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同長城的概念和範圍

大同長城的概念和範圍

《文物世界》 2010年05期 劉媛

萬裡長城是寶貴的世界遺産,大同長城是其重要組成部分。切實保護和合理利用好大同長城,既是當今時代對社會各界的迫切要求,又是未來發展給大同人民的寶貴機遇。為做好這一系統工程,需要對大同長城開展全面深入的研究,首先需要界定“大同長城”這一基本概念及其準确範圍。

大同長城的概念和範圍

一、科學确定大同長城的概念

和範圍,為保護提供依據,為利用設定底線

(一)明确概念是确定範圍的前提,更是保護和開發利用大同長城各項社會工作的必備基礎。

“大同長城”的概念尚未科學确定,首先是因為“長城”這一概念尚缺乏科學界定。“長城有時指個别具有防禦功能的牆體,有時指以較長牆體為主的縱深防禦體系,有時指具有與牆體一樣防禦功能的某些其它構築,有時則泛指幾乎中國古代一切被論及的防禦工程。長城一詞内涵和适用範圍的不确定性,不僅反映了長城研究者對長城名詞使用上的不嚴格,也影響了對長城的深化研究。”(董耀會接受2006年中國長城新聞采訪團語)。

長城的概念尚未能科學界定,或者說還沒有公認的概念,是由長城自身的豐富性所決定的。近年來,對長城的研究已經不僅僅局限在曆史軍事的範疇,而是擴充到了政治、經濟、文化、藝術乃至長城沿線的水文、地質、農業、交通等多個學科領域,對社會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由于人們研究的範圍越來越廣泛,原本就不甚明了的長城概念,如何科學界定就越發棘手,尤其難于得到公認,進而導緻了各領域的研究者、工作者自行其是的局面。

(二)不弄清楚範圍就難以開展科學研究,更談不上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大同長城。

我們的研究工作必須為了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而展開,而要科學地研究,前提就是要搞清楚研究範圍。大同長城最早是什麼時期興建,時間跨度多久?有形的文物遺存有哪些,無形的文化遺存有哪些?研究側重點在哪個時期?如此等等問題。如果連時間範圍也沒有弄清楚,自然談不上能夠科學地研究。

從保護的角度來說,起碼是需要以空間範圍界定作為工作依據。雖然有國家的《文物保護法》、《長城保護條例》等作為長城文物保護依據,但是,在具體執行時仍然存在着各種問題,而這些問題的根源之一,是空間範圍模糊導緻的歧義紛呈。例如,作為省界的邊牆兩側的墩台,其作為文物的保護歸哪裡管,是什麼級别,保護範圍該劃多大等,這些工作是非常具體而要求範圍清晰的,但作為工作基礎的這類範圍劃定工作卻仍然較為薄弱,這就直接影響了大同長城文物的有效保護。

從合理利用的角度上看,大同長城内容範圍界定的工作更是迫切。例如,目前對大同長城進行利用的主要方式是旅遊開發,國家法律法規對長城作為特殊文物的旅遊開發有諸多前提要求和限制,但由于概念不清、範圍不明,對長城沿線由城、堡衍生的諸多古村落一旦未能納入文物保護體系而盲目開發,開發者很容易觸及法律底限而違法甚至犯罪。

(三)要科學确定大同長城的範圍,必須從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所需出發進行研究。

要科學确定大同長城的範圍,必須從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所需要的各方面、各層次進行全面、系統、具體的分析研究。

研究如何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大同長城,需要從大同長城自身特殊實踐入手,既要解決長城合理利用的迫切性與相關理論研究的匮乏性之間的沖突,又需要科學處理長城地域分布廣泛性與長城文物保護的特殊性之間的沖突,要把法律規定、學術規範、科學規律與實務可行性結合起來,預先、系統、準确地揭示大同長城的保護與利用應秉承的思路、途徑、要點、方式與方法。不能全面支撐有效保護或者不能科學指導合理利用的研究,自然是不科學因而事倍功半甚至南轅北轍的。

二、"大同長城"的時間範圍∶主體在9個時期,綿延達2100 多年

(一)大同長城最早出現在公元前4世紀,與整個中國長城"自始至終"共存。

有關資料中,最早的長城是公元656年的楚長城嗎,但是這一說法有争議,比較公認的是戰國時期諸國修築的長城。

戰國時期,今大同市的南部首先修有中山長城。《史記·趙世家》記載∶趙成侯六年也就是公元前369年"中山築長城",羅哲文在其專著《長城》中指出∶"中山長城的地理位置在中山國的西南部與趙、晉交界處……在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地區,縱貫恒山、從太行山南下。"據此,此段長城當經過大同的靈丘縣南部等。當然,這些遺迹的确認,還有待考古發現。

與統一時期的其他國家一樣,戰國時期的趙國也把修築長城作為強化邊境防務的重要手段。《史記·趙世家》記載∶(肅侯)"十七年,圍魏黃,不克,築長城"。趙肅侯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333年左右,修築了南北兩道長城,其中北線長城"位置大緻在飛狐口、雁門關一線"因,也就是說,應該在今大同市的靈丘縣、廣靈縣一帶。

除了趙肅侯所修的南北兩道長城外,趙武靈王在公元前300年左右也修了一道長城,根據《水經注》唯的一些記載,推測應在今大同市以北的内蒙古南部地區,其東端經過大同市最北端的天鎮縣進入河北宣化境。高鳳山在其著述《趙武靈王與大同》第四章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記載,證明在今大同市境内南部和北部,曾修築有上述兩道趙長城。從公元前4世紀的中山長城開始,至少到公元18世紀結束,大同的長城建築史延續了2100 多年,與整個中國的長城建築史相始終。

(二)大同地區至少有9個時期 10個政權的長城遺迹,最晚是清朝。

繼戰國時期之後,又有秦、漢、北魏、北齊、隋、金、明、清8個時期先後在大同地區修築或修繕長城。

"清長城"的提出,始見于姚劍1984年《山西省考古學會論文集(一)》,但是目前相當多的人并不認可,更不同意将其與"明長城""秦長城"等概念相并列,但是筆者支援這個概念的提出和建立。例如,雍正中定議令"邊軍邊民于農隙之時計工分段,合力同修"晖并置稅關于各口,稽查商貨出入。這說明至少到清朝雍正年間,仍然按"前朝修長城之舊制",由地方文武官員承修。有了當時曆史時期的痕迹,長城無論從建築物本體還是其功能、作用,都相應地發生了變化,雖然工程規模相對明朝時期小而零散、多修繕而少新築,但也應該以"清長城"的名義予以獨立記載和研究。

(三)目前大同長城的實物遺址,現存最多、儲存最完整的是明長城。

中國曆朝曆代的長城,大緻都有一定的實物遺存,而整個長城實物遺存中最豐富、最完整的是明代的長城。與全國一樣,大同明長城現有的實物遺存最多、儲存最完整。

對明朝而言,大同地區有着無可比拟的重要意義。尤其是明成祖遷都北京之後,距京隻有300多公裡的大同,直接成為京西門戶。為了對抗異常嚴重的北部邊患而遷都北京,為了拱衛北京而大修長城,尤其是大修大同長城,也就順理成章。因大同明長城相對其他時期長城構築最精良、規模最宏大,是以現有實物遺存最多、儲存最完整。

三、"大同長城"的空間範圍∶

主體在現今大同市域,涉及近鄰三省市區

(一)尚須整體研究的大同長城的空間範圍廣泛,不宜抱殘守缺。

"大同長城"既是一個現實的概念,更是一個曆史形成的概念,是以大同長城既有一個主體遺存所在的空間範圍,又有一個曆史文獻所反映的空間範圍。形成于9個時期、10個政權的大同長城,其範圍絕不局限于、也無法局限于今日大同市的行政區劃裡,而是涉及晉、蒙、冀、京四地,形成一個範圍寬廣的"大同長城",這一區域北到呼和浩特,東起居庸關,西至偏關,南到雁門關。

呼和浩特是一個因大同長城而誕生的城市。明隆慶五年(1571年),明蒙間簽署了"隆慶和議",此後大同長城沿線獲得了近60年的和平。這一曆史事件的關鍵人物是蒙古首領俺答汗和三娘子,他們在大同長城上接受了明王朝的封号"順義王""忠順夫人"後建立了"歸化"城,就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在明朝的早期,呼和浩特所在地以及周邊地區也在明版圖之内,屬大同所在轄區。不光研究大同明代長城,研究大同其他各時期長城也要關注呼和浩特及附近地區。

居庸關形勢險要,曆史悠久。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把全國分成了13個行政區,包括1個"直隸"和12個"承宣布政使司","十三省各有一都指揮司"的"山西"和"北平"兩處,交界處即在居庸關附近。到了明朝中後期,"大同鎮"的防務範圍東限移到了今晉冀蒙三省交界的平遠堡的,大同與北京之間增置了宣府鎮,即今河北省宣化,但軍事仍然是一體重要,合稱為"宣大"。

偏關是黃河與内外兩道明長城交彙的地方。明朝早期,河套以北、以南,均屬于明版圖,那時候的偏關和大同一樣,同為較接近"腹裡"的地帶。但到了明朝中後期,随着其附近衆多衛所的放棄和内遷,河套地區複歸蒙古貴族,明長城的大規模修築也令偏關也成了名副其實的"邊關",成為拱衛中原地區的"外三關"之一,是大同防禦區的組成部分,其附近的丫角山為大同鎮的最西端噸。

雁門關在大同市以南,古稱勾注塞,唐朝開始設定雁門關。在多個朝代裡這裡發生了無數驚心動魄的戰事,深深地影響了中國曆史程序。明朝時期,雁門關是"九鎮"中"大同鎮"與"山西鎮"接界的地方,"偏關、甯武、雁門,自西迤東三關并列,西盡黃河東岸,東抵大同"。

如此廣泛範圍的大同長城,必須全面關注和調查研究,要防止抱殘守缺。但如果我們簡單機械地将其作為大同長城保護工作的空間範圍,那就未必适宜甚至大錯特錯了。

(二)亟待有效保護的大同長城的空間範圍确定,必須依法辦事。

今大同長城文物保護的空間範圍在今大同市行政區劃内。這首先是由大同長城遺址分布本身所決定的。明以前的早期長城,主體仍然分布在今大同市境内;明大同長城的各種遺址,在今大同市境内有三分之二。其次,目前長城文物保護和其他文物一樣,也按照"屬地管理"與"分級管理"的原則,實行"分級負擔"與"逐級配套",這使對大同市各種長城遺址的保護有了明确的針對性。

大同長城文物保護也需要突出重點。今大同市行政區劃有4區7縣,分别是城區、新榮區、南郊區、礦區、天鎮縣、陽高縣、廣靈縣、渾源縣、靈丘縣、大同縣、左雲縣,均遺留有長城遺址,其中有的地區還有不同曆史時期的長城。長城遺址相對豐富的有天鎮縣、陽高縣、新榮區、左雲縣,有多個朝代的長城,發生過"白登之戰""參合陂之戰"等影響中國曆史程序的重大戰事,而且長城的各種實物組成多樣而相對完整,應該是保護的重點。

(三)盡快合理利用的大同長城的空間範圍集中,需要内引外聯。

作為曆史概念的"大同長城",其空間範圍遠遠大于現在的大同市範圍,更超過了整個雁北地區;目前大同市的長城文物保護範圍就是大同市的行政區劃範圍。但是,開發利用大同長城,則必須在這兩者之間找到契合點。

以陽高鎮邊堡為例,附近方圓幾公裡,長牆蜿蜓,烽燧密布,堡壘森嚴,無論從觀賞還是文物研究角度,都有非常高的開發利用價值。但是這些遺址所在地域分屬山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區,兩地農民的田地在長城兩側互相交錯,一旦開發利用這段長城遺址,勢必要面對諸多困難,若自我封閉,則肯定一事無成。大同在曆史上經常是這一地區長城的中樞指揮機構所在地,大同今天的行政管轄範圍變小了,但合理利用大同長城卻必須放遠眼光,與鄰近地區加強聯系、交流與協調,否則,曆史上長期密切往來的遠親近鄰,各自為戰地開發長城,勢必無序開發、惡性競争甚至互相拆台。

曆史地看,大同長城的空間範圍東起居庸關、西至偏關、南到雁門關、北到呼和浩特,橫跨内蒙、山西、河北、北京,是中國長城這條巨龍的胸頸段;現實地看,需要有效保護的大同長城,其空間範圍東起天鎮縣平遠頭、西至左雲縣二十邊、南起靈丘縣花塔、北至新榮區得勝堡,隻限于今大同市行政範圍;發展地說,能夠合理利用、具備發展旅遊業條件的大同長城,其空間範圍主要集中在大同市北部,從東到西依次有天鎮縣新平堡、陽高縣守口堡、長城鄉、新榮區得勝堡、左雲縣甯魯堡,但涉及到和内蒙古、河北的協調合作。

四、"大同長城"的物質遺存

範圍∶城防體系為骨架,相關古建為血肉

(一)大同長城的基本骨架,是城、堡、牆、壕、墩、台等所構成的城防體系。

大同長城的基本骨架内容和整個中國長城相同。就長城的形制和防禦功能而言,它是一個嚴密、完整的、有機的防禦體系。在 2006年12月1日開始實施的國家《長城保護條例》中的第二條指出∶"本條例所稱長城,包括長城的牆體、城堡、關隘、烽火台、敵樓等。"

中國的長城實物遺存種類很多,但是無論從材質、所處自然環境、主要功效、構造方式等多個角度,在大同地區幾乎都能找到标本。

(二)大同長城的血液與肌肉,是與大同長城密切相關的内外交通與沿線聚落。

長城作為一個立體防禦體系需要大量的支撐,例如交通網設計,當年的官道有的到今天依然在發揮作用。在今大同長城沿線,有大批古村落群,是直接由長城軍事堡壘衍生出來的。以新平堡為例,如今依然存在着大量的古建築,與當年長城設定以及其功能有直接關系。是以,我們研究大同長城,不光要注意直接的軍防設施,與之相關的建築比如鎮邊樓、英列祠、官署、宅第等文物古建築,也是大同長城物質遺存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加以重點研究。

(三)大同長城的皮膚與毛發,是大同長城區域不可忽視的水土植被等自然風貌。

大同長城是一個有機的系統,是以支撐這個系統的外部物質環境,也應該加以關注。以大同長城沿線的森林植被為例,明朝時期有定期的在長城周邊"燒荒"制度,目的是為了不給接近長城的遊牧民族騎兵提供給養和藏身之地,進而使大同長城沿線幾乎"寸草不生",這在當時是很實用的戍邊手段,但是也直接導緻了區域自然生态的惡化。到了上世紀50年代,以陽高大泉山人工植樹造林為範例的大規模人工種植,開啟了"三北"防護林的先河,50年後的今天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知道了曆史起因,就可以有針對性地規劃布局,這是大同長城直接影響當代環境的一個例子。

五、"大同長城"的非物質

遺産範圍∶政治、軍事主導,經濟、社會并重

(一)多民族在沖突中融合是大同長城政治、軍事功能的集中展現

大同因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曆史上的大同長城有一半為少數民族所修,大同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不斷融合的地區,大同長城就是中國軍事、政治等多角度的融合體,留下了多處古戰場、古關塞、古城堡和軍府遺址。長城功能中的防禦與進攻,都是為了最終的和平,其軍事功能一直是這些責任的保證。在漫長的風雨歲月裡,草原文明與農耕文明交彙融合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使它成為長城内外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家園。

(二)超越長城的人員往來、财物交流影響了整個中國北方,形成了晉商和晉商文化。

大同長城在曆史上的巨大作用,是承載了物質貿易、情感交流、人員流通的責任。影響近代中國經濟幾個世紀的晉商,即發祥于大同長城。明朝早期,為了邊防的需要,在大同率先開始實行"開中制",大量的人員物資開始流轉,大同逐漸成了中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的重要物流樞紐,北到今烏蘭巴托,南到今越南,東到今日韓,西到今莫斯科,影響力之大、影響之深遠,文化内容之深厚,都是今天我們研究大同長城文化的重要内容。

(三)既是古戰場又是古商埠的大同長城,滋養了大同獨特的人文風貌與民俗文化。

大同長城文化以周邊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的政治、軍事沖突為主線,卻促進了長城内外兩大區域的經濟、文化交流與融合,是多民族融彙成中華民族的民族形成曆史的集中展現,也滋養出了大同獨特的人文風貌和民風民俗。

例如大同的得勝鑼鼓、九曲黃河燈陣、道情等,這些廣被人們所喜愛的娛樂活動,都有着濃厚的軍旅色彩。"金得勝、銀助馬"遺留下來的門墩、門樓上精美的雕刻,見證着當時商埠的繁華。大同人"貴少賤老",是遊牧民族留下的烙印,而大同多美女俊男,又是多民族血緣融合的展現。大同人過年要點旺火,農曆七月十五要送面人,……·這些風俗的背後,都有長城邊塞文化的淵源。

大同長城的非物質遺産内容,是曆史留給後人的珍貴财富,我們今天加以悉心研究,是大同長城文物保護和合理利用的需要,更是傳承和發展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需要。

六、結語∶大同長城的概念

大同長城,是從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 18世紀曆經9個時期裡10個政權興建的,東至居庸關、南到雁門關、西至偏關、北到呼和浩特,但主體在今大同市行政區内的,長期對蒙、晉、冀、京四省區廣大地區具有軍事、政治、經濟等多方面重要意義的,處于胸頸要害部位的一段中國長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