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宮廷劇中,那些鬥争失敗的妃嫔常常會屈死冷宮,很是凄慘,真實曆史中的那些女人,雖然下場不至于這麼凄慘,但結局不美好者也不在少數,有的人死後多年才被發現,比如說今天筆者要講的馬常在,馬常在來自于雍正後宮。

與清朝其他皇帝相比,雍正算是一個比較清心寡欲的皇帝了,執政期間,一心緻力于改革,夙興夜寐,基本上沒有什麼聲色犬馬之好,甚至很少出過北京城。據相關統計,雍正後宮雖然有三十名左右的妃嫔,但嫔位以上者,僅有八位,她們分别是孝敬憲皇後、孝聖憲皇後、敦肅皇貴妃、純懿皇貴妃、齊妃、謙妃、甯妃與懋嫔,剩下的基本上都是一些貴人、常在、答應之類的存在。
關于馬常在,史料中記載的不多,她在雍正七年七月在檔案中出現,身份是馬答應。從初封為答應的情況來看,馬常在應該不是八旗旗女出身,而是一名來自内務府的包衣女子,因參加宮女選秀躍入龍庭。
或許是因為馬常在多少有點姿色的緣故,或是來自孝敬憲皇後的引薦,她幸運地獲得了雍正皇帝的寵幸,召幸之後,她成了皇帝的女人,不再是低三下四的奴才了,雍正給她的最初名分為答應。雖然名分不高,但當時雍正卻對馬常在比較新鮮,經常寵幸于她,于是乎,就在馬常在被封為答應不到半年,雍正便将其封為常在,稱馬常在。
此時,如果馬常在能夠抓住機會,或許還能更進一步,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正在馬常在盛寵之時,雍正卻生了一場大病,這場病持續時間比較長,而且還非常嚴重,以緻于雍正都安排好了後事,一直到雍正九年秋,才開始好轉起來。
然而,身體康複後的雍正卻有了新歡,她就是同樣宮女出身的劉氏,劉氏盛寵之下,不斷獲得晉升,她還為雍正生下了皇子弘曕,得以晉封為謙嫔,成為雍正晚年最得寵的妃子,而此時的馬常在早已經被遺忘在了後宮的某個角落裡了。不過,以馬常在的低微出身,能夠獲得帝王寵幸,封個常在已經算是不錯的結局了。
乾隆繼位後,馬常在雖身為先帝妃嫔,卻沒有生下一男半女,是以便沒有獲得尊封,但身為太妃的她也住進了壽康宮,與頂頭上司孝聖憲皇後住在了一起,當時馬常在身邊有三名官女子服侍。
乾隆三十三年四月,在度過了三十多年的太妃生涯後,馬常在病逝于壽康宮,随後她的彩棺被暫時存放于田村殡宮。按照宮規,存放一段時間後(一般是一兩年左右),馬常在需要葬入雍正泰陵妃園寝,但沒想到殡宮官員卻忘記了這件事,一直到乾隆四十年,官員才發現馬常在仍未下葬,于是立刻将此事上奏給了乾隆皇帝。
乾隆知道後,為官員的玩忽職守而雷霆大怒,嚴厲地懲處了相關官員,下令即刻将馬常在葬入妃園寝,如是,馬常在這才得以入土為安。
後記:馬常在一生碌碌無為,在曆史上留下的記載不過是隻言片語,但卻因為死才在曆史上多寫了一筆,不得不說是非常悲哀的一件事啊,她成為清朝後宮廣大無寵妃嫔的典型代表。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世宗實錄》《陵寝易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