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意然史館
編輯
他是知名的抗日将領,蔣介石的得力愛将,因在戰場上打起仗來不要命,
人送外号“邱瘋子”,
國民時期的他在戰場上屢立奇功,後來擔任國民黨軍第二兵團司令官,
他就是邱清泉。
1949年初,47歲邱清泉在淮海戰役中被粟裕打敗,最終慘死戰場之上,留下了兩位夫人和六個兒女。那麼如今七十年過去了,
邱清泉的兩位夫人和六個兒女們都去了哪裡?
邱清泉
01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縣,家庭條件也不算太差,父母非常注重他的學業,對他報以非常大的期望,邱清泉也沒有辜負父母對他的期望,在學校中成績優異,家裡人是以也非常的開心,
他就讀的國小,中學,以及大學都是當時浙江非常著名的院校
。
1920年,邱清泉在父母的撮合下,和
他的第一任夫人黃氏結婚了
,當時邱清泉也才18歲,對于家庭方面的事情并不放在心上,是以他和夫人黃氏并沒有什麼感情基礎,即使這樣,他的夫人黃氏還是給他生下了
一個兒子,并取名為邱國賢
然而邱國賢的降生并沒有讓他們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增進多少,邱清泉本想緊跟父親的步伐,做一名在校老師,教書育人。但是在一次機緣巧合下,
邱清泉萌生了報名參軍的想法
。父母也知道自己的這個兒子心中信念堅定,隻要是他決定的事情,無論誰來勸說也無法改變。
就這樣邱清泉在第一個兒子降生之後,于1924年7月,以優異的成績考進了
黃埔軍校第二期
黃埔軍校
在校期間,邱清泉經常跟随學生參加各種戰役。著名的有平定廣州商團叛亂以及第一次東征等,
在他考進黃埔軍校之後,就幾乎和家裡人斷了聯系
,也很少回家。
邱清泉因為成績優異,在黃埔軍校畢業之後,就被配置設定到了國民革命軍隊,并擔任排長一職。随後跟随蔣介石參加了第二次東征,在這場戰鬥中,邱清泉打仗非常勇猛,受到了上級上司的嘉獎,
并在1926年,從排長升為連長之職
1927年1月邱清泉參加了攻打武昌的戰鬥,在甯波分裂之後,武漢當局發現了邱清泉支援蔣介石,
随後邱清泉就被關押到了軍校的禁閉室
,但是沒多久,邱清泉就逃了出來,跑到南京投奔了蔣介石。之後,邱清泉對蔣介石唯命是從,毫無保留地為蔣介石辦事。
02
由于邱清泉在戰場上表現英勇,深受蔣介石的喜愛,從此成為了蔣介石的得力幹将之一。
同年邱清泉在南京巡查的時候,在當地一家有名的醫院認識了一名護士,
這名護士就是邱清泉的第二任妻子,名叫葉蕤君,兩人一見鐘情,互生情愫
遠在浙江的黃氏得知自己的丈夫變心之後,并沒有一哭二鬧三上吊,她知道自己和邱清泉并沒有感情,最後和他的丈夫很快辦理了離婚,成全了他和葉蕤君。1929年6月18日,邱清泉和葉蕤君結婚了。
邱清泉結婚圖檔
邱清泉和葉蕤君結婚後的幾年中,葉蕤君先後為他生下了三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兩個兒子名叫
邱昆侖和邱國渭,兩個女兒名叫邱莉娜和邱莉娃
。還有一個兒子并未查詢到叫什麼。
在抗日戰争勝利後,邱清泉雖然依舊是軍隊司令,但是他在随後戰争中的表現卻讓蔣介石感到失望,在多次和解放軍部隊戰鬥的過程中,屢屢失敗。
于是在1948年春季的時候,邱清泉所帶領的部隊就被劉伯承全部殲滅,對此邱清泉也表示非常的失望,多次提出想要退出戰場,回到家中陪伴自己的妻兒。但是蔣介石并沒有答應他的這一請求,
反而将他的職位從副司令官提升到了司令官
蔣介石和邱清泉
03
1948年淮海戰役打響之後,80萬國民軍隊被華東野戰軍分割,邱清泉雖然想竭盡全力地換回戰局,但一切都已經晚了。
當時杜聿明等官員都決定向南撤離
,但是邱清泉卻毅然表示拒絕,依然堅持保守陣地。最後邱清泉在陳官莊被解放軍團團圍住,拒絕投降的邱清泉想要突出重圍,
被栗裕下令槍斃,最終慘死在了戰場上,當時的他隻有47歲
邱清泉死後,葉蕤君和黃氏受到了國民政府的撫恤,但是葉蕤君因為丈夫的去世感到傷心不已,同樣面臨的也是六個孩子的成長。
淮海戰場上的邱清泉
04
1949年南京解放之後,蔣介石指令所有人撤離到台灣,葉蕤君也明白自己作為邱清泉的後代,勢必會被解放軍視為眼中釘,是以
葉蕤君和黃氏帶着六個孩子跟着逃亡的部隊,準備逃到台灣
一家人在逃亡的路上一路前行,但是在逃到福建後很快被解放軍認了出來,在解放軍對她們核實身份的時候,葉蕤君以為一家人即将命喪這裡,不知所措的之時,解放軍的舉動讓她們驚訝不已。
一位解放軍士兵給了她們一筆路費,并主動給她們發放了一張通行證,對着葉蕤君說道:
邱清泉是抗日有功的,雖然後來投奔了蔣介石,但是解放軍是不會為難他的家屬的,有了這張通行證,随後想到哪裡都可以
通行證
解放軍這種行為深深地打動了
邱清泉的二兒子邱國渭
,他認為既然如此解放軍是絕對不會為難自己的,
此後則留在了大陸
,葉蕤君見此情景表示感動不已,無奈之下帶着另外的四個子女遠去逃到了台灣。
但是到了台灣沒多久,葉蕤君看到國民黨内部經常出現混亂不堪的管理,她想國民黨内部已經無法管理,哪還有心思對愛将邱清泉的遺孤進行關照呢。再如此下去,一家人恐怕在台灣餓死也沒有人知道,無奈之下,
葉蕤君帶着幾個孩子以及黃氏離開了台灣,前往美國定居
05
到了美國之後一家人生活終于得到了平靜,葉蕤君和黃氏兩個人一起為撫養這五個孩子操碎了心,一個人在家中為孩子提供教育幫助,另一個則是既當爹又當媽的賺錢養家,她們兩個人也是經曆了不少的苦楚。
到了美國定居之後,一家人也很少回家,每次回家都是為了給自己丈夫掃墓,沒有其它的事情根本不會離開美國,一家人除了二兒子以外,其它的五個兒女都是在美國長大的。
邱清泉的二兒子邱國渭在的生活也非常的精彩,在當時一家人逃亡台灣的途中,因為邱國渭在國内的學業并沒有完成,同時他也看到了解放軍對一家人的優待後,才改變注意決定留下來繼續完成學業。
聖約翰大學角标
邱國渭當時就讀在聖約翰大學
,1952年大學畢業之後,邱國渭就被配置設定到了上海的一家圖書館中工作,在圖書館當中擔任目錄采編的工作。
也是在這座圖書館中他認識了自己的夫人,
這位夫人還是袁世凱的後代,也是非常有氣質,
他對這位才華出衆的女子一見鐘情,也是因為這位女子的身份特殊,在她的身邊也有很多的追求者,但是在衆多的追求者當中,袁小姐都不為所動,
邱國渭的才華也很快的俘獲了這位袁小姐的芳心。
邱清泉之子——邱國渭
因為邱國渭的身份被别人稱為
“戰犯兒子”
,是以想要和袁小姐在一起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06
但是這位袁小姐也是一位對愛情有着非常執着的人,她因為看中了邱國渭的身上有着一種不服輸的耐性,
是以面對家裡人強烈反對,還是不顧一切的和他結了婚,兩個人婚後的生活非常甜蜜幸福,很快生下了三個女兒
。邱國渭為了一家人的生活努力奮鬥着。
但是意外也在不知不覺中悄然到來。
在當時那個動蕩不安的社會中,邱國渭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也是在各個方面小心謹慎,希望能消失在大衆的輿論中,但即使這樣,
邱國渭還是逃脫不了厄運
邱國渭的妻子在當時是一名教師,一次帶領學生做義工的時候,突然染上了重病,因為當時是在鄉下,醫療條件都得不到滿足,鄉下的醫生也是非常不專業,是以在鄉下不幸被誤診,最終因為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不幸身亡
妻子的過世使得邱國渭久久不能平複,幾次都想離開這個世界,去找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自己那三個可愛的女兒,已經沒有了媽媽,不能再失去爸爸,是以他不得不重新振作起來,獨自撫養未成年的三個女兒。
07
邱國渭深知自己是戰犯邱清泉的兒子,對于自己的特殊身份也是非常讨厭,當時的群衆也極力反對,于是他在各方面都非常謹慎小心,各種低調,
但是随着政府的各種政策下來使他的行徑更加艱難。
妻子去世之後,因為還要撫養自己的女兒,使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大不如從前,頂着各種壓力,他的精神狀況也幾近面臨崩潰。
甚至在同僚提到對他敏感的詞彙後,
多次和同僚大打出手。
因為自己的身份,平常也不喜歡說話,就是一直幹,在當時那個年代,由于邱國渭工作表現出色,最終被提拔為了國家幹部,上海市政協委員,工作内容則是負責海外同胞的相關工作。
但是邱國渭本人對這份工作也不是非常感興趣,
他本人的願望還是教學工作方面
,因為他自己學的是外語專業,也在西文編目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工作經驗,是以他曾被邀請到了上海複旦大學裡做任課老師,這份工作讓他覺得非常開心。
因為邱國渭的教學水準極高,在他任課一年之後就得到了學校以及學生的高度評價,
當時邱國渭名氣大漲,在很多專業領域得到了認可
邱國渭對自己政治方面的工作非常不喜歡,雖然自己所在的崗位有發展空間,但是他對這個領域并不來電,以至于每次開會的時候,他都不在場。
邱國渭當時在複旦大學做的是兼職老師
,因為他上課得到了學生的很大反響,當時複旦也正式将他調去擔任了正式的編制老師,并且還給他解決了住房問題,為此邱國渭表示非常感動,也保證自己能夠一直幹到退休。
但是老天就是這樣造化弄人,因為邱國渭當時所在的圖書館将他提拔為了外文采編的副主任,
并且擔任祖國統一的工作會委員,
後來又被選拔上了上海政協委員會的一名成員。
就這樣,他到複旦大學擔任任課老師的事情就被擱置了,這讓他的心理非常郁悶。
就這樣,心理很是不痛快的邱國渭辭掉了自己在國内的工作,帶着自己的女兒,先後四次飛往美國,
投奔了遠在美國的兄弟姐妹。此後再也沒有回來過
飛往美國
08
邱清泉的其它子女們世人不得而知,隻知道他們一直在美國發展,
有了各自的事業和家庭,生活雖然很是平淡,
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卻非常的幸福。
在邱清泉的子女們都成家立業之後,他的妻子黃氏和葉蕤君也算是完成了邱清泉的遺願,為了不想麻煩兒女們,
葉蕤君和黃氏果斷住進了美國的老人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最終在那裡安享晚年
在八十年代時期,已經年邁的葉蕤君最後一次回到大陸祭拜了邱清泉的墓之後,回到美國沒多久,
她就因病去世了
其實邱清泉的六個子女在那個戰亂的年代,也分别為祖國做出了貢獻,他們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态度,已經樂享平淡簡單的生活也是常人不能所及的,
邱清泉确實是一位國民黨将領,當時他對蔣介石的忠心也是無法言說的,
如果他當時選擇了中國共産黨,或許一家人的命運也不會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