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青,單看這個名字估計許多年輕人陷入了盲區吧,雖然說她的名字讓許多人感到陌生,但是她的革命生涯卻也是充滿了無限的坎坷,參加革命後的她幾乎都在從事和教育有關的工作,為我黨的教育事業嘔心瀝血,無私奉獻,培養了大量的社會主義優秀人才。

1913年,王季青出生在遼甯沈陽,918事變之後日軍侵占了東三省,無奈之下王季青跟随母親逃亡到了北平,雖然說王季青和母親的日子很難過,但是王季青确實是一個人才,她考上了北大,并先後進入了化學系和曆史系進行學習,也就是在北大學習的日子裡,王季青接觸到了大量的進步文化思想,進而讓她開始心向革命,并經常地從事抗日救亡運動工作。
1935年,這一年是王季青加入中國共産黨的一年,自此以後王季青開始正式地在我黨的上司下進行革命活動了。2年之後一個震驚世界的事情發生了,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随着而來的就是抗日戰争的全面爆發,對于王季青等愛國學生來說,她們必須要勇敢地站出來,号召全國有志青年和日軍作戰。
沒多久之後王季青和其他幾十個同學一起趕赴到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并參加了八路軍,也就是這個時候王季青見到了自己後來的丈夫,也就是開國上将王震将軍,此時的王震是120師359旅旅長。
之後的王季青被配置設定在了120師民運部工作,負責的就是擴兵工作,此後的工作日子裡,王季青的工作能力無疑是得到了上級上司的認可,但同時王季青也被上級“盯上”了,其實就是想要給她介紹對象,就這樣大家想到了愛将王震。
其實對于王震将軍,王季青早就非常的欣賞了,而這次在賀龍、關向應兩位首長的共同撮合下,王季青自然也是答應了,就這樣兩個人最終選擇了結婚,雖然婚禮很是低調和簡單,但是卻非常的神聖。
結婚後的王季青就開始跟着王震的359旅了,1946年王季青出任了三五九旅家屬學校校長,确實這份工作很适合王季青,畢竟王季青是可是北大的高才生,這樣的人才擔任校長無疑是遊刃有餘的。
待到王震入駐新疆之後,王季青同樣也是跟着一起進入了,并在之後為新疆的教育工作作出了許多的貢獻,建國後王季青先後擔任了新疆民族學院院務委員會秘書長、新疆軍區俄文專科學校校長、北京女八中校長兼黨支部書記等。
到了1957年的時候,王季青同志也遭遇了一些小波折,曾被勒令停職檢討,調離了學校,直到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之後才被平了反。
對了王季青和王震将軍的幾個孩子那是真的是非常優秀,三個兒子都是董事長,具體就不多說了,就說王季青的孫子吧,他是王京陽,王京陽後來和葉劍英元帥的孫女葉靜子結為了夫妻,葉靜子也是十分優秀的,任職星際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在商業圈享有不俗的名氣。
2007年12月24日,原副總理王震的夫人王季青同志逝世在北京解放軍總醫院,享年94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