,簡直幸福得不行,狂吸不止。而作為一個随身帶貓糧、日常喂流浪貓的人,更是能感同身受天心在書裡寫到的諸多心境。比如“怕走新路”,因為擔心會發現新的流浪貓,“好怕那牽挂長成無限綿延沒有窮盡的路的網今生掙脫無望”;比如感歎“愛媽”(“愛心媽媽”的簡稱,指那些喂養流浪貓的人)都需要一顆堅強的心髒,因為你今晚喂了一餐的小貓可能明天就消失不見,“好好保重”“要努力活着啊”這樣的話每天都要對着貓們(也是對着自己)說上一遍;比如遇到親人的流浪貓,你會在覺得它可愛之餘,又擔心它跟人族太過親近,失去了基本的危險意識、防範心理而遭遇不幸……

書中的第三部分則是關于我們——人和貓——共同生活的這個城市,是天心的都市人類學的社會觀察。舊區改造、商鋪更替,都在影響着共生一處的流浪小動物的生存環境,甚至當年郝龍斌市長的一個處罰空調滴水的規定,也會讓流浪貓得腎病和泌尿問題的情況驟然加劇。人族在城市裡已經占盡了資源,小動物們卻隻能艱難生存。如何讓城市宜居,不僅僅是指人類,更應包括它們。

為什麼要巨細靡遺地寫這些街貓的故事?朱天心說道:“我不願意、我不相信,它們的來此世此城一場,是無意義、如草芥如垃圾的……”她要以筆見證,她目睹過它們認真地在這個城市生存的模樣。“它們不是垃圾,它們都是跟我們一樣認真過活的、生命。”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平安小豬》

【英】J.K.羅琳/著 吉姆·菲爾德/繪 王夢達/譯,新星出版社·愛心樹,2022年1月版

推薦人:方曉燕

時隔多年再次讀到羅琳的長篇兒童小說多少是有點讓人感懷的——雖然對于本書,必須首先給出的閱讀貼士就是:不要懷着讀《哈利·波特》的期待去讀。《平安小豬》(The Christmas Pig)是一個更純粹的兒童故事、聖誕節故事,委實不像《哈利·波特》系列那麼“鹹宜”,那麼通殺,甚至隻看書名和内容梗概還相當勸退。但你總是可以相信羅琳,在極其老套的闖關曆險記結構中将一個賦予玩具以生命的老梗騰挪出了這樣的局面。

羅琳自陳,這個故事的靈感來自她兒子大衛小時候最愛的一隻玩具豬,早在2012年,她就已經想好了故事概要。她想通過這個故事思考:作為替代品的玩具會有怎樣的感受?而“失去”又到底意味着什麼?

好吧,一個關于“失去”、關于“替代”的聖誕故事,肇始于孩子們面對父母離異和繼親家庭重組時的内心煎熬,并在這個禮物泛濫的節日語境中在在摹寫“失物之地”裡那些“成千上萬地被制造出來,又大批大批地被丢棄,從未被需要過,也從未獲得過真正關愛”的棄物——是不是沒有看上去那麼甯馨?“改變和失去的痛苦”在平安夜的背景下打上了柔光,你願意相信嘟嘟對傑克說的“失去是生命的一部分,你雖然失去了我們,但我們還活在另一個地方,這就是愛的力量”,還是失地魔說的“奇迹和希望之夜總會結束。到那時候,誰找到就歸誰”?

羅琳在書末調侃道:“最後我想說,書中寫到的那些東西與大家丢失或已找到的東西如有雷同,純屬故意。”對于成人讀者來說,可能好看的恰恰在那些“故意”裡。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鐵袈裟:藝術史中的重生與毀滅》

鄭岩/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22年1月版

這是一部藝術史著作,但作者寫得非常好看,外行也能看出其中的熱鬧。

作者開始介紹了鐵袈裟的基本面貌及相關的佛教傳說,但立刻就說:“所謂的‘鐵袈裟’,原屬于山東長清靈岩寺一尊唐代金剛力士像,是晚唐的滅佛運動造就的碎片。”(第7頁)這塊殘缺的碎片上表示袈裟花紋的水田紋,其實是由于鑄造技術局限導緻的批縫。“既非袈裟化鐵,也非鐵鑄袈裟”,而是“一尊形體巨大的金剛力士造像腰部至雙膝的部分”。探明這一點,作者重新出發,借由這片古老的殘鐵,去推考其更加完整的形象,重構與之相關的事件。經過考證,作者确認,“靈岩寺地處京城和登州之間,在‘打碎銅鐵佛’熱潮中,所受沖擊也應‘共京城無異’。鐵像‘委本州鑄為農器’,對于齊州政府來說,無疑是意外的橫财,這一規定激發了他們破壞造像的積極性。可以斷定,靈岩寺擔當護法職責的鐵鑄金剛力士,就是在這場劫難中威力盡失,粉身碎骨。”(72-73頁)

從帶有靈異色彩的鐵袈裟,還原出一場盛大的滅佛運動,不能不令人唏噓。作者特别舉出了山東青州龍興寺考古發掘中那些窖藏佛像碎片的情況:

造像殘塊有數千件之多。形态完美的身體、精細的雕刻工藝、鮮豔華美的敷彩貼金,與無情的斷裂、生硬的破碎、令人手足無措的混亂,形成強烈的沖突,觸目驚心……造像百分之九十是北朝晚期的遺物……最晚的紀年是北宋天聖四年……許多北朝造像在早期就受到不同程度的損毀,此後進行了修補,而後再次受到破壞……這些造像可能經曆過北周武帝和唐武宗滅佛運動的沖擊……在龍興寺,滅佛的狂飙過去之後,人們将造像斷裂處兩端鑿上孔洞,灌入鉛錫合金或插入鐵件以連接配接固定。但是,由于許多造像受到多次破壞,最終難以收拾。在(北宋)崇甯之後,這些曆盡劫波的造像殘塊被有序地收集、埋藏起來。(151-153頁)

曆次滅佛運動中的破壞和仇恨,與僧徒對信仰和佛像的執着,形成強烈的對比。是以,信念是什麼?

這是第一個故事,作者接着講了第二個故事,從碎片被神化為“鐵袈裟”的過程。從熙甯六年(1073)雲門宗的元公禅師,到徽宗時法眼宗的仁欽禅師,南宗禅完全占領了靈岩寺。“仁欽通過重新解釋這段殘鐵,建立起南禅及其本人與新領地的聯系。将殘鐵與禅門的傳說聯系在一起。就這樣,仁欽有張有弛地激發、引導和操控着人們的好奇心……長久以來萦繞在仁欽心目中的那領袈裟,悄然栖落在方山腳下,禅宗内部代代相傳的神聖意象,化身為一座沉穩堅固的紀念碑,在幽深的山谷中散發着奇異的靈光。”(109頁)雖然世俗官員都知道那是一塊佛像碎片,可是,被解釋為充滿靈異色彩的“鐵袈裟”,明顯屬于更值得講好的故事。破壞佛像的人忽然不見了,看客們紛紛為神通的出現而喝彩。這喝彩聲一直延續到清代,連乾隆帝都為他先後賦詩八首。不過有意思的是,乾隆的詩,最初是感慨袈裟與禅宗傳承的神聖,“誰雲五花一葉止,試看伽犁萬古傳”,親自給鐵袈裟定性。可是之後每一次看,懷疑就增加一分,到第八首時,他在詩注中親自否定了三十年前自己的判斷:“此處鐵袈裟蓋以形似名之,谛視鐵模宛然,想系鑄鐘未成,遂假為勝迹耳。”(194頁)

作者在書中提到,除了乾隆,其實清代很多人都曾懷疑這并非袈裟,可是大家都有意無意地不去說破,畢竟,誰也不能阻擋古代人民群衆造神的強烈願望。

湃書單|澎湃新聞編輯們在讀的11本書:那貓,那書,那故事

《下沉年代》

【美】喬治·帕克/著 劉冉/譯,文彙出版社·新經典文化,2021年1月版

推薦人:鐘源

作者喬治·帕克出生于1960年,他采訪與其同齡的政客、勞工、企業家等,将數百小時的訪談變成生動細緻、有血有肉的非虛構作品,回顧了這代人的成長經曆以及他們所走過的時代,試圖回答“在某個時刻跨越曆史的界線”之後,整個國家、社會是如何隐秘地發生改變的,也可以視之為當下美國社會撕裂現狀的前傳。本書于2013年因“撕開美國的破碎裂痕”獲美國國家圖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