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意然史馆
编辑
他是知名的抗日将领,蒋介石的得力爱将,因在战场上打起仗来不要命,
人送外号“邱疯子”,
国民时期的他在战场上屡立奇功,后来担任国民党军第二兵团司令官,
他就是邱清泉。
1949年初,47岁邱清泉在淮海战役中被粟裕打败,最终惨死战场之上,留下了两位夫人和六个儿女。那么如今七十年过去了,
邱清泉的两位夫人和六个儿女们都去了哪里?
邱清泉
01
邱清泉,1902年1月27日出生于浙江省永嘉县,家庭条件也不算太差,父母非常注重他的学业,对他报以非常大的期望,邱清泉也没有辜负父母对他的期望,在学校中成绩优异,家里人因此也非常的开心,
他就读的小学,中学,以及大学都是当时浙江非常著名的院校
。
1920年,邱清泉在父母的撮合下,和
他的第一任夫人黄氏结婚了
,当时邱清泉也才18岁,对于家庭方面的事情并不放在心上,所以他和夫人黄氏并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即使这样,他的夫人黄氏还是给他生下了
一个儿子,并取名为邱国贤
然而邱国贤的降生并没有让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增进多少,邱清泉本想紧跟父亲的步伐,做一名在校老师,教书育人。但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
邱清泉萌生了报名参军的想法
。父母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儿子心中信念坚定,只要是他决定的事情,无论谁来劝说也无法改变。
就这样邱清泉在第一个儿子降生之后,于1924年7月,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
黄埔军校第二期
黄埔军校
在校期间,邱清泉经常跟随学生参加各种战役。著名的有平定广州商团叛乱以及第一次东征等,
在他考进黄埔军校之后,就几乎和家里人断了联系
,也很少回家。
邱清泉因为成绩优异,在黄埔军校毕业之后,就被分配到了国民革命军队,并担任排长一职。随后跟随蒋介石参加了第二次东征,在这场战斗中,邱清泉打仗非常勇猛,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嘉奖,
并在1926年,从排长升为连长之职
1927年1月邱清泉参加了攻打武昌的战斗,在宁波分裂之后,武汉当局发现了邱清泉支持蒋介石,
随后邱清泉就被关押到了军校的禁闭室
,但是没多久,邱清泉就逃了出来,跑到南京投奔了蒋介石。之后,邱清泉对蒋介石唯命是从,毫无保留地为蒋介石办事。
02
由于邱清泉在战场上表现英勇,深受蒋介石的喜爱,从此成为了蒋介石的得力干将之一。
同年邱清泉在南京巡查的时候,在当地一家有名的医院认识了一名护士,
这名护士就是邱清泉的第二任妻子,名叫叶蕤君,两人一见钟情,互生情愫
远在浙江的黄氏得知自己的丈夫变心之后,并没有一哭二闹三上吊,她知道自己和邱清泉并没有感情,最后和他的丈夫很快办理了离婚,成全了他和叶蕤君。1929年6月18日,邱清泉和叶蕤君结婚了。
邱清泉结婚图片
邱清泉和叶蕤君结婚后的几年中,叶蕤君先后为他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两个儿子名叫
邱昆仑和邱国渭,两个女儿名叫邱莉娜和邱莉娃
。还有一个儿子并未查询到叫什么。
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邱清泉虽然依旧是军队司令,但是他在随后战争中的表现却让蒋介石感到失望,在多次和解放军部队战斗的过程中,屡屡失败。
于是在1948年春季的时候,邱清泉所带领的部队就被刘伯承全部歼灭,对此邱清泉也表示非常的失望,多次提出想要退出战场,回到家中陪伴自己的妻儿。但是蒋介石并没有答应他的这一请求,
反而将他的职位从副司令官提升到了司令官
蒋介石和邱清泉
03
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之后,80万国民军队被华东野战军分割,邱清泉虽然想竭尽全力地换回战局,但一切都已经晚了。
当时杜聿明等官员都决定向南撤离
,但是邱清泉却毅然表示拒绝,依然坚持保守阵地。最后邱清泉在陈官庄被解放军团团围住,拒绝投降的邱清泉想要突出重围,
被栗裕下令枪毙,最终惨死在了战场上,当时的他只有47岁
邱清泉死后,叶蕤君和黄氏受到了国民政府的抚恤,但是叶蕤君因为丈夫的去世感到伤心不已,同样面临的也是六个孩子的成长。
淮海战场上的邱清泉
04
1949年南京解放之后,蒋介石命令所有人撤离到台湾,叶蕤君也明白自己作为邱清泉的后代,势必会被解放军视为眼中钉,所以
叶蕤君和黄氏带着六个孩子跟着逃亡的部队,准备逃到台湾
一家人在逃亡的路上一路前行,但是在逃到福建后很快被解放军认了出来,在解放军对她们核实身份的时候,叶蕤君以为一家人即将命丧这里,不知所措的之时,解放军的举动让她们惊讶不已。
一位解放军士兵给了她们一笔路费,并主动给她们发放了一张通行证,对着叶蕤君说道:
邱清泉是抗日有功的,虽然后来投奔了蒋介石,但是解放军是不会为难他的家属的,有了这张通行证,随后想到哪里都可以
通行证
解放军这种行为深深地打动了
邱清泉的二儿子邱国渭
,他认为既然如此解放军是绝对不会为难自己的,
此后则留在了大陆
,叶蕤君见此情景表示感动不已,无奈之下带着另外的四个子女远去逃到了台湾。
但是到了台湾没多久,叶蕤君看到国民党内部经常出现混乱不堪的管理,她想国民党内部已经无法管理,哪还有心思对爱将邱清泉的遗孤进行关照呢。再如此下去,一家人恐怕在台湾饿死也没有人知道,无奈之下,
叶蕤君带着几个孩子以及黄氏离开了台湾,前往美国定居
05
到了美国之后一家人生活终于得到了平静,叶蕤君和黄氏两个人一起为抚养这五个孩子操碎了心,一个人在家中为孩子提供教育帮助,另一个则是既当爹又当妈的赚钱养家,她们两个人也是经历了不少的苦楚。
到了美国定居之后,一家人也很少回家,每次回家都是为了给自己丈夫扫墓,没有其它的事情根本不会离开美国,一家人除了二儿子以外,其它的五个儿女都是在美国长大的。
邱清泉的二儿子邱国渭在的生活也非常的精彩,在当时一家人逃亡台湾的途中,因为邱国渭在国内的学业并没有完成,同时他也看到了解放军对一家人的优待后,才改变注意决定留下来继续完成学业。
圣约翰大学角标
邱国渭当时就读在圣约翰大学
,1952年大学毕业之后,邱国渭就被分配到了上海的一家图书馆中工作,在图书馆当中担任目录采编的工作。
也是在这座图书馆中他认识了自己的夫人,
这位夫人还是袁世凯的后代,也是非常有气质,
他对这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一见钟情,也是因为这位女子的身份特殊,在她的身边也有很多的追求者,但是在众多的追求者当中,袁小姐都不为所动,
邱国渭的才华也很快的俘获了这位袁小姐的芳心。
邱清泉之子——邱国渭
因为邱国渭的身份被别人称为
“战犯儿子”
,因此想要和袁小姐在一起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06
但是这位袁小姐也是一位对爱情有着非常执着的人,她因为看中了邱国渭的身上有着一种不服输的耐性,
因此面对家里人强烈反对,还是不顾一切的和他结了婚,两个人婚后的生活非常甜蜜幸福,很快生下了三个女儿
。邱国渭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努力奋斗着。
但是意外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到来。
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邱国渭因为自己的身份特殊,也是在各个方面小心谨慎,希望能消失在大众的舆论中,但即使这样,
邱国渭还是逃脱不了厄运
邱国渭的妻子在当时是一名教师,一次带领学生做义工的时候,突然染上了重病,因为当时是在乡下,医疗条件都得不到满足,乡下的医生也是非常不专业,因此在乡下不幸被误诊,最终因为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不幸身亡
妻子的过世使得邱国渭久久不能平复,几次都想离开这个世界,去找自己的妻子,但是一想到自己那三个可爱的女儿,已经没有了妈妈,不能再失去爸爸,因此他不得不重新振作起来,独自抚养未成年的三个女儿。
07
邱国渭深知自己是战犯邱清泉的儿子,对于自己的特殊身份也是非常讨厌,当时的群众也极力反对,于是他在各方面都非常谨慎小心,各种低调,
但是随着政府的各种政策下来使他的行径更加艰难。
妻子去世之后,因为还要抚养自己的女儿,使得自己的工作能力大不如从前,顶着各种压力,他的精神状况也几近面临崩溃。
甚至在同事提到对他敏感的词汇后,
多次和同事大打出手。
因为自己的身份,平常也不喜欢说话,就是一直干,在当时那个年代,由于邱国渭工作表现出色,最终被提拔为了国家干部,上海市政协委员,工作内容则是负责海外同胞的相关工作。
但是邱国渭本人对这份工作也不是非常感兴趣,
他本人的愿望还是教学工作方面
,因为他自己学的是外语专业,也在西文编目方面有着非常高的工作经验,所以他曾被邀请到了上海复旦大学里做任课老师,这份工作让他觉得非常开心。
因为邱国渭的教学水平极高,在他任课一年之后就得到了学校以及学生的高度评价,
当时邱国渭名气大涨,在很多专业领域得到了认可
邱国渭对自己政治方面的工作非常不喜欢,虽然自己所在的岗位有发展空间,但是他对这个领域并不来电,以至于每次开会的时候,他都不在场。
邱国渭当时在复旦大学做的是兼职老师
,因为他上课得到了学生的很大反响,当时复旦也正式将他调去担任了正式的编制老师,并且还给他解决了住房问题,为此邱国渭表示非常感动,也保证自己能够一直干到退休。
但是老天就是这样造化弄人,因为邱国渭当时所在的图书馆将他提拔为了外文采编的副主任,
并且担任祖国统一的工作会委员,
后来又被选拔上了上海政协委员会的一名成员。
就这样,他到复旦大学担任任课老师的事情就被搁置了,这让他的心理非常郁闷。
就这样,心理很是不痛快的邱国渭辞掉了自己在国内的工作,带着自己的女儿,先后四次飞往美国,
投奔了远在美国的兄弟姐妹。此后再也没有回来过
飞往美国
08
邱清泉的其它子女们世人不得而知,只知道他们一直在美国发展,
有了各自的事业和家庭,生活虽然很是平淡,
但是一家人在一起却非常的幸福。
在邱清泉的子女们都成家立业之后,他的妻子黄氏和叶蕤君也算是完成了邱清泉的遗愿,为了不想麻烦儿女们,
叶蕤君和黄氏果断住进了美国的老人公寓,最终在那里安享晚年
在八十年代时期,已经年迈的叶蕤君最后一次回到大陆祭拜了邱清泉的墓之后,回到美国没多久,
她就因病去世了
其实邱清泉的六个子女在那个战乱的年代,也分别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已经乐享平淡简单的生活也是常人不能所及的,
邱清泉确实是一位国民党将领,当时他对蒋介石的忠心也是无法言说的,
如果他当时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或许一家人的命运也不会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