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東漢末年,皇權沒落,天下豪雄并起,逐鹿中原,随後三國鼎立,風雲疊起,在這個時期,湧出無數名将。這些名将,若放在其他朝代,莫不是萬中無一的絕世勇将,然而他們全相遇在三國這個戰場,于是,曆史便展開了最令人神往的亂世争霸。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五虎上将無需贅言,今天說的是三國後期的一位名将,他出身寒微,僅比奴隸好上幾分,但他在中年時期抓住機會,一躍成為三國的一代名将。諸葛亮的傳人一姜維,在他手中屢戰屢敗,并且他還立下了滅蜀的不世之功,直到唐朝、宋朝都朝廷追封立廟,諸位應該猜到,此人是誰?

此人便是鄧艾,鄧艾的幼年生活十分慘淡,早歲喪父,在那個戰争頻發的動蕩年代,鄧艾跟着母親四處飄零,其中的艱苦可想而知了。他曾做過放牛娃,十二歲的時候,跟母親漂泊到颍川,成為了一名屯田民,屯田民就是幫官家種田的,人身自由都受到限制,身份僅比奴隸高那麼一點。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可盡管身處卑穢,鄧艾仍不墜青雲之志,在屯田放牛期間,他手不釋卷,勤奮學習,希望能夠通過知識改變命運。果然,努力就有收獲,因為才學出衆,他被提拔為典農都尉,成為了一個小吏,本來上面想考察一下鄧艾,然後重用他,但是,鄧艾有一個緻命的生理缺陷,讓官方打消了重用他的念頭。什麼缺陷?

原來鄧艾口吃,說話結巴,這可是官場大忌,一個說話都說不順暢的人怎麼做官?于是鄧艾被官方打發去看守稻草堆。但是鄧艾并不甘于如此,他決定換個努力方向,文的不行,他就來武的,于是他改學軍事,每天鑽研兵書,在看守稻草的同時,他利用空暇時間觀察地理河川,并且一一點評,從戰争、農業、水利也判斷每處地形的作用。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看到鄧艾如此指點江山,周圍的人都覺得這個結巴有毛病,難道他還想帶兵打仗做将軍?鄧艾還真的想,而且,還有一個機會到了他面前。在鄧艾快四十歲的時候,魏國中央要統計地方區域的屯田面積,并且還要考察地形。雖然口吃,但鄧艾能力還不錯,當地官宦無合适的人可派,于是将鄧艾派了去中央彙報考察情況。

來到朝廷以後,鄧艾将自己的考察結論和意見一一彙報,當時的太尉司馬懿看到後,十分滿意,驚歎鄧艾的才能,于是他将鄧艾留在了自己的身邊。因為采納了鄧艾的意見,曹魏東南地盤的農業和水利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魏國軍事實力也随之大增。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最後我們來說下重頭戲一鄧艾滅蜀,在公元263年,司馬昭派十八萬大軍讨伐蜀國,鄧艾率三萬餘軍隊牽制姜維主力,諸葛緒也率三萬餘大軍包抄姜維,而鐘會則率十萬主力軍直取蜀國的戰略要點一漢中。聽到漢中被圍,姜維設法擺脫了鄧艾,回援漢中。

鄧艾瞅準這個機會,從陰平的一條小路出發,繞過劍門關,直接殺到了蜀國成都的門。抄小路說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十分難,因為那條小路是一片原始森林,還有崇山峻嶺,屬于無人地帶,如果那裡有蜀國的埋伏,非常容易導緻全軍覆沒。這時候鄧艾展現了驚人的意志力,挑選兩萬精銳,開始開進這個無人地帶。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當時鄧艾已經70歲,皓首白發,但他一馬當先,身先士卒,讓軍隊大受感染,于是他們憑着驚人的意志力穿過這條小路,來到了涪縣。後主劉禅聽聞天降奇兵,連忙派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迎戰,但是卻被鄧艾大敗,殺向成都,劉禅倉惶投降,自此,蜀漢滅國!

此人本是放牛娃,卻成為三國名将,70歲滅蜀,趙雲也難與他并列

許多史學家認為鄧艾是三國後期第一名将,他确實當之無愧,更難得的是鄧艾還有十分突出的政治才能,可謂文武雙全。他能以一個放牛娃的身份成為三國一代名将,跟他刻苦學習有很大的關系,雖然有司馬懿的這個機會,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抓住機會,隻有不斷的強大自己,時刻準備着,才能抓住機會,一鳴驚人。後來唐朝建廟宇,追封古代六十四名将,鄧艾就在其中,而三國能夠列入其中的,隻有張遼、關羽、張飛、周瑜、呂蒙、陸遜、陸抗而已,趙雲也未進入。後世《十七史百将傳》,鄧艾亦占有一席之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