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分享,給出了下列場景:
中午你在房間午休,孩子們在外面客廳和走廊裡來回鬧騰 ,吵得你無法入睡,你會怎麼辦?
孩子在秋千上面跌下來,摔落在遊樂場的橡膠地闆上,并沒事,可孩子哭個不停,你會怎麼辦?
孩子提議,要通過洗碗掃地等家務勞動來掙零花錢,你會怎麼辦?
你有給孩子處以罰站、面壁等懲罰嗎?
現在大家都了解了自己的應對方式,我們來看看自己有沒有落在傳統的教育誤區裡。
傳統養育誤區一,控制型父母與放任型父母。
家長們普遍認為,對付不良行為的孩子隻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控制,也就是通過指令、指責、懲罰、賄賂等方式,使孩子的行為舉止符合自己的意志;
另一種則是放任,因為他們感到無可奈何,任由孩子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無論是什麼要求他們都盡量滿足 。
我們舉個例子:
中午你在房間午休,孩子們在外面客廳和走廊裡來回鬧騰 。腳步在木地闆上奔跑發出"叭叭叭"的聲音,慘雜着他們的叫喊和扔東西的聲音,這讓正準備午睡的你難以忍受、怒火中燒 。
這時你會怎麼辦?
控制型的父母,會跳下床沖,出房門,大聲吼道:"都給我停下來,安靜點!都快被你們逼瘋了,中午這麼鬧騰,還讓不讓人睡。再鬧,下午就不帶你們出門玩。"
指令和威脅是控制型父母最常用的方法,
放任型的父母,面對同樣的狀況,隻會無奈地搖搖頭然後,忍受這一切,任由孩子鬧騰。
對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試着去反思:
兩種類型的父母,有以尊重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嗎?
放任型的父母雖然沒有吼叫、指令,但可以感受到他對孩子行為的不滿,對孩子的不可了解。
兩種類型的父母,有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嗎?孩子有清楚了解父母的感受和需要嗎?
控制型父母有指責、威脅,但是沒有表達自己對“安靜午睡環境”的需要。孩子除了接收到父母的怒火,沒有任何其他資訊。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不能教會孩子們如何去尊重他人,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的處理方式,都有可能導緻孩子無法以恰當的方式來表達情感,這兩種父母也都沒有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無論是控制型父母還是放任型父母,所取得的教育結果,通常都是不盡如人意的。
那些在控制型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由于長期受到壓抑會渴望一切可以放縱的機會。當這種機會出現的時候——通常是在少年時期——他們會毫不猶豫地抓住并且肆意地利用。
放任型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則缺乏限制和規矩沒有群體歸屬感。因為孩子找不到行為邊界,他們會不停地去試探,是以而無法得到歸屬感和安全感。他們會在是非觀念和情感上遭遇嚴重的困難。
以上是養育誤區一的分享,下一篇我們繼續分享養育誤區二——輕視和否定孩子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