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苗懷明:構築堅實的平劇學文獻基礎——讀《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有感

在中國戲曲各劇種中,影響最大的無疑是平劇,以至于有國劇之稱。就研究而言,最受關注,成果最多的也是平劇,近年來有學者提出“平劇學”的概念,努力将平劇研究打造成一門專學,出現了一批優秀研究成果。僅就其中平劇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而言,不僅着手早,而且較為系統深入,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成果,構築了平劇文獻的堅實基礎。

傅謹教授主編的《平劇曆史文獻彙編》就是其中一個具有标志性的成果,最近該書又出版了民國卷,這是平劇學研究的一個重要收獲。

《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傅謹主編,鳳凰出版社2019年12月版。

《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的出版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價值和意義,将該書放在百年以來的平劇研究史中進行觀照,對這個問題也許會有更為清楚的認識。

平劇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是一個不斷積累的系統工程,需要數代學者的不懈努力,其先驅者有齊如山、周明泰、王芷章、王次溪等。特别是齊如山,近年來不斷有學人将其與王國維、吳梅相提并論,作為開創中國戲曲研究範式的三位先驅者,應該說這個觀點還是很有學術眼光的。

王國維、吳梅二人的開創性貢獻人所共知,他們的學術個性十分鮮明,但缺憾也很明顯,王國維隻看重宋元戲曲,對之後的戲曲不感興趣,認為是死的文學。吳梅則隻關注于昆劇,對平劇懷有成見。面對花部戲曲興盛的局面,兩人同時選擇了拒絕或回避,這實際上也是早期戲曲研究者的一個通病。

在這種學術文化背景下,專注于平劇研究,有意識地進行平劇文獻的搜集整理和儲存,齊如山的這一學術選擇顯得難能可貴,通過已經出版的《哈佛燕京圖書館藏齊如山小說戲曲文獻彙刊》不難看出其藏書之精,其《北平國劇學會陳列館目錄》、《戲劇角色名詞考》、《國劇身段譜》、《上下場》、《臉譜》、《國劇臉譜圖解》、《國劇藝術彙考》等著述側重平劇文獻的搜集整理,為平劇研究奠定了良好的文獻基礎。

《齊如山國劇論叢》

同一時期的周明泰、王次溪、王芷章等人也非常重視平劇文獻的搜集整理,出版了《都門紀略中之戲曲史料》、《五十年來北平戲劇史材》、《道鹹以來梨園系年小錄》、《清升平署存檔事例漫抄》《清代燕都梨園史料》《清升平署志略》、《清代伶官傳》等重要著述,這些紮實厚重的成果使平劇研究有着一個很高的起點,這是當時其他劇種無法相比的。

其後仍不斷有新的成果出現,如《平劇彙編》、《平劇叢刊》、《平劇劇目初探》、《平劇劇目辭典》等,可以說文獻搜集整理一直是平劇研究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平劇研究起着積極的推動作用。

随着研究的不斷深入,平劇研究受到越來越多學人的關注,産生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研究者對文獻的要求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高。以往的文獻資料集滿足了當時的研究,但已無法适合新的需要,這表現在資料的搜集整理不夠系統完善,且多為劇目方面的,而且如今的平劇研究已從劇本、唱腔、身段的鑒賞轉向全方位的研究,其呈現的是立體的平劇學的藝術景觀。

是以需要那種收羅完備、成體系的集大成之作,這是平劇學研究的内在學術需要。傅謹教授主編的《平劇曆史文獻彙編》就是這樣一部為滿足新的平劇學研究需要而編撰的大型平劇文獻資料集。

苗懷明:構築堅實的平劇學文獻基礎——讀《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有感

《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清代卷

該書規模宏大,由清代卷、民國卷組成,其中清代卷及其續編已于2011年、2013年相繼出版,共十四卷,分專書、清宮文獻、報紙、日記、筆記、圖錄等類編集,對清代平劇文獻做了系統全面的搜集整理,受到學界的好評。現在該書又推出民國卷,這無疑是值得慶賀的一件好事。

較之清代,民國時期是平劇發展演進的一個繁盛期,湧現了一批像四大名旦這樣風華絕代的平劇名家,這種繁盛是全方位的,從演員到觀衆,從劇場到研究,皆是如此,而且影響範圍已經從國内擴充到海外,出現了梅蘭芳到日本、美國、蘇聯演出廣受歡迎的盛況。

從文獻的角度來看,這一時期随着平劇的繁榮,出版、期刊業的發達,平劇文獻的數量規模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遠非清代所能相比。平劇文獻分布的範圍更廣,其形态也更為豐富多樣,既有傳統的抄本、刊本、專書、期刊等文字類文獻,也有很多圖檔、唱片、電影、劇場等新型文獻,這樣算起來,民國平劇文獻的總量會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是以進行整理的工作量和難度也更大。

苗懷明:構築堅實的平劇學文獻基礎——讀《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有感

《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清代卷續編

面對如此海量的民國平劇文獻到底該如何着手,這不僅需要決心,也同樣需要智慧。在此情況下,限于時間和精力,《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無法再像清代卷那樣一次就将所有類型的文獻全部網羅進來,隻能根據輕重緩急的原則,循序漸進,先選擇研究者更為需要的專書、專刊部分,将其集中彙編出版。

全書共收錄民國間出版的平劇專書、專刊近一百三十部。除了齊如山、周明泰、徐慕雲等人常見的著述及極少數因特殊原因無法收錄者之外,民國時期有關平劇的專書、專刊十之八九被一網打盡,共16冊800多萬字,規模也是相當可觀的。

整套叢書從内容上來看,可謂豐富多彩,涉及到平劇的各個行當,從劇本的彙編到演員的傳記,從劇目的彙考到文學、藝術角度的探讨,從演出的記錄到劇社的題名,系統、生動的展現了民國時期平劇藝術的原生态及其社會文化環境,其價值并不限于平劇,是多方面的。

從文獻資料搜集整理的角度來看,該書的如下兩個特點是令人稱道的。

苗懷明:構築堅實的平劇學文獻基礎——讀《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有感

《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

一是該書采用校勘整理而非影印的整理方式。

就近些年的通常情況來看,大型資料集的整理出版多采取影印的方式。這種整理方式的優點很明顯,那就是能較為完整地儲存文獻的原始資訊,整理速度較快。

但其缺憾也很明顯,那就是閱讀使用起來并不友善,限于當時的物質條件,民國時期的書籍印刷品質普遍不高,年代久了,紙張發脆易碎,文字褪色,字迹會變得模糊不清。影印之後,更是難以辨識,不少影印出版的資料集是以無法使用。而且以影印方式出版的資料集往往篇幅巨大,價格昂貴,一般讀者很難承受。

在這種情況下,根據原本進行校勘整理,對于使用者來說,閱讀使用無疑要友善很多。自然,這種深度整理需要花費更多的人力和時間,工作量和難度成倍增加,因而采用這種整理方式者并不多。

《平劇曆史文獻彙編》的整理者抱着讀者着想的真誠态度,堅持采用校勘整理的方式,對此是應該給予高度肯定的。持這種想法的學人雖然不多,但還有一些的,比如廖可斌主編的《稀見明代戲曲叢刊》(東方出版中心2018年版)也是放棄影印出版的便捷方式,采用校勘整理的深度整理方式。

苗懷明:構築堅實的平劇學文獻基礎——讀《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有感

《稀見明代戲曲叢刊》,東方出版中心2018年10月版。

二是嚴謹認真的治學态度。

表面看起來,校勘整理較之影印出版,因多了一道整理程式,難免會出現一些錯誤,可謂出力不讨好。但這隻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就研究者日常的閱讀來說,隻要不是進行版本的比對和具體文字的核實,還是以看校勘整理本居多。隻是一般性的浏覽,去拿着字迹模糊的影印本,費眼費力,很不友善。事實上,隻要整理者态度嚴謹認真,方法得當,可以有效地避免出現新的疏誤,将錯誤降低到最低程度。

衆所周知,民國時期,出版行業對規範格式的要求并不統一,往往是各行其是,一些專業術語、人名等常有不同的叫法和寫法。在整理出版時要不要進行統一,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該書采取的處理方式是尊重原書,保留原來的形态,不強做統一。

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比較穩妥的處理方式,因為這些不統一的術語、詞語背後有其特有的内涵和用意,且有一個發展演進的過程,如果強行統一,就會人為抹去這些重要的文獻資訊。

是以文獻資料集的處理與一般書籍的出版不同,既要遵守一般的學術規範,同時也應根據文獻的内容和形态選擇恰當的處理方式,保持一定的彈性。在此方面,該書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示範。

苗懷明:構築堅實的平劇學文獻基礎——讀《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有感

《中國平劇史》

總的來看,傅謹教授主編的《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内容豐富翔實,整理方式得當,使用友善,這對研究者來說,無疑是個福音。民國時期的平劇文獻極為豐富,該書的整理出版構成了良好的學術積累,必将在平劇研究史上寫下濃筆重彩的一筆。

平劇學的建構是一個龐大的學術工程,需要衆多學者群策群力,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是其中一個不可替代的環節和基礎工作,它潛在的決定着平劇學的特點與走向。傅謹教授主編的《平劇曆史文獻彙編》一書彌補了其中的薄弱環節,對平劇研究的積極推動作用是顯而易見的。

文獻資料的搜集整理是一個沒有止境的工作,永遠在路上,更全,更完備,更完善,更友善實用,這是研究者永遠的追求,《平劇曆史文獻彙編》民國卷将專著、專刊彙為一編,為整理民國平劇文獻做出了良好的示範,希望有更多的研究者繼續努力,将期刊、圖像、文物等各類文獻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循序漸進,夯實平劇學的文獻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