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國外交」被稱為“地中海心髒”的小國為何能成為中國的老朋友、好朋友?——專訪中國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

作者: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月16日消息(記者劉樂 焦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正午60分》報道,今年是中國和馬耳他建交50周年。1月10日,習近平主席同馬耳他總統維拉通電話。習近平指出,50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化,中馬關系始終健康穩定發展,兩國友好不斷深化,各領域合作成果豐碩。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新冠肺炎疫情等挑戰,雙方始終守望相助,彼此支援。中馬關系成為不同大小、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曆史文化國家關系的典範。

特别節目《大國外交》本期推出:《被稱為“地中海心髒”的小國為何能成為中國的老朋友、好朋友?——專訪中國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

「大國外交」被稱為“地中海心髒”的小國為何能成為中國的老朋友、好朋友?——專訪中國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

中國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圖檔來源:中國駐馬耳他大使館網站)

總台央廣記者:于大使您好,感謝您接受我們《大國外交》節目的專訪。1月10日,習近平主席同馬耳他總統維拉通電話時指出,中馬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老朋友、好朋友。為什麼說中馬是老朋友、好朋友?中馬有着怎樣的友好交往曆程?

于敦海:很高興接受你們的采訪。正如你所說,習近平主席同馬耳他總統維拉1月10日通了電話。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這是新年伊始,習近平主席同外國國家元首通的第一個電話,也充分展現出我們對中馬關系的高度重視。這次通話的一個大背景,就是月底,1月31日,中馬将迎來建交50周年。

習近平主席在通話時指出,中馬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老朋友、好朋友。為什麼這麼說呢?1972年,中馬兩國老一輩上司人共同締造了中馬關系。50年來,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雙方始終互相尊重、真誠相待,成為不同大小、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曆史文化國家關系的典範。

中馬建交時,馬耳他剛剛擺脫英國的殖民統治、赢得國家獨立,可以說百廢待興,國家經濟面臨轉型,大量勞工面臨失業。當時中國經濟其實也十分困難,但我們毅然決定向馬耳他伸出援手,幫助馬耳他建造了幹船塢、防波堤等重大民生工程,以及紡織廠、玻璃廠、糖廠等基礎工業。當時建設的幹船塢是30萬噸級的,而當時中國才隻有2.5萬噸的,這充分展現了我們中國人對朋友無私幫助的精神。根據馬中友協主席雷諾先生的回憶,當時先後參與援建項目的中國工程技術人員超過2000人,耗費近6年時間,建成了當時地中海地區最大的幹船塢。幹船塢至今仍在馬耳他經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成為中馬友誼的豐碑。我在馬耳他遇到的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這段美好的往事,并且親切地将幹船塢稱為“紅色中國船塢”。在建設幹船塢期間,兩名中國工程師徐會仲烈士和谷岩昭同志獻出了他們寶貴的生命。他們的家人決定将他們安葬在馬耳他,希望他們能夠親眼看到幹船塢的建成,看到中馬友誼不斷發展下去。

建交以來,馬耳他始終堅定奉行一個中國原則,雖然馬耳他是西方國家,但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始終能夠秉持客觀公正原則,了解并尊重中方立場。2011年,在馬耳他協助下,我們成功從利比亞撤出近5000名中國公民,展現了兩國患難見真情的友好情誼。

疫情以來,兩國守望相助,共克時艱。相信兩國關系在疫情過後将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

「大國外交」被稱為“地中海心髒”的小國為何能成為中國的老朋友、好朋友?——專訪中國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

2021年9月7日,于敦海大使走訪中國援馬6号幹船塢(圖檔來源:中國駐馬耳他大使館網站)

總台央廣記者:我們了解到,馬耳他不僅有中國政府在歐洲最早宣布設立的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還有中醫中心、孔子學院等文化機構。馬耳他群眾對中國文化有怎樣的認知?中馬人文交流有哪些成果和有趣的故事?

于敦海:中馬雖然相隔遙遠,但隔不斷兩國人民的情誼,可以說,中馬人文交流走在中國同歐洲國家的前列。上任一年來,我深切感受到,馬耳他人民十分喜愛中國文化。中國在馬耳他設立了歐洲第一個文化中心、第一個中醫中心,馬耳他大學孔子學院已經設立10年了,這些都是兩國人民友好的見證。

學習中文在馬耳他當地越來越受歡迎。許多當地中國小都設立了中文課程。我曾經同馬耳他前總統普雷卡共同出席了一場中文日的活動。我用“止戈為武”解釋“武”字,表明中華民族傳統上就是熱愛和平的民族,學生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中國文化中心在馬耳他可以說家喻戶曉。“歡樂春節”、“天涯共此時”、“雲·遊中國”、“想象中國”兒童繪畫比賽、中國風筝節等已經成為當地人民喜聞樂見的中國文化品牌活動。維拉總統多次在公開場合對中國文化中心給予高度評價。

中醫中心成立近30年來,已經成為馬耳他以及地中海地區頗具聲譽的中醫醫療機構,迄今我們一共派了17批醫療隊,累計治療患者約20萬人次,許多馬耳他的政要曾到中醫中心診療。我經常聽中醫中心的醫生說,他們十分驚歎于我們醫生的高超的技藝和中醫的神奇功效。是以,中醫中心有力地促進了中醫文化的傳播。

「大國外交」被稱為“地中海心髒”的小國為何能成為中國的老朋友、好朋友?——專訪中國駐馬耳他大使于敦海

馬耳他中國文化中心(圖檔來源:中國駐馬耳他大使館網站)

總台央廣記者:于大使,随着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的臨近,馬耳他當地各界對冬奧會又有怎樣的期待?

于敦海:在我同馬方各界接觸過程中,他們都積極支援并期待中國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他們反對将奧運會政治化。維拉總統在同習近平主席通話時,也預祝北京冬奧會順利成功。我們期待同各方一道,舉辦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弘揚奧林匹克精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