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要回家,我不想上學。”每次開學的時候,就像是一部大型災難史。幼稚園裡的小朋友們都會哭天喊地吵個不停。
家長看在眼裡,疼在心上,但是孩子始終是要離開家長的懷抱。獨自去幼稚園裡和其他小朋友交際并且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是以即便家長再不舍得,也要讓孩子肚子适應學校生活。
但孩子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表情實在讓家長受不了,但其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這麼離不開家長。一位幼稚園園長直言道,其實孩子剛來幼稚園到底哭不哭呢?關鍵在于家長如何教育。那些來幼稚園不哭的孩子,通常來自以下三種家庭。

一、提前對孩子進行過早教的家庭
有些家長為了讓孩子盡早适應學校生活,就會對孩子進行提前教育,一方面是為了能夠給孩子盡早掌握一些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孩子接觸更多的未來校園生活,能夠盡快适應學校學習和活動,培養他們面對新環境的适應能力。
确實家長預防性的措施會給孩子留好足夠的心理準備,這樣孩子在陌生的環境下不會手足無措,有了家長的提前安排,孩子遇到麻煩和問題時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是以在孩子剛踏入幼稚園時,心裡其實已經對幼稚園期間即将面臨到的問題和自己的情緒有了足夠的心理準備。再發生這種情緒的時候,孩子也能及時調整自己,保持情緒穩定。
二、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家庭
很多智慧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特别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不管是孩子自己能夠做好的,還是覺得有困難的,家長都會盡力給孩子創造一個能夠施展自我空間的環境。
因為這些家長知道,自己不會永遠陪在孩子身邊。而帶給孩子思想上的成長和成熟的思維模式則是孩子一輩子的财富。
是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不管是大事還是小事,孩子都能以積極的心态,樂觀地去面對問題并極力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一味哭鬧。是以即便在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環境,孩子也能快速調整自己狀态,不會像其他小朋友一樣,過度于依賴家長。
三、擁有良好品格的家庭
除了在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上進行教育之外,還有家庭教育出來的孩子同樣在去幼稚園是不會亂哭鬧的,這類家庭就是品格好,懂禮貌的家庭。這些家庭的教育理念是盡量不給别人帶去麻煩。
是以在家長的教育和陪伴下,這類孩子能成長為更自信和懂得體諒别人的孩子,遇到問題時他們不會亂發脾氣,而是通過受到的教育完美塑造自身性格,快速适應陌生環境,不僅自己能夠化解遇到的難題,同樣也會給别的小朋友帶去幫助。
孩子乍去幼稚園到底哭不哭鬧,可見家長的預備作業要做到齊全。你們家小朋友剛去幼稚園時有沒有一直哭鬧呢?歡迎各位家長在評論區留言。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darling.children,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