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還記得加6萬還要排隊的賽那嗎?還記得經銷商喊出,定價太低,最高加價10萬的賽那嗎?如今,它已經涼涼了。

在乘聯會公布的上個月銷量排名之中,難尋賽那的蹤影,而排名第十五名的奧德賽都有接近1500輛的銷量,是以可以肯定的是,賽那的銷量絕對會低于1500輛。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有人說,賽那不是說訂單破萬了嗎?你這個資料統計有問題,你要知道,乘聯會統計的是零售量,是相對比較真實的資料,而很多車企計算的都是訂單量或者批發量,如果瘋狂壓貨給經銷商,也能取得不錯的市場銷量,但是這些車并沒有真正傳遞到消費者手中,甚至要多久賣出去都是一個問題。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無獨有偶,在去年11月份,賽那的銷量也沒有進入榜單,甚至有業内人士透露,賽那的實際銷量隻有500多台。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10月底,廣“國産塞納”賽那SIENNA正式上市,售價30.98萬元~40.58萬元,當時很多人高呼這個價格良心,比進口塞納便宜了10萬元,而當時經銷商也是瘋狂的為這款車搖旗呐喊,甚至喊出了加價低于6萬元不交車的說法,有的4S店加價甚至達到了10萬元,而在加價套餐中,一些汽車配件被賣到了天價,電動踏闆3萬元,全車鍍晶2萬元,行車記錄儀5000元,成本幾百塊的東西,翻了10倍再賣,而廣汽豐田官方并沒有制止加價行為,甚至官方小程式還打出了,具體成交價以經銷商為準的字樣,可以說是默許加價了。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其實加價這件事,對于國内消費者都不陌生了,大衆、福特、豐田、本田,都有過加價的行為,但是要說誰的加價行為最持久,幅度最大,還要數豐田,以往,豐田的車型即使加價,依然是一車難求,但是這次豐田怎麼也沒有想到,賽那似乎不再那麼好加價了,國人也不怎麼買賬了。

而一位豐田的銷售,也感歎道,自己店裡的賽那,“10月份定了8台,11月改成加2.8萬訂出去11台,12月加現金1.4萬目前為止定出去3台。講真的,現在的國人理性了!”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有人把賽那的銷量慘淡,歸結為産能有限,但是問題是初期廣汽豐田賽那SIENNA的産能約為6000台/月,一汽豐田版國産塞納也将獲得5320台/月的産能,加起來,一個月的産能能夠達到一萬多,這樣的産能難道還不能滿足如今的訂單量嗎?不過是在自欺欺人罷了。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賽那這款車,産品力強不強?個人覺得還是有一定的競争力的,2.5的混動系統,平順省油,零百加速8.5秒也可以說很夠用了,空間表現也還不錯,但是豐田要知道,在MPV市場,既有别克GL8這樣的常青樹,也有傳祺M8這樣的自主品牌新秀,而賽那起售價30萬左右還差不多,如果加價6萬,落地價格都超過40萬了,高配車型的價格都超過50萬了,這個價位可以選擇别克的GL8高配,在MPV市場有口皆碑,家用和商用都很合适,甚至能夠到奔馳的MPV車型了,品牌光環要比豐田強得多,消費者為何要選擇賽那?

國人終于硬氣了一回!曾加價6萬的賽那涼了,終端不再加價

加價賣車,有各種各樣的原因,有産能的原因,有産品供不應求,沒有競争者的原因,有品牌号召力強的原因等等,但是無論什麼原因,我都不認可加價行為,如果定價低了,當初就應該好好的進行市場調研,如果産能有限,就應該下大力氣增加産能,而不是通過加價的方式,來平衡這種供需關系。

而随着國産車的崛起,一款合資車型獨孤求敗的情況會越來越少,而造車新勢力帶來的直銷模式,更是在服務體驗上完勝傳統的j模式,賽那的銷量遇冷,其實隻是個開始,很快豐田就會明白,加價賣車行不通了,雷克薩斯、豐田、保時捷、奔馳,隻要是有加價的品牌,有一個算一個,都不是什麼好東西,你們且加且珍惜吧吧,看你猖狂到幾時。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