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湘雅醫院完成1000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 與日間手術結合實作24小時出院

湘雅醫院完成1000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 與日間手術結合實作24小時出院

李女士24小時内完成肺結節機器人手術出院。

湘雅醫院完成1000例達芬奇機器人手術 與日間手術結合實作24小時出院

在1月15日舉行的第十三屆湘雅微創外科論壇暨第五屆湘雅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學習班開幕式上,湘雅醫院被授牌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中國胸外科臨床手術教學示範中心”。

紅網時刻1月15日訊(記者 劉丹 實習生 杜文欣 通訊員 羅聞 汪泉佺 周燕武)51歲李女士因随訪發現右上肺結節和右下肺結節增大來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胸外科就診。由于右下肺結節靠近段門,正常胸腔鏡手術需行右下肺葉切除,同時需切除右上肺結節,加之李女士既往已切除左上肺葉,正常手術将面臨嚴重肺功能損失。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胸外科主任張春芳教授團隊借助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以犧牲3個肺段的代價,為其完整切除右上、右下肺結節,同時成功多保留了3.5個肺段(人右側肺總共10個肺段),為李女士術後生活、工作保持良好的呼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她也成為第一千名在湘雅醫院成功接受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的患者。

“保護更多的肺組織,既是病人的要求,也是醫生更高的目标。如果用傳統手術進行肺葉切除,需要切掉左上肺,病人的正常肺段就被切掉了,十分可惜。通過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我們可以進行精準定位,可以做到隻切掉病變的組織,為患者保留健康的肺組織”,1月15日,在第十三屆湘雅微創外科論壇暨第五屆湘雅胸外科機器人手術學習班上,張春芳教授解釋。

2020年,張春芳教授團隊開始正常開展機器人胸外科手術,使用的手術系統是美國研發的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系統。第四代達芬奇手術機器人裝備内窺鏡系統,相比傳統胸腔鏡手術,提供放大5-10倍的3D高清影像,有利于主刀醫生判斷空間距離。這對于器官、血管和神經的精細操作尤其重要;機器人器械腕部關節能做540度自由旋轉,在狹小空間裡的操作就是“小菜一碟”;能自動消除主刀醫生的手顫抖,使得操作更加精準平穩,患者出血少,身體恢複更快。

通過機器人手術與日間手術優勢結合,李女士在手術後24小時内順利出院。記者了解到,借助第四代達芬奇機器人手術系統,中南大學湘雅醫院胸外科研發出了針對跨多個肺段的肺結節“微微創”創新術式。這使得機器人手術可以與日間手術的優勢相結合,通過“住院當天手術,術後經過短時的觀察和康複後,于24小時内出院”的方式變為可能,為此帶來了高效率、低費用、減少院内感染、加速患者康複等優勢。

而團隊之前開展的肺結節、縱膈惡性良性腫瘤的機器人胸外科日間手術,在取得良好療效的同時,也開創了全球相關領域的先河。與此同時,該團隊還主導制定了《全國機器人胸外科日間手術共識》,為相關領域的發展提供了指南。

張春芳教授表示,下一個階段,團隊将繼續進行機器人手術的優化和創新。“要創新手術方式,實作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的肺功能,對肺和支氣管、血管的損傷減小到最低,還要進行更多臨床研究,把手術療效提高,并發症降到最低,同時做到手術操作簡易,手術時間縮短,把日間手術模式在國内外推廣得更深更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