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曾是鹹豐衆妃之首,淩駕于慈禧之上,卻被連降三級,屈死冷宮

從個人風格來看,鹹豐皇帝與其父道光有幾分相似,都比較好色,又都喜歡把氣撒在女人身上,是以,道光與鹹豐兩朝後宮的妃嫔經常遭到降級處分,今天筆者要講的是鹹豐後宮的一個女人,這個女人曾是衆妃之首,比慈禧排名還要靠前,卻不知為何惹怒了天子,被連降三級,以緻屈死于冷宮,這個女人就是玶常在。

她曾是鹹豐衆妃之首,淩駕于慈禧之上,卻被連降三級,屈死冷宮

清朝鹹豐二年,鹹豐下令舉行了繼位以來的第一次八旗選秀,本次選秀一共有四名秀女被選中,其中有一位來自滿洲正黃旗的女子,姓伊爾根覺羅氏,是國子監祭酒彥昌的女兒。這位伊爾根覺羅氏便是本文要講的玶常在。

其實,玶常在出身是相當不錯的,她這一家雖在清朝早中期比較沒落,但從嘉慶朝開始,便開始跻身世家行列,尤其是在科舉入仕方面,伊爾根覺羅氏表現十分搶眼。玶常在的父親彥昌便是道光二十七年的進士,後官至國子監祭酒,屬于從四品官員。從這一點來看,玶常在自身可能具備一定的文化修養,這也是她能夠被選中的原因之一。

她曾是鹹豐衆妃之首,淩駕于慈禧之上,卻被連降三級,屈死冷宮

在鹹豐二年被選中的這四名秀女中,除貞嫔是作為預備皇後被選中的之外,玶常在是剩下那三個中,最被鹹豐看重的一位。玶常在與貞嫔第一批入宮,剩下的蘭貴人(慈禧)與麗貴人第二批入宮。

而且,貞嫔在這一年十月便升至後位,玶常在也在這一年被晉封為英嫔,而剩下的蘭貴人與麗貴人一直到鹹豐四年才獲封嫔位,可見,玶常在在入宮的最初一段時間,是十分得寵的,是僅次于皇後(孝貞顯皇後)的存在,列大清後宮第二位,排在雲嫔之前。

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隻過了一年,即鹹豐三年的九月初二,鹹豐便令人宣布英嫔(玶常在)排雲嫔之次,也就是說排位往後降了一位。隻過了一天,鹹豐再次下旨,将英嫔降為伊貴人。其實,如果此時玶常在能夠改過自新,重新來過,東山再起也未可知。但是,或許是受家庭氛圍的影響吧,這位玶常在根本就沒有卑躬屈膝的習慣,骨子裡充滿着傲嬌之氣。

她曾是鹹豐衆妃之首,淩駕于慈禧之上,卻被連降三級,屈死冷宮

如是,就這樣過了兩年,即鹹豐五年的二月份,玶常在又遭遇重大打擊,先後被降為常在與答應,幾乎成了後宮最低級的妃子,與被打入冷宮無半點不同。

接二連三的打擊,使得玶常在很快便垮掉了,就在被降為答應不久,玶常在便走到了生命的盡頭,此時,或許是抱着一絲愧疚心理,在玶常在去世前,鹹豐還是将其晉封為常在,封号為玶常在。最後,玶常在被葬入定陵妃園寝。

她曾是鹹豐衆妃之首,淩駕于慈禧之上,卻被連降三級,屈死冷宮

縱觀玶常在一生,她曾是鹹豐最早寵愛的女人,并曾是大清後宮衆妃之首,此時如果玶常在把握能力強一些,處事再圓滑一些,并為皇帝生個一男半女,她的命運将會大大不同,也就是說,玶常在機會是很大的,但是自己卻沒把握住,最終淪為宮廷鬥争的失敗者。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文宗實錄》《清朝後妃傳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