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醫諾維”微信公衆号。
新冠病毒,通常通過呼吸道感染人類,并造成呼吸系統和人體各個器官的損傷。自2019年底首次爆發至今,新型冠狀病毒仍在全球肆虐,對世界經濟、社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新冠病毒複制速度快、病毒細胞嗜性廣、在環境中存活力高等特性,是新冠傳播速度快、難控制的主要生物學因素。那麼,如果一個人感染了病毒後,需要隔離多久才能完全沒有傳染性呢?
近日,埃克塞特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期刊上發表了一篇題為“Persistence of clinically relevant levels of SARS-CoV2 envelope gene subgenomic RNAs in non-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的研究論文。
該研究顯示,13%的人在10天隔離後,仍有可能具有傳染性,有些人可将傳染性保留長達68天。

研究成果(圖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傳統的PCR是通過測試病毒片段的存在來判斷某人最近是否感染了該病毒,但無法檢測該病毒是否仍然活躍以及該人是否具有傳染性。然而,新研究使用的測試隻有在病毒活躍并可能繼續傳播時才會給出陽性結果。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176名感染過新冠病毒的康複者,使用亞基因組RNA和E基因組序列對所有參與者進行了測量,分析了COVID-19嚴重程度與活躍病毒載量之間的關聯,然後評估病毒清除動力學與症狀發作和最後一次陽性測試的關系。
參與者嚴重程度分為無症狀、輕度、中度、重度或危重。
結果表明,即使隔離10天後,仍有13%的人表現出臨床相關水準的病毒,這意味着他們仍然可以将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并且可将傳染性保留長達68天。
樣本中病毒載量下降的動力學(圖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新測試應該應用于人們易受感染的環境,進而可以阻止COVID-19的傳播。
研究人員指出,盡管這是一項相對較小的研究,但結果表明,潛在的活性病毒有時可能持續10天以上,并可能構成潛在的繼續傳播風險。
病毒清除的橫斷面分析(圖源: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此外,這些攜帶潛在的活性病毒的人在臨床上沒有什麼特别之處,這意味着我們無法預測他們是誰。這項研究還證明了以前的觀察,傳染期因人而異,有些人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具有傳染性。
總之,該研究表明,即使隔離10天後,仍有一部分人具有傳染性,這可能構成嚴重的公共衛生風險。
研究人員強調,我們可能需要確定那些環境中的人們的病毒檢測呈陰性,以確定人們不再具有傳染性。我們現在希望進行更大規模的試驗以進一步調查這一點。
End
參考資料:
[1]Davies M, Bramwell LR, Jeffery N, et al. Persistence of clinically-relevant levels of SARS-CoV2 envelope gene subgenomic RNAs in non-immunocompromised individuals. Int J Infect Dis. 2021 Dec 7:S1201-9712(21)01206-6. doi: 10.1016/j.ijid.2021.12.312.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489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