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身邊的人多多少少也總會打呼噜。
但如果打呼噜次數多了,則并不是什麼好事。

28歲IT男一晚上呼吸暫停176次,天天睡了跟沒睡一樣
近日,家住深圳南山的小林,睡覺一直就有打鼾的習慣,起初他以為對生活影響并不大。而在半年前,小林連續熬夜一個月後,總是發現自己起床後特别累,頭暈腦脹,一整天都不知道自己該幹嘛。
于是小林隻好前往醫院進行求診,結果一查發現,小林一個晚上呼吸暫停176次,加上低通氣,總共212次,将近6個小時的睡眠時間中,小林幾乎每隔1.6分鐘就要“斷氣”一次,最長一次呼吸暫停可以達到121秒。
經過醫生檢查分析,發現小林最低氧飽和度僅僅為38%,正常不應低于90%,整個晚上缺氧時間總共加起來121分鐘,足足超過2個小時。
最終小林被診斷為---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
睡覺打鼾别忽視!很有可能是這三個原因
很多人都認為睡覺打呼噜表示睡得好,但事實上,打鼾并不是個好兆頭。嚴重的打鼾,可能暗示患有
除了會影響他人睡覺之外,似乎沒有什麼其他的問題。
但其實,打呼噜并非是一件沒有影響的事情,睡覺打呼噜甚至可能會危及到生命,究竟是什麼樣的原因導緻人們睡覺打呼噜?
1、身體肥胖
據專業的醫學研究和調查發現,身體肥胖的人要比身材瘦小的人在睡覺的時候更容易打呼噜。
之是以會這樣,脂肪的堆積不僅僅隻局限人體某一個部位,甚至可能會在人體呼吸道堆積脂肪,就會導緻呼吸困難,而身體肥胖的人就會更容易在睡覺的時候,由于呼吸急促而出現打呼噜的情況。
2、身體勞累
勞累工作或者疲于應酬這些都會造成身體的勞累,同時還會造成精神緊張。這樣的狀态就會使人在睡覺的時候打呼噜。
而睡覺的時候打呼噜有的時候也是身體勞累的表現,人們需要注意自身的身體健康,講究勞逸結合。
3、身體不适
除了身體的肥胖以及勞累之外,當出現睡覺打呼噜的現象時,可能是人體出現了某些病變。而人體打呼噜比較常見的身體病變就是人體的呼吸道或者是鼻子器官發生病變。
因為呼吸道和鼻子都跟人們的呼吸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系。
無論是呼吸道還是鼻子出現了病變的話,就很容易會造成人體呼吸不暢,尤其是睡覺時呼吸會出現阻礙,進而就會導緻睡覺的時候出現打呼噜的現象。
出現打呼噜,該怎麼去改善?
一些人認為,側睡的睡姿會減少鼾聲或者消失,但事實上,側睡的時候,松軟的組織坍向側面,氣道不容易被堵塞。
但事實上,多數人睡覺都會不由自主翻身,又怎麼能夠保證睡覺過程中一定保持側睡狀态呢?
更合快,對于嚴重患有睡眠呼吸暫停的患者而言,側睡也是有一定的症狀。
是以,除了生活方式預防之外(比如減肥、不熬夜、避免過度勞累等),患者還可以使用口腔矯正器。
這種有點像正牙時所戴的牙套,能夠幫助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将下颌往前伸,進而帶動口腔的軟組織向前移動,達到呼吸通暢的作用。
同時,還可以使用持續氣道内正壓通氣,也就是CPAP,這也是目前有效治療方式之一,隻要患者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堅持睡覺規範使用,同樣也能跟其他人一樣健康生活。
參考文獻:
【1】Sunter Gulin、Omercikoglu Ozden Hatice、Vural Ezgi、Ince Gunal Dilek、Agan Kadriye.多發性硬化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和其他睡眠障礙的風險評估[J].臨床神經學和神經外科,20212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