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督軍在民國是什麼存在?一省督軍就是土皇帝,強者讓日軍不敢妄動

民國時期可以說是一個烽火不斷、狼煙四起的時代了,外有帝國主義虎視眈眈,内有各地軍閥明裡暗裡互相争鬥。而在那時候,一省的督軍可謂是數一數二的職位。隻要做上了督軍,基本上就算是一方諸侯了。

“督軍”,其實這個詞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早在古代東漢時期就已出現。東漢光武帝設督軍禦史,三國兩晉時期設監軍之官,這些職位都等同于監軍,不參與軍事指揮但權力重大,代表皇帝監督軍中事務。

督軍在民國是什麼存在?一省督軍就是土皇帝,強者讓日軍不敢妄動

到了北洋政府統治時期,地方各省的行政軍事長官大多稱“都督”,主要管理的是軍事。

在袁世凱當上總統之後,為了步步為營滿足他稱帝的野心,實作更好的國家管理,他實行軍政分開的政策,将都督這個職位分為行政與軍事兩部分,由省長掌管行政事務,都督依舊掌管軍事事務。不久後,他又另外設定民政長管理行政事務,而都督則專門管理軍事事務,改名為督軍實則是袁世凱的功勞。

在二次革命後,我們這位袁世凱都督為某省将軍暫時督理某省軍務。袁世凱死後,黎元洪為了統一各省地區軍官的稱謂,對掌握實權的便改稱督軍。十一年黎元洪提倡“廢督裁兵”未能成功,于是改督軍為督理,負責辦理各省軍務的善後事宜。後來,督軍的稱号還是經過幾番變動,也沒有一直沿用下來。

督軍在民國是什麼存在?一省督軍就是土皇帝,強者讓日軍不敢妄動

我們都知道,在北洋政府統治時期,雖然說建立了民國,但仍然沿襲了舊社會的制度,換湯不換藥,加上有各地方軍閥割據統治,百姓的生活仍然苦不堪言。因而在那時候,一省的督軍權力可以說是隻手遮天,相當于古時候割據一方的諸侯。他們自恃天高“皇帝”遠,加上自己手頭上有兵力有經濟,做起事來也肆無忌憚。

而按照民國初期的政治體系劃分,省長可以說是省内的最高統治者,督軍僅次于省長。然而在那時候,實際上省内大大小小的事宜都要聽從督軍。督軍不僅掌握着一省的财政大權,就連一省内的政府人員分布也是由督軍說了算。因為有錢有權有軍隊,督軍可以說是省裡的“橫着走的螃蟹”了。

當時,如果沒有督軍的點頭同意,省裡的政策也很難推行成功。畢竟,都說亂世裡有軍隊就是最好的話語權,是以說當時的省長反倒可以算上是形同虛設的職位,更像是一個附屬的存在。

舉個例子,1931年到1943年國民政府的主席是林森,但我們對他都毫不了解,為人熟知的還是掌握着實權軍權的蔣委員長。督軍與省長的關系就類似于蔣與林森的關系,是以可以肯定的是,督軍的權力在當時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而在袁世凱死後,各地軍閥也展露出他們的野心,開始蠢蠢欲動,北洋軍閥分裂割據,中國開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争的混亂中。那麼,當時一省督軍的手底下到底能有多少軍隊呢?

督軍在民國是什麼存在?一省督軍就是土皇帝,強者讓日軍不敢妄動

經考證,一省督軍的軍隊要視實際情況而定。因為各地軍閥分到的軍費不一,而經濟情況決定了督軍能擁有多少的兵力。要知道,一個督軍要養手底下的軍隊最需要的就是錢。一家子平日裡吃喝都需要錢,更别說幾萬張嘴,這是一筆很大的花銷。

一般來說,正常的督軍手底下是有一萬到十萬之間的軍隊,經濟條件相對落後的不足一萬軍隊也有,也存在着有些發展得迅猛的督軍,手底下兵力高達幾十萬。

當時的北洋軍閥分為很多派系,其中勢力強大的要數以張作霖為首的奉系軍閥,以段祺瑞、徐樹铮為首的皖系軍閥,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軍閥等,那麼他們手頭底下又掌握着多少兵力呢?

就拿曆史上有名的東北王張作霖來說,他剛到任奉天省的時候軍隊也不足萬人,号稱隻有一個師的兵力。當時這個師還是七零八碎拼湊起來的,實際戰鬥力相對較低。

督軍在民國是什麼存在?一省督軍就是土皇帝,強者讓日軍不敢妄動

然而在袁世凱死後,這位有勇有謀的督軍露出了他的野心。他開始四處诏安土匪不斷擴充自己的軍隊實力,慢慢地,他還意識到要擁有更多的軍費才能夠培養出一支戰鬥力強大的軍隊。是以,張作霖開始發展經濟,填充經濟實力進而擴大軍事。1918年2月,張作霖截胡北洋政府從日本購買的一批軍械,對自己的軍隊進行了再次編制,增編1個師和5個旅。

在張作霖接任東北三省的巡閱使後,他利用職權便利果斷控制三省軍政大權,迅速發展東北三省的經濟,并收編吉林、黑龍江兩省的軍隊為自己所用。此時此刻,張作霖手底下的兵力已經達到4個師和15個旅。1920年參加直皖戰争,他幫助直軍擊敗皖軍後,又增編2個混成旅。

巅峰時期,張作霖軍隊編制的有35個陸軍師,人數高達到三十餘萬人。但張作霖并不安于現狀,他設立了東三省航空籌備處,開始把目标轉向了空軍。當然了,海軍也在張作霖的籌備計劃當中,他開辦航警學校,建立東北海防艦隊,手底下管轄着4艘軍艦,其中還包括我國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鎮海号。

督軍在民國是什麼存在?一省督軍就是土皇帝,強者讓日軍不敢妄動

這時候的張作霖已經占領東北地區割據一方,成為大家口中的“東北王”,可以說張作霖為東北的軍事條件打下了一定的基礎。據記載得知,當年日本對東北早已虎視眈眈,但由于有張作霖以及他手下這幾十萬的軍隊坐鎮一方,日軍礙于奉軍的實力,隻有把進攻東北這個計劃暫時抛擲腦後,轉而試圖拉攏奉系。

可見,張作霖一步步從土匪頭子走到擁有一支集齊海陸空三大體系軍隊的“東北王”,還是具有一定能力的。而此時的他,依舊兼任着奉天省督軍一職。由此看出,隻要發展得好,北洋政府統治時期的督軍猶如“土皇帝”一般,權利掌握在自己手裡,軍隊在自己的編制之下,過着輕松潇灑的生活。那麼,民國時的督軍能有多大的能耐,從這些故事也就不難看出來了。

文/陳小柒

參考資料:

1、《軍閥政治與民國社會(1916—1928年)》,張欣

2、《民國北京政府時期省區軍政體制研究》,劉迪香

3、《張作霖統治時期的東北軍事近代化》,康豔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