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清朝皇室的包衣奴才,十幾歲進入皇宮,成為一名宮女,她幸運地被鹹豐看中,成為皇帝的妃嫔,卻因與太監說笑而被打入冷宮,她以淚洗面,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終于把握機會重新獲得天子寵愛,生下大清最後一位皇子。然而,兒子的夭折卻給她沉重打擊,此後,她在後宮過上了平淡生活,成為曆經四朝的貴妃……

鹹豐初年,大清國并不安甯,南方洪秀全率領他的太平軍蜂擁而起,此時的皇宮裡卻是一派祥和之氣,在偌大的紫禁城中,有一個年僅十幾歲的宮女,她姓徐佳氏,是出身内務府的一名包衣奴才,父親誠意隻不過是一名小小的領催。
雖然徐佳氏出身低微,但長得卻是閉月羞花,好似禦花園中那含苞待放的花朵,像這種姿色的宮女一般很難逃過皇帝的法眼,當時的鹹豐剛剛二十出頭,正是意氣風發之際,果不其然,一次偶然的相遇,使徐佳氏走進了鹹豐皇帝的世界,她不再是那個唯唯諾諾的宮女了,鹹豐賜封她為玫常在。
要說這徐佳氏長得不僅漂亮,還很會讨皇帝歡心,沒過多久,她便從常在被晉升為貴人了。不過,這徐佳氏骨子裡卻透着一種傲嬌之氣,稍有不順心,便做出一些非常理的舉動。比如說,皇帝好些天沒去寵幸她,她便拿宮女撒氣,對宮女施虐。更有甚者,徐佳氏更是與太監談笑風生,不知這一舉一動卻都被皇帝看在眼裡。
果不其然,就在鹹豐五年的某一天,鹹豐下旨将徐佳氏降為常在,而且,看起來鹹豐仍然餘怒未消,在此後的一個月裡,徐佳氏又被連續降級,一直被降到了官女子,徐佳氏又回到了起點。此時的她終于見識到了皇帝的龍威,隻可惜為時已晚,她已經被打入了冷宮。
對于當時的徐佳氏來說,應該很難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但恰好這鹹豐又是一個比較心軟的皇帝,他似乎覺得對徐佳氏的處罰有些重了,便又将其晉封為玫常在。徐佳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女子,她知道鹹豐此舉表明皇帝仍然沒有忘記自己,于是便把握住機會,利用一次侍寝重新獲得了天子的寵愛,随即被晉封為玫貴人。
鹹豐八年二月初五,宮中傳出好消息,徐佳氏居然為鹹豐帝生下了一位皇子,要知道在此之前,鹹豐隻有一個兒子,那就是皇長子載淳(同治帝)。皇次子的降生無疑為紫禁城再增添了一絲生機,同時也預示着鹹豐在繼承人方面有了選擇的權力。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位皇次子出生不久便夭折了,這對徐佳氏的打擊非常大,雖然鹹豐将其冊封為玫嫔,但同樣彌補不了她失去兒子的創傷。三年之後,徐佳氏再次遭遇沉重打擊,年僅31歲的鹹豐病逝于熱河行宮,隻有25歲的徐佳氏瞬間成了一名寡婦。
幸運的是,以慈安、慈禧為代表的掌權者并沒有為難這位先帝曾經寵愛的女人,不僅将徐佳氏尊封為皇考玫妃,還追封徐佳氏所生的皇次子為憫郡王,如此,徐佳氏内心稍微寬慰了一些。
此後,徐佳氏便在後宮過上了平淡的太妃生活,這種生活雖然物質充裕,但精神卻倍感空虛,如是,徐佳氏在光緒十六年便離開了人世,享年55歲。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文宗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