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孩子出現以下迹象,說明正在往“自卑”靠近,父母要早明白早幹預

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在養育的過程中,父母如何做才能讓孩子更健康地成長?一提到“自卑”這個詞,我想大家都不陌生,特别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這樣的情況多多少少會發生。而且自卑的心态也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如果孩子出現以下迹象,表明正在向“自卑”靠攏,家長要早了解、早幹預。

小李說自己的兒子今年快四歲了,但膽小怕生,平時家裡來客人的客人也隻能躲在大人身後讓兒子打招呼,他要麼是一言不發,要麼是扭頭就跑,躲在房間裡不出來。本來以為這種情況是因為兒子接觸的人比較少,是以比較害羞。但進了幼稚園後,兒子非常怕生,從不和小朋友玩,而其他孩子如果想玩他的玩具,他都會拒絕,不參與小朋友的玩耍。

孩子出現以下迹象,說明正在往“自卑”靠近,父母要早明白早幹預

兒子曾經在小區裡玩,如果有小朋友要跟他玩,摸了他一下,兒子就哭了。小李說,這樣的情況,兒子簡直要愁死了。每一次看到兒子這樣的樣子,自己都忍不住吵他。但是這樣的話,效果反而越差,他更怕和人接觸。

事實上小李家的兒子的這種狀況,主要是由于孩子性格太内向,而内向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自卑。這樣,與同年齡的小夥伴相比,就顯得有點不協調。而且孩子内心自卑的話,必然會對心理造成傷害,那麼孩子自卑的表現方式有哪些,家長要了解。

孩子自卑的表現方式有以下幾種,家長知道嗎?

過分追求贊揚

有些孩子在生活中過于愛表現,其實這并非是孩子性格有多開朗,而是因為孩子内心極度缺乏安全感,太渴望得到别人的認可。是以,把每一件事都盡最大努力去做好,然後帶着喜悅分享結果,而這種極力推銷自己的表現,其實就是孩子自卑的表現,用别人的贊美來填補自卑的内心。

過分内向,不愛交朋友

假如生活中孩子小小年齡就是内向的,而且不愛和同齡小朋友玩。那時候父母就要注意了,因為這種過分内向和羞怯的性格,并非孩子年齡小,不愛玩鬧,而是孩子内心的恐懼社交,對社交有很大的排斥,這也是孩子因為自卑而表現出的過度不安和害怕。

孩子出現以下迹象,說明正在往“自卑”靠近,父母要早明白早幹預

妒忌心強

人人都會有妒忌心理,但是如果小小年紀就有一種強烈的妒忌心理,那是很不正常的。是以,在他們天真的年紀就能享受美好,分享快樂,分享成功。并且嫉妒這種陰暗的情緒,不應該過早出現在孩子的世界。但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緒,則很有可能是父母在平時的教育中對孩子要求過高,不認同所緻。是以兒童内心自卑,并遇到比自己優秀的人,嫉妒的心理就會作祟。

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自卑心理時,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打開心扉,做個快樂的孩子?

不過度給孩子制定目标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一個人,于是在生活中,不管是學習還是興趣培養,都會給孩子定下高目标。假如孩子一旦完成不了,父母就會打開暴躁的模式,指責孩子。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不會提高孩子的能力,而且會使孩子産生自卑心理。父母要給孩子恰當的計劃,并且要學會贊美孩子,認可孩子的努力,隻有這樣孩子才會更有動力,變得更好。

孩子出現以下迹象,說明正在往“自卑”靠近,父母要早明白早幹預

家長要學會心理補償

每一個孩子都有他擅長的一面,父母要學會心理補償,有一雙慧眼,在教育上揚長避短,不要老是盯着孩子的缺點不放,要發現孩子的優點,然後再加以培養。并且強化孩子的優點,會使孩子在心理上得到滿足,充滿自信,而嘗過成功的滋味,孩子會越來越努力,變得越來越優秀。

給予孩子滿滿的愛,驅逐陰暗面

每個孩子或多或少都有受傷的一面,或許是父母在教育中不小心造成的。事實上,任何一種傷害都是可以彌補的,隻要父母懂得自己檢讨自己,然後用更多的愛心去感化孩子。相信一些傷害也會被撫平,父母同樣是人,是人也會犯錯誤,隻要知錯能改,相信孩子也會了解,在心裡也會化解自己的那些煩惱和煩惱。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台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果分享的内容和圖檔侵犯您的版權或者非授權釋出,請在背景留言聯系我們,我們将第一時間删除,謝謝!

另:大量讀者還有沒養成點贊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贊”和“在看”,以示鼓勵!長期堅持輸出真的很不容易,多次想放棄。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态度。

我們起早貪黑、周末不休

隻為盯緊最新消息

求親們送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