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清朝入關後,在中原漢文化的巨大影響下,康熙沿襲明朝的舊制度,建立了“東西六宮齊全、地位明确”的妃子階級制度 . 至于後皇位和配置設定的數量,《清史高後妃傳》清楚地記載: ”皇後在中宮; 皇貴妃一,貴妃二,妃四,嫔六,貴人,常在,答應沒有固定的數量。作為一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清朝統治階級幾乎考慮了所有有助于集中皇權、穩定統治基礎的統治手段,王妃等級就是其中之一。 也就是說,皇上從來沒有随心所欲地娶過妃子,而是關系到皇權的統治,國家的穩定。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我們以往看的那些宮鬥劇其實很多都不符合史實,清朝後宮的等級制度極其森嚴,對妃嫔的各種要求也非常多。後宮中是不可能出現像華妃那麼嬌縱跋扈,敢直接明面上“怼”皇後的貴妃;對于妃嫔侍寝,那更加是一系列繁瑣的流程,想學甄嬛給皇帝戴“綠帽子”?根本不可能存在;後宮等級制度也是滿清的統治者為了加強皇權所應運而生的,皇帝的後宮和前朝其實是息息相關,而且對于皇權的穩定和朝堂上的穩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正是這樣,清朝後宮的每一個後妃從冊封的那一刻起就被賦予了相應的特權、地位和身份。例如,皇後是後宮的掌控者,是後宮衆人夢寐以求所要達到的巅峰。但是曆朝曆代皇後都隻有一位。她必須有高貴的出身,手握重權的家人,品德還要優秀,甚至還要得到太後、皇上甚至所有朝中大臣的認可。一旦被冊封妃嫔,很少有妃子不少為此感到高興。從"貴人"到"嫔妃"是後宮嫔妃晉升過程中變化最明顯的一個階段,也是最令妃子欣喜的地方。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對于皇帝而言,皇後後宮之主就是“正妻”;皇貴妃、貴妃、妃、嫔相當于老百姓的“妾”;貴人、常在、答應屬于通房丫頭的角色。因為嫔以下等級的等級低,各項福利待遇也不好。“貴人”晉升“嫔”就不一樣了,已經達到“妾”這個身份了,怎麼會不高興呢?對于皇帝而言,皇後後宮之主就是“正妻”;皇貴妃、貴妃、妃、嫔相當于老百姓的“妾”;貴人、常在、答應屬于通房丫頭的角色。因為嫔以下等級的等級低,各項福利待遇也不好。“貴人”晉升“嫔”就不一樣了,已經達到“妾”這個身份了,怎麼會不高興呢?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根據《清史稿·後妃列傳》的記載,除了居于中宮的皇後,“貴妃二,妃四,嫔六”這等高等妃嫔(皇貴妃,一般不和皇後共存),“分居東、西十二宮”。也就是說,“嫔”及其以上擁有着“一宮主位”的特殊地位,其餘居于東西六宮偏殿的低等妃嫔,自然也就成了她們“以供使令”的官女子,在承擔“侍上”職責的同時,還要承擔服侍“一宮主位”的義務。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貴人晉升為“嫔”,為何都欣喜若狂?不光身份轉變,還有3大特權

從大機率的角度來說,嫔妃的壽命往往比皇帝長很多——當然,遭遇康熙、乾隆那樣長壽的帝王是例外情況。在清朝,其實很多嫔妃都是曆經幾個朝代的存在:比如說康熙的嫔妃,有的是在乾隆初年才去世,而鹹豐帝的嫔妃,除了慈禧太後以外,還有多名一直活到18世紀結束——庚子國變期間,慈禧太後裹挾光緒帝跑路,後宮裡就有鹹豐帝的其他嫔妃,被丢在紫禁城裡。而同治帝的幾位嫔妃,一直活到國民黨主政的時代。對于皇帝的女人來說,最可怕的事情不是皇帝在世的時候得不到寵愛,而是皇帝死後自己靠誰養老。而按照清朝的規矩,先帝的嫔,及以上的後妃,可以在皇帝死後,繼續住在宮裡,過着衣食無憂的生活,而貴人以下,則沒有這個優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