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在清朝長達三百餘年的統治曆史中,康熙共在位六十一年,八歲登基的他一生為大清盛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鞏固統治,平定叛亂,鏟除鳌拜等奸黨,被後世譽為千古一帝。

在康熙駕崩之後,繼位的雍正帝本應大加賞賜追随先帝多年的太監總管趙昌,讓其告老還鄉,然而,康熙屍骨未寒,雍正卻即刻斬殺了趙昌。

在紛雜的争儲風波中,繼位後的雍正帝并沒有急于清除其餘皇子的殘餘勢力,而是首先暗殺了追随先帝多年的太監趙昌,這背後又蘊藏着什麼樣不可告人的利益關系?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伴君甲子

年幼的康熙帝身處紫禁城中,少時并無同齡人相伴其左右,而他的父親順治帝和他的母妃也都在他少年時相繼離世。此時處于曆史上有名的孝莊太後垂簾聽政時期,八歲的康熙帝被迫推上了皇位。

與草原部落上的領主為繼承人標明的伴當一樣,趙昌順利成為了康熙皇帝的随侍男童,在一衆侍從中,善于察言觀色、聰慧的趙昌成為了康熙帝最為親近的人。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趙昌的忠誠是毋庸置疑的。是以,在康熙帝順利登基之後,趙昌也憑借多年來服飾得力升任為養心殿太監總管。作為康熙最信任的奴才,主要負責傳達旨意,貼身侍奉,是以宦官專權現象在康熙帝時期尚未出現。

即使在康熙帝清明的統治下,趙昌依舊依靠其特殊的職務活躍走動于朝野内外,擁有了廣泛的人脈。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在康熙中朝時代,趙昌平步青雲成為内務府造辦處總管,一切皇家用具皆需經趙昌之手,這也成為了他牟利的主要手段,他在京城置辦田産良鋪,金銀珠寶,文玩字畫等珍貴之物數量多到無法做出詳盡的統計。

在康熙垂垂老矣,頑疾纏身之時,趙昌一如既往地貼身侍候着他,在那段沒有閉關鎖國的曆史裡,眼光長遠的康熙帝樂于與西方傳教士交流,而此事則理所應當由大太監趙昌充當中間人,這也為天主教教會在中國的傳播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回顧曆史,我們不難發現,除了在官場上常有的A錢之外,趙昌并未做到什麼出格之事。到底是因為什麼樣的罪行,緻使這位大權在握的宦官在一夜之間毫無征兆地失去了性命?

在意大利傳教士馬國賢的記載中,推測趙昌死于雍正之手的真正原因,則是因為其犯下的三宗罪。

大太監的三宗罪

康熙的嫡子胤礽在儲君之位上搖擺不定,兩次立儲兩次被廢,然而趙昌卻與其交情不淺。自古帝王皆多疑,雍正帝通過趙昌送給胤礽之子的一把火鐮(古代取火器具),推測其已經有了密謀謀反的想法。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這一事件在邏輯上來看并不成立,但是城府頗深的雍正帝是如何賦予這把火鐮特殊的含義,世人終究不得而知。

在曆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事件中,趙昌擁有了新的身份,康熙指令其關注各皇子的日常動向與人際往來,這算得上是趙昌職務範圍之内的事卻又正是因為趙昌這一舉動被雍正帝冠上了欺君的罪名。

除去其謀反之心和曾充當康熙眼線,趙昌還有哪些罪行呢?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在康熙晚年,吏治腐敗,賣官鬻爵之事常有發生,作為曆朝曆代大多存在的官場問題,這件事從未得到康熙帝的有效遏制。民間财力雄厚之人用高達千萬兩白銀的價格僅僅才買得縣令這種芝麻官。

雍正冠以趙昌的罪名之三便是他私自挪用國庫五千兩白銀。五千兩白銀若是用于買官一事便微不足道,清廷晚期統治下A錢腐敗之風日盛,且在君王們看來臣子A錢大多有情可原,可以諒解。

是以律法并不能嚴格地應用在A錢腐敗的官員身上,酌情輕罰之事也并不少見。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那麼,為何A錢五千兩白銀的趙昌卻罪以緻死呢?

由此看來,這一切都是雍正帝強加于趙昌的罪名,在我們的眼裡這位為皇帝奉獻一生的的大宦官本應安享晚年來告慰自己60餘年的伴君生涯,可在皇帝眼中他的存在并非合理。朝代的更疊常有發生,舊人更應追随舊主而去,以彰忠心。

但就上面三條罪例,似乎都不能直接影響雍正帝的皇位繼承,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處心積慮地殺死趙昌呢?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新帝滅口

根據史料記載,康熙61年,年近70的康熙仍然可以騎射打獵,但是僅僅11天之後,便出現了身體不适緻其死亡,這倉促的死亡顯得異常詭異。

在呂留良案中,曾靜供出:聖祖皇帝暢春園病重,皇上敬一碗人參湯,聖祖駕崩。由此可以看出,在康熙帝的死亡一事中,雍正帝有着極大的弑父嫌疑。

由此,我們可以推斷,在康熙帝駕崩的那晚,作為貼身服侍康熙帝的大太監趙昌,顯然是察覺到了其中的異常之處,而這也為雍正上位後急不可耐的賜死趙昌提供了合理猜測。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在康熙久卧病榻之時,忠心耿耿的大太監趙昌必定是寸步不離的服侍着康熙,死人是不會說話的。

為了讓趙昌将雍正處心積慮上位而做的有悖倫理道德之事永遠的當做秘密封鎖下去,經曆了腥風血雨九子奪嫡的雍正帝選擇了最萬無一失的方法,殺人滅口。

在我們的認知中,曆史上出名的太監衆多,但是作為從小服侍千古一帝的大太監趙昌卻僅在史書中被寥寥幾筆帶過,讓人也不免推測,正是有了雍正帝的授意,在史料的記載中,少見這位太監的出現。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康熙帝在位時長在曆史上少有與其比肩之人。他可能無法了解在儲君位置上翹首以盼的皇子之心,康熙培養多年的勢力牢牢地限制着新帝的作為。

是以,急于将自己黨羽壯大,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的雍正帝便首先安排殺死一生無依無靠的趙昌。在自己最信任的皇帝離世之後,死亡便是趙昌的最終歸宿。

人死魂散,1722年康熙駕崩的那個夜晚,趙昌死于雍正之手的哀嚎僅在當年明月中昙花一現。

首席太監之死:趙昌追随康熙60年,為何康熙一駕崩就被雍正處死

本就少有的史料中,他存在過的痕迹也被盡可能地抹去,我們無法去探究他絕望的時刻,心中到底作何感想?想必是那紫禁城中的秘密永遠無法為後人得知的無奈吧。

紛繁複雜的曆史往往讓人着迷,是以也有了許許多多的人夜以繼日地探究真相所在。讓我們關注曆史,不斷發掘真實史料,總會有真相讓人歎為觀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