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常說女子的使命就是相夫教子,在古代人來看這句話很正常。但在我們現代人的眼中,這句話就是純粹在扯淡。現代追求男女平等,現在也确實是男女平等的時代。但在古時候,女子的地位可謂是極低的。但是不乏一些奇女子,為男女平等的時代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近代也有這麼一位奇女子,她的名字叫呂碧城。
呂碧城,1883年生人。她的一生榮獲多個第一,她是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她還是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甚至被譽為中國近三百年來最後一位女詞人。

呂碧城年輕時的經曆十分坎坷,呂碧城在10歲的時候與汪家人訂婚,12歲的時候祖母去世,由于呂家沒有男丁,其餘族人就以此為借口瓜分家産。甚至劫持呂碧城的母親為人質。這件事對年幼的呂碧城造成了巨大的傷害,雖然後面因為呂碧城四處求助,完美的解決了這件事。但由于汪家人覺得呂碧城小小年紀就有如此人脈,可以呼風喚雨。便提出了退婚的要求。
在那個時代,女子被退婚乃是奇恥大辱。是以,這退婚事件對呂碧城後來的婚姻心态産生了一定的影響。
1900年義和團運動之後,清政府在教育上提出新主張,并舉辦新式學堂。随着西方思想的輸入,中國女權開始覺醒,一部分女性覺得自己應同男性具有相同的權利和教育。而年輕的呂碧城深受影響,便有了奔赴女學的想法。
1903年,呂碧城準備去探訪女子學院。卻被保守的舅舅責罵,說她不守婦道。呂碧城一怒之下,就逃出家門,前往赴學。這在當時也算是驚世駭俗的舉動。
後來,呂碧城開始籌辦女學,為了宣揚女權和女學,她曾把興辦女學提到關系國家存亡的高度。後來女學籌辦成功,呂碧城執掌女子學院總教習。她把傳統學問和西方學問相結合,她希望自己培養的學生也能緻力于培養下一代。1912年,北洋女子公學改為河北女子師範學校,呂碧城也就此離職移居上海。
來到上海後,呂碧城憑借自己的人脈,短短幾年都實作暴富。成為女富豪,甚至能匹敵紐約富豪。雖然呂碧城坐擁千萬家産,但她始終獨自一人,沒有婚嫁的念頭。自從呂碧城暴富後,她就開始過着揮金如土的日子。所穿禮服造價昂貴,出門都是汽車代步。後又一個人遊曆歐洲足足長達7年。所有事情随心而為,十分潇灑。
47歲的呂碧城或許是頓悟了人生不過浮華一場,選擇皈依佛門,法号寶蓮。在呂碧城死後,按照她的遺願,生前所剩家産捐出。遺體火化,骨灰撒入南海。
至此,這位榮獲多個第一的近代奇女子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