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穆桂英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她是明代熊大木小說《北宋志傳》和紀振倫小說《楊家府演義》中的人物,後來楊家将相關小說被改編成戲劇和電視劇,穆桂英也是以,變得家喻戶曉。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穆桂英挂帥,為國恨也為家仇,傳說,有神女傳授神箭飛刀之術。她骁勇善戰,巾帼不讓須眉,是中國文化中,典型的女性英雄人物之一。而這樣的美女英雄,在國外也不占少數,比如:在俄國的一戰時期,就誕生了一位馳騁沙場,戰功赫赫的“女張飛”——博奇卡廖娃。

說起博奇卡廖娃,她是俄國“婦女敢死營”建立的倡導者,是一戰時期活躍在戰場上的一支女性戰鬥隊伍的上司者。當然,她曾經也是一個普通的村婦,也是一個因為戰争失去了丈夫的寡婦。她從小生活在俄國的農村,因為,家庭不是很富裕,家境不是很好。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從五歲起,她就挑起了家務活的擔子,挑水劈柴是樣樣都幹。是以,她練就了一個“膀大腰圓”的體魄,像男人般寬闊的臂膀。據說,她提重物也是一把好手,竟然,一人就能舉起兩百多斤的東西。作為一個女性,其力量之大令人稱奇啊。

相傳,博奇卡廖娃在其16歲的時候,嫁給了她的丈夫阿法納西·博奇卡廖夫。他也是當地的一個普通農戶,并且,還開了一家小小的店面維持生計,生活雖然平淡,但卻安逸、穩定。就在博奇卡廖娃的小家逐漸步入正軌,生活的越來越好的時候,1914年,一戰的戰火打響了。

于是,她的丈夫便被征了兵,去前線打仗了。結果,不到一年時間,博奇卡廖娃便得到了丈夫戰死的消息。這讓她悲憤不已,決定上前線為夫報仇。為了能夠盡早入伍,她還直接給沙皇發了電報,說明了自己請求參軍的願望,後來,得到了當時沙皇的準許。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并且,沙皇還要求托木斯克預備營營長,把博奇卡廖娃列入後備軍士官生的行列,并将其編入一個連中。

因為,她的心中充滿了對于丈夫之死的怒火,這便使得博奇卡廖娃在入伍打仗的前兩年中,她将自己的生死安危抛諸腦後,跟所有前線的男兵一樣沖鋒陷陣,奮力殺敵毫無畏懼。在一次戰鬥中,博奇卡廖娃所在軍隊的所有指揮者都戰死了,餘下的士兵群龍無首,退縮不敢進攻。

就在這個時候,博奇卡廖娃主動站了出來,作為前鋒帶領着士兵們向敵人發起進攻。作為一個女人都如此勇敢,剩下的男兵們,更是鉚足了勁兒地向前沖。是以,在她的帶領下,俄軍取得了這次戰鬥的勝利。博奇卡廖娃也因這次作戰獲得了沙皇頒發的榮譽勳章,一下子名聲大噪。

随着戰事的推移,戰争時間的持續延長,俄軍隊伍中的反戰情緒也日益高漲,士兵們也是被戰争拖的疲憊不堪。但是,作為勇猛善戰的博奇卡廖娃卻對此非常着急,因為,她認為這樣的消極應戰對于國家沒有任何好處,隻有勇往直前奮力殺敵,才能最終換來國家的和平與穩定。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基于這樣的想法,她給當時臨時政府的總理克倫斯基寫了一封信,提議:建立一支“婦女敢死營”,以女性為榜樣,在戰場上樹立新的俄軍戰士形象,以激發整體的戰鬥熱情。的确,當時俄軍是非常需要這樣一針“雞血”,以此,來打消士兵及廣大群眾對于戰争的厭惡之情。

于是,博奇卡廖娃的建議很快得到了政府的準許,并且,就在同年開始了她的第一次征兵部署工作。博奇卡廖娃在征兵現場慷慨激昂地說道:“作為女性,我們要讓那些男人們感到臉紅和慚愧,我們要通過優秀的女兵形象來樹立一個整體的俄軍戰鬥榜樣!”

最終,在博奇卡廖娃的号召之下,“婦女敢死營”第一次征兵人數達到了2000人,其中,主要年齡層次在18-30歲之間,這其中,有學生、貴族、農民,還有家庭婦女等,而她們參軍的目的也很多,比如:為了榮譽,為了擺脫家庭束縛等等,而更多的是帶有國仇家恨的女性。

這些女人都急着去戰場上,為她們死去的親人報仇。為了能讓這支婦女隊伍快速成為訓練有素的軍人,博奇卡廖娃親自對其進行訓練。這些女人們剃着光頭,穿着男裝,帶着特配的卡賓槍,開始了每天13小時的超負荷訓練,其目的就是為了可以更早的上戰場殺敵。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而且,她們每個人都宣誓“不投降”,并以劇毒藥丸防身,以備戰敗後不被俘虜,服藥自殺。

女人要跟男人一樣上戰場,這在滿是男性的軍營中,感覺就是一個“笑話”,是以,這些女人們的一舉一動,更受到了俄軍男兵們的持續“關注”。但是,外界的偏見并沒有影響博奇卡廖娃帶領她女性兵團奮勇殺敵的熱情。

1917年6月,博奇卡廖娃的部隊被授予“博奇卡廖娃第一敢死營”的軍旗,幾天後開往前線作戰。在之後的多次的戰鬥中,“婦女敢死營”表現出色,屢獲戰功,一時間堵上了那些曾經嘲笑她們的男兵們的嘴。但是,打仗不是逞一時之勇,也不可能百戰百勝。

在1917年的7月,這支婦女隊伍在遭遇德軍之後受到重創,雖然,後來在兄弟部隊的幫助下将德軍擊退了。但是,她們自身傷亡慘重,不得不回到俄羅斯境内休養生息。同年8月,“婦女敢死營”完成了第二次征兵,這次是1200人。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雖然,博奇卡廖娃帶着這幫女人們不顧生死,奮勇鬥争,但實際上,她們也不過是當局政府的一顆棋子而已,組建她們的真正目的,就是為了能在媒體上吹噓她們的戰功,以粉飾功績。之後,就在這支“紅妝”戰士第二次被送上前線之時,“十月革命”開始了。

當時,斯莫爾尼宮是列甯上司的十月革命的指揮中心。

此時,她們作為駐守部隊,駐紮在了聖彼得堡。而在同年的11月,這支婦女隊伍正式被解散,所有女兵也都回歸到了原來生活的地方。從開始到解散,這群“婦女敢死營”僅僅存在了大半年時間。而作為隊伍首領的博奇卡廖娃,因為拒絕跟新政權合作,她最終逃到了美國跟英國。

但是,後來因為俄國爆發了内戰,博奇卡廖娃就在這兩個國家之間進行宣傳活動,以擷取兩國的财政援助。不久,博奇卡廖娃又重新傳回了國内并組織了一支醫療隊伍,成員依舊是婦女,為高爾察克效力。高爾察克的政權垮台了之後,博奇卡廖娃徹底告老還鄉,回家照顧父母了。

你知道敢死隊,但你知道婦女敢死隊嗎?

但是,沙俄的這位“聖女貞德”,雖然告老還鄉了,卻沒過幾天自由的日子。

到最後,她甚至被作為了肅清對象,終究還是沒有逃脫被現有政權處決的命運。在1920年的時候,這位“聖女貞德”等到了新政府的一行簡短的批示:“槍斃”。多年後的解密檔案則顯示,這個批示者則為:當時的全俄肅反委員會特别局副局長——帕夫盧諾夫斯基。

她,在中國屬無名之輩,因為中國沒有介紹過她;她,在後來的蘇聯也屬無名之輩,因為,在蘇聯建立前她就已經命喪黃泉了。因為,布爾什維克不會為一個被自己處死的“魔女”做傳,是以,她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她的全名叫:瑪麗亞·列昂季耶夫娜·博奇卡廖娃。

參考資料:

【《北宋志傳》、《一戰“婦女敢死營”創始人》、《“俠女”博奇卡廖娃》、《一戰解密文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