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關于親子閱讀,總有一個話題被持續的關注,那就是兒童閱讀到底要精讀還是泛讀?

很多家長覺得,我家裡的書那麼多,可是隻是幹巴巴地讀上一兩遍,總感覺對于繪本中的知識和所傳達的内容未能很好的掌握,也會覺得花了這麼多錢買的繪本,光讀讀文字好像也有點可惜。

是以才引發了關于到底是需要泛讀還是精讀的讨論。

今天小編跟大家來一起分析和探讨一下,到底在兒童閱讀中,是精讀重要還是泛讀重要。

泛讀和精讀的關系和時機

精讀,顧名思義,要求讀者做到精益求精,字斟句酌,對文章傳達的深意仔細領會,細到極緻;而泛讀,往往是一代而過,點到為止。

從這個釋義來看,似乎精讀好像更重要一些,那麼關于精讀和泛讀的關系,小編從以下兩個角度來闡述,希望可以給大家參考。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泛讀和精讀都不可或缺

正是如此,閱讀量是閱讀品質的基礎,相反閱讀量大并不會降低閱讀品質,而且對于閱讀品質還會有促進作用。

如果一個孩子的閱讀量少,那他的背景知識積累就少,知識結構也比較簡單,當然就難以了解複雜的知識。

是以,對于兒童的閱讀來說,通過大量的泛讀來拓展知識面,增加孩子對于一些背景知識的積累和了解,提升孩子了解力的基礎上再進行适當精讀,會是比較合适的方式。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了解孩子基礎上再區分精讀和泛讀

如果是拿到手的不論任何書都要進行觀察、提問、做閱讀政策和延伸,好像對于家長和孩子來說,可能都會比較累吧。

每個孩子閱讀習慣不同,有的讀的很慢,有的讀了也記不住太多資訊,有的總是反反複複就讀那兩本書,有的隻喜歡看新鮮的書,能夠找到适合自己家孩子的讀書節奏,在了解自家娃的基礎上,再來看待精讀和泛讀,才更加合理。

在孩子喜歡廣泛閱讀、體驗不同主題的時候給他提供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書,在此基礎上适當發掘孩子的興趣和愛好,找到你們共同喜歡的“寶藏”繪本,共同探讨,啟發孩子去觀察和思考,是适合大多數人的節奏。

當然在精讀過程中,不要急功近利的讓孩子一定要記住多少内容,或者一定了解作者表達的重點思想,或者是深入了解邏輯到什麼樣的程度,逐漸引導孩子在閱讀過程中的思考是更優的方式。

講到這裡,精讀和泛讀的關系其實就是一句話:泛讀保證閱讀面,精讀提升閱讀品質,在泛讀的基礎上适當進行精讀,二者都必不可少,但具體開展時間要根據孩子的閱讀情況而定。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家庭閱讀中如何去帶領孩子精讀

那解決了要不要精讀和泛讀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如何去做了,泛讀不用說,閱讀,了解大意即可,更多人迷惑的是如何去帶領孩子精讀,接下來小編提供以下幾種深度閱讀的角度給大家參考。

在開展精讀之前,小編一定要去跟大家講一講能夠帶孩子去精讀一本書的前提:那就是父母有足夠的耐心去提前閱讀繪本中的文字和圖畫資訊,所謂精讀,全部建立在你對整體繪本的了解之上,做到這樣,才能去真正引導孩子。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1

閱讀繪本的完整性

一般的圖畫書從封面開始就已經開始加入了很多設計,是以最開始我們要從封面的細節和扉頁的細節入手,讓孩子去觀察和思考。

是以,在讀書前,針對書本的封面、環襯,甚至是作者等,進行拓展,很多人講繪本是從文章正文開始的,封面、作者以及環襯都會忽視,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封面設計以及環襯中都含有大量的資訊,對繪本起到支撐和引導作用,利用這些也可以和孩子有效互動。

最典型的就是《好餓的小蛇》前環襯和後環襯,沒有去仔細閱讀,你可能都會誤會這個故事。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2

耐心認真的讀圖

對于一本繪本來說,是以圖為主的表達方式,圖畫+文字的雙重表達,才能傳達作者想讓讀者知曉的資訊,光讀文字不讀圖,那麼這樣的資訊不完整,而且,好的繪本,圖檔所傳達的資訊是非常豐富的,甚至成人看來都有很多看不到的腦洞,我們在讀的時候一定要多注意觀察。

在每本書中,其實都藏着很多很多線索和彩蛋,引導孩子們不要視而不見,而是關注細節,用小腦袋去思考這裡面是不是符合邏輯,有沒有不對的地方,然後進而會思考和推理。

而這個是泛讀很容易錯過的東西。比如每一頁除了主線故事之外,是不是總會出現一些小動物,那麼問題來了,這些小動物會在别的頁出現嗎?它是刻意安排的嗎?

之前給大家推薦的鄭宗瓊老師的《夢遊名畫國》,可是一本無字書,那應該如何讀,就是讀圖。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書中的小兔子、兔太太、豬太太的線索延續下去,是一場有無限伏筆的大戲,名畫到底是被誰偷走?一路追逐中都經曆了哪些名畫場景?都可以在文前的環襯找到線索。

3

了解繪本中豐富的語言

給予他們除了閱讀文字之外的、其他閱讀的視角。

比如有沒有一些特别的詞彙、通過觀察繪本來研讀細節、品味文字的韻律和美感、有趣的形象等等,在重複閱讀中逐漸加入進來,每次閱讀,都可以發現一些新鮮的内容。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新詞彙的講解,如“明媚”,當讀到這個詞的時候,孩子不懂得什麼是明媚,就一定抓住這個關鍵詞來問,媽媽可順勢做以解釋,當然關于詞彙的解釋這麼小的孩子一定要放在語境當中才會有意義,單純的詞語解釋會很貧乏,也不盡然能夠了解到其中的意思。

以及在閱讀過程中像詩歌一樣的文字,很典型的如《重要書》,每一頁都是一首優美的小詩,盡情的去有感情的閱讀,體會語言文字之美。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4

适當引導和讨論

如果孩子可以跟你有較為完整的對話,那這個時候重點是觀察和思考,去體會作者畫裡所包含的情緒,知識,故事情節等等。不是單純的講故事,而是引導孩子去發現故事及在閱讀中說出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但提問需要講究技巧和提問時間。

以提問的方式去引導,難度一定要适中,不要一上來就把孩子難倒,那就太倒胃口了。這個切入的動作要十分自然才行。建議一開始主要是以好玩有趣為主,培養基礎的閱讀能力。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時機是在起承轉合的地方有個間隙進行提問,不能在孩子聚精會神聽的過程中突然問問題打擾孩子的思考。

技巧是問題的開放性和根據句型對繪本進行層層深入、抽絲剝繭的的引導,幫助孩子注意觀察,開發他的想象力,而不是扼殺。盡量避免問非開放性的問題,“是不是?”“對不對?”,避免問反思自身、功利性強的問題,“你看懂了嗎?”“你記住了嗎?”“這個詞兒你有印象嗎?”,不要用大人的角度去束縛孩子,這樣的讀書樂趣全無。

繪本到底是要精讀還是泛讀?真的不要糾結了!

當然,在我們提問之前,我們要自己先對繪本有充足的了解和準備,了解圖文的奧秘,才能提問出來。

熱愛閱讀最重要

以上啦,希望今天的這篇能夠給所有開展家庭閱讀的爸爸媽媽們一些參考,小編以為,閱讀其實沒有所謂的範式或者定式,所有好的閱讀,都是建立在觀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基礎之上,形式也好,方法也好,能夠真正讓孩子找到對閱讀的熱愛,才是最重要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