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大清

藩王

清朝,作為最後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充分吸取了前朝分封裂土和宗室奪權的教訓,整個朝廷對待王爺們是絕對的狠中狠,尤其是對待實惠最多的藩王。

清朝的王爺,按照實惠程度,大緻可以分為三檔:

第三檔是普通王爺,在爵位傳承時次第降等,下一代比上一代至少降一級;

第二檔是鐵帽子王,世襲罔替,上一代是什麼爵位,下一代還是什麼爵位;

第一檔就是當初人人羨慕的藩王,名為鎮守,實則分封,有獨立的三權。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八旗旗幟

一、清初分五藩

明末清初之時,八旗軍數量有限,無法有效控制廣大南方地區,再加上李自成、南明朝廷等多個地方政權的襲擾,滿清便扶持了幾個最大的明朝降将,讓他們幫忙解決上述問題,并允諾了衆多好處。

後來降将們幫滿清開疆拓土,功勞極大,于是滿清破格将功勞最大的五位封了藩王。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康熙全覽圖

平西王吳三桂,鎮守雲貴;

平南王尚可喜,鎮守廣東;

靖南王耿仲明,(長子耿繼茂)鎮守福建;

定南王孔有德,(女婿孫延齡)鎮守廣西;

義王孫可望,算是名義藩王,未給封地。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雲川貴地區

鎮守一方就是當地的土皇帝,擁有财權,吏權,兵權,法權等多個至高無上的權利。

按理說藩王們應該逍遙自在,子孫世代受益。

但實際上,這五大藩王集團,均被清朝狠狠摩擦,竟無一善終。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平定三藩

二、平西王吳三桂集團結局

平西王吳三桂,當屬清朝最有名的藩王。康熙的削藩之策,主要針對的就是他。

吳三桂控制雲貴後,以戰養戰,不斷提高關甯鐵騎戰鬥力,開墾荒地,改土歸流,開展貿易,坐擁銅礦,還取得了鑄币權,而且每年清廷還要給他大量财政補貼。硬是把這個原本荒蠻落後的邊陲,變成了富甲一方的重鎮。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後,清廷奪其爵,削其權。在與清軍對壘之時,吳三桂自立為帝,但不久後病死。其孫吳世璠繼位,後兵敗自殺,也标志着三藩之亂的結束。

吳三桂的兒子吳應熊原本在京為質,吳三桂起兵後吳應熊被殺。後代無人襲爵。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康熙爺

三、平南王尚可喜集團結局

平南王尚可喜,一直忠于清廷,不過長子尚之信很不争氣,随意打罵朝廷命官,草菅人命。尚可喜怕長子當權,将來會給家族帶來滅頂之災,故将權力交接給次子尚之孝。

但後來尚之信奪權,囚禁了老爹尚可喜,投靠吳三桂,舉起反清大旗。尚可喜被他活活氣死。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盡管後來尚之信又投降了清廷,但由于平叛吳三桂時不出力,隻是觀望局勢,為人又暴虐無德,被清廷斬殺。後代無人襲爵。

尚可喜次子尚之孝後病死,後代無人襲爵。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藩平定維新庶政大沛寬和诏谕

四、靖南王耿仲明集團結局

耿仲明的存在感較低,被封為靖南王後不久,私藏逃人,清廷決定嚴肅處理。耿仲明直接畏罪自殺了,其實清廷并沒有打算治他死罪。

耿仲明長子耿繼茂襲爵,曾經鎮守四川,後改為廣西,後又改為福建。

耿繼茂年老病重時,他的長子耿精忠襲爵。參與三藩之亂是他,而不是他的父祖。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明朝藩王圖,與清朝風格完本不同

盡管耿精忠後來降清,不過依然有謀逆之心,被部下告發。

在三藩之亂被平息後,耿精忠結局很慘,康熙帝下诏将耿精忠及其心腹死黨白顯忠、徐文耀、王世瑜等淩遲處死。

家屬被妥善安置,兩個弟弟也善終,但後代無人襲爵。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清初三方勢力

五、定南王孔有德集團結局

定南王孔有德投降大清後,出征北韓、錦州、松山等地。入關後,曾協助鎮壓江南各地的抗清勢力。出征廣西時被南明将領李定國打敗自殺。其家一百二十餘口被殺,包括孔有德唯一的兒子孔廷訓。

隻有女兒孔四貞逃出,被孝莊太後收為養女,封和碩格格,地位非常尊崇。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北京公主墳地鐵站(因孔四貞得名)

孔四貞嫁給孫延齡後,孫延齡襲爵,鎮守廣西,于是二人舉家南下。但孫延齡很快就排擠了孔四貞,夫妻感情惡化。

三藩之亂爆發後,孫延齡首鼠兩端,被吳世琮所殺。

吳三桂把孔四貞軟禁在雲南,直到三藩之亂被平定後,才輾轉傳回京師。北京有一個地名"公主墳",就因其而得名。但後經考證,孔四貞未葬于此處。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孔四貞(影視劇形象)

六、義王孫可望集團結局

義王孫可望,張獻忠麾下大将,被張獻忠收為養子。張獻忠去世後,成為集團一号人物。後來改投南明永曆政權,不過因與大将李定國不合開戰,又投降了清朝。

後來得知自己失散多年的弟弟孫可升在上海當兵,生活拮據。便向朝廷申請,用公家驿傳把弟弟一家運來北京,與自己團聚。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張獻忠主要行軍路線圖

按理說一個王爺提出這麼個小要求,不算過分,但卻被禦史猛轟,說他占用了公共資源,還翻出各種舊賬。孫可望上疏謝罪。

後來孫可望病死(一說狩獵時為清軍射殺),兒子孫征淇襲爵,但幾個月後也病死。孫征淇的弟弟孫征淳襲爵。

永曆帝被殺,李定國病死後,孫可望集團徹底沒有利用價值,朝廷"恩典"逐漸降格。幾年後,清廷宣布:"孫可望子孫所有世職,嗣後不必承襲。"

在清朝,想安安靜靜地當個藩王有多難,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

綜上所述,清朝冊封的五大藩王集團,無一善終。能僥幸存活的,也基本都被排擠到權力的邊緣,結局令人唏噓。

冷翰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