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用今人的觀點看,曾國藩在官場上本來是沒什麼優勢的。

他出身非常普通,既非官二代,也非富二代。在官場上毫無根基。

他為人笨拙,不善機變,土裡土氣,不像别人那樣八面玲珑。

那麼他為什麼能在晚清的官場上如此春風得意呢?

曾國藩道光二十年(1840)到北京做官,鹹豐二年(1852)離開北京。在十多年裡,曾國藩不光修身立志取得很大成績,在仕途上的升遷也非常迅速。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道光二十年(1840),他授翰林院檢讨;道光二十三年(1843),升為翰林院侍講;道光二十七年(1847),升為内閣學士;道光二十九年(1849),升為禮部右侍郎。從官階上看,他從翰林院檢讨的七品,升遷到禮部侍郎的正二品,用他自己在家書中的一句話說,是“十年七遷,連躍十級”。這個升官速度,創造了道光朝的紀錄。清代巡撫也是正二品,也就是說,曾國藩工作不過十年,就做到了“省部級”。

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一個就得益于他的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曾國藩剛到北京的時候,自我管理能力比較差,散漫無恒,用于學習的時間不多。但是立志“學做聖人”之後,他自我管理能力迅速提高。在日記當中,他給自己立下十二條做人的規矩和課程的标準:這十二條規矩和課程,翻譯成現代漢語,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一是早睡早起。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絕不賴床。

二是靜坐。每天靜坐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個小時。讓自己的心靜下來,不要天天處于浮躁狀态,被事務牽着走。

三是讀書不二。每天讀十頁經書、十頁史書,不論遇到任何問題,絕不改變。而且不讀完這本書,絕不摸下一本。

四是謹言。就是時時警惕不亂說話,每句話都要慎重。

五是保身,節勞節欲節飲食。節欲,就是節制欲望,說白了,就是節制房事。節飲食,吃飯也要有節制。這是養生的辦法。

六是每日記茶餘偶談一則。就是記筆記,找一個筆記本,起個名,叫茶餘偶談,專門記朋友們聊天時談到的各種有啟發的事情。聊天也不能白聊。

七是每個月要做幾篇文章,寫幾首詩,有固定任務。

八是練字。每天早飯之後,要寫半小時的字。

最後一條是夜不出門。天黑了就不要出門找朋友瞎聊天。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剛過而立之年的曾國藩和每個普通人一樣,有着大大小小許多缺點。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

曾國藩天生樂于交往、喜歡熱鬧,诙諧幽默。

二是為人傲慢,修養不佳。

雖然資質并不特别優異,但曾國藩在湖南鄉下朋友圈裡總算出類拔萃,并且少年科第,是以一度顧盼自雄。

三是不懂裝懂,顯擺自己,誇誇其談。

普通人在社交中最容易犯的錯誤是言不由衷,語涉虛僞。比如在社交場合常順情說好話,習慣給人戴高帽子。比如自矜自誇,不懂裝懂,顯擺自己,誇誇其談。人性中這些常态在曾國藩身上一樣存在,甚至更突出。畏友邵懿辰指出他的第三個缺點就是“僞,謂對人能做幾副面孔也”。在曾國藩日記中,他多次檢討自己的這個缺點。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三十歲是曾國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嶺。

曾國藩之于後人的最大意義是,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一個中人,通過“陶冶變化”,可以成為超人。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真誠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領可以增長十倍,見識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擴充十倍,氣質可以純淨十倍。愚鈍之人,通過自我磨砺,也可以看得透,立得定,說得出,辦得來。浮嚣之人,也可以變得清風朗月般從容澄淨。偏執之人,亦可以做到心胸開闊,不矜不伐。

普通人自我完善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是停頓和倒退。我們往往努力一段時間,就精疲力竭,廢然放棄。過了許久,始能積起心理能量重新開始。如此反複多次,進步始終不多。而曾國藩則終生堅持毫不退步。他一生最推崇的品質就是“有恒”。曾國藩一生不斷強調恒之重要性,他說:“有恒為作聖之基。”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晚年曾國藩總結自己的人生體會說,人的一生,就如同一個果子成熟的過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與上天的栽培,會讓一棵樹靜靜長高,也會讓一個人慢慢成熟:“勿忘勿助,看平地長得萬丈高。”

通過這十二條日課,曾國藩的生活變得非常有規律,對考試的準備比很多人要充分。後來的#曾國藩#能有非常大的成就與最初定下的自律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曾國藩的智慧:他給自己立下的12條做人規矩,能做到一半受用終身

感謝您的閱讀、關注!與智者同行,努力做個思考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