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封建社會,北京有六次被作為都城,是真正的“六朝古都”。是以這座城市的地底下埋藏着非常豐富的曆史文化遺産。是以現代社會裡,北京在修地鐵啊、修水庫啊之類的工作中,如何避開那些地下文物都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
六十多年前,北京在修水庫時就不小心碰到了清代皇親貴族的陵園。為了修建水庫能夠順利進行,政府不得已請考古人員把墓穴挖開。挖開後,他們驚訝地發現了關于永琪的一個真相,并且證明了百年前的傳言。這個真相是什麼呢?百年前的傳言又是什麼?如果你感到好奇,就請繼續往下看吧。
才能出衆,卻英年早逝
愛新覺羅·永琪是乾隆皇帝的第五個兒子。他可以說是現代比較出名的一個清朝皇子。因為他就是《還珠格格》裡小燕子喜歡的五阿哥。
不過,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真實的永琪在清朝是一個很有才能的皇子,深得他的父皇的喜愛。
永琪自小熟讀四書五經,腦袋瓜很早就開竅,表現聰慧過人,不管是算數還是漢語、騎馬還是射箭,都樣樣精通,而且性格也活潑開朗。是以,當時乾隆最喜歡的孩子是他。
永琪的生母是海貴人,在後宮裡非常普通、沒有什麼出衆的地方,是以很少得到皇帝的寵幸。但因為乾隆非常喜歡永琪這個孩子,他的生母“母憑子貴”,得以晉升為愉嫔。
這樣的永琪确實沒有辜負乾隆的喜愛,不僅聰明,還很勇敢。有一次,圓明園裡皇帝住的宮殿起火了,是永琪不懼生命危險把乾隆皇帝背了出來,救了乾隆一命。而當時,永琪不過22歲。其他的大臣和下人、還有皇子,面對熊熊燃燒的宮殿,都不敢上前一步。兩種态度相比之下,乾隆對永琪更加贊賞,對他的好感和期待又一次上升。
兩年後,他被封為和碩榮親王。要知道,縱觀整個大清,像他這樣年紀輕輕就被封為親王的皇子是很少的。是以,他的優秀和皇帝對他的重視可見一斑。
不過,他被封為親王的時候,已經長了骨疽。骨疽是一種骨髓炎,在當時醫療不發達的年代,是很難被治愈的。是以,永琪的病沒有得到救治,病情一直加重,最後因治療無效而年紀輕輕就去世,當時不過才25歲。
他去世時,乾隆皇帝哭得十分傷心,悲痛欲絕。我們不難了解他的悲傷,因為永琪各個方面都無可挑剔,如此完美的一個人,卻英年早逝,實在是令人可惜。
不過,永琪去世後,關于他的一些傳言卻漸漸在民間冒頭。
這些傳聞都是什麼
這個傳聞就是,永琪是乾隆定下的儲君,乾隆本想将皇位傳給他。這個傳聞并不是空穴來風。前面我們提到了永琪的優點,既有學識,又有膽量,能文能武的,性格也明朗寬容,各個方面來看确實很适合作為未來的君主。
但是,清代實行的是秘密建儲制度。也就是說,皇帝立了誰為太子這件事,除了皇帝以外,沒有人會知道。把建儲搞得如此神秘,也難怪世人忍不住要八卦,加以猜測了。他們看到最出風頭的是永琪,便認為永琪應該就是那個神秘的太子,于是就在街頭巷尾七嘴八舌地讨論,很快傳聞就傳開了。
永琪去世後,這個傳聞還是沒有消失,依舊盛行了一段時間,直到乾隆立了新太子。隻不過,這個傳聞是真是假在當時并沒有得到證明。畢竟五阿哥已經沒有機會當上君主了。然而,幾百年後的今天,人們發現了真相。這個真相,究竟是什麼呢?
永琪的陵墓揭開傳聞的真相
關于這一點,就要提到皇家園陵了,清代都城在北京,自然永琪也是要被埋葬在北京的。他被埋葬在京城郊外的一個專門用來埋葬皇族成員的墓園裡。因為墓園裡畢竟是前朝古人,陪葬的還有很多财寶、文物,是以當局政府一直以來都是以保護的态度對待的,在建設時盡量不去破壞。
可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終于,1958年,北京需要修建一個水庫,位址就在這個墓園附近。可墓園移不了,水庫也隻能建在這地方,該怎麼辦呢?經過一番商議,政府決定對這一片墓園進行保護性挖掘,留出位子來修建水庫。
而這一挖,就挖出了當年的真相。在挖開墓穴之前,考古人員驚訝地發現,永琪的墓穴面朝鳳凰山,占地面積竟然達到了360畝!這麼開闊的視野、這麼廣闊的面積,可見他的陵墓是非常莊重尊貴的。
而考古人員挖開陵墓後,他們又發現了永琪的墳墓奇怪的現象。永琪的墳墓裡,有多到異常的陪葬品,墳墓的結構比起其他的皇子的也很複雜。這樣的規模,實在不是一個皇子或者親王能享受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考古人員繼續研究,才發現永琪的墳墓的規格是按照太子的規格來的。是以他有更多的陪葬品,有更加複雜的墓穴結構,有更加廣闊的占地面積。
而這也說明了一件事,那就是當年乾隆皇帝下令修建永琪的陵墓時,是把他當成一個太子的。可見,曾經的傳聞是真實的。乾隆确實把永琪立為了太子,打算在自己百年之後把皇位繼承給他。
結語
看完了五阿哥短暫的一生和他去世後的故事,你有什麼感受呢?是不是對《還珠格格》裡的五阿哥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古人最講究尊卑貴賤,而從這一點來看,我們又能了解到很多東西。試想,如果不是太子的陵墓規格和普通皇子的不一樣,那麼我們就不能知道當年永琪是否是太子這一傳聞的真相了。其實,類似從墳墓裡的蛛絲馬迹而推測出的史實還有很多。看來,古人的智慧很有先見之明。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