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南京保衛戰前後,德國曾進行兩次調停,日本都提出了哪些條件?

長期關注小編文章的人應該都清楚,南京保衛戰之前,德國駐華大使——陶德曼,曾向南京政府轉達了日本的七個停火條件:

第一,在華北五省建立非軍事區,任命親日官員。

第二,内蒙古自治。

第三,擴大上海非軍事區,由國際共管。

第四,中國停止所有抗日抗日活動。

第五,中日共同防蘇反共。

第六,降低日本商品關稅。

第七,各國在華權益得到尊重。

南京保衛戰前後,德國曾進行兩次調停,日本都提出了哪些條件?

這七項停火協定,如同癡人說夢,蔣介石直接拒絕,最後中日雙方展開了南京大戰。

這一決定讓希特勒比較窘迫,但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希特勒繼續讓陶德曼調停中日戰争。所謂的調停,其實隻是一個傳話筒而已。

南京陷落之後,日本東京感覺資本更加雄厚,又提出了一個更加苛刻的和平方案。

第一,國民政府承認滿洲國。

第二,中國放棄抗日政策。

第三,在華北内蒙建立非武裝區。

第四,華北特殊化。

第五,内蒙古自治。

第六,共同防共。

第七,華東設定非武裝地帶,上海由中日共同維護治安。

第八,中日滿,經濟提攜,簽訂經貿礦産方面的協定。

第九,向日本賠款。

南京保衛戰前後,德國曾進行兩次調停,日本都提出了哪些條件?

如此癡心妄想的方案,中國怎麼可能答應!但是日本在等消息,而且是很認真的人,這是符合日本特點的,他們給出的最後期限是1938年1月15日。

在期限的最後10天,日本東京也召開了一個禦前會議,除了近衛文磨之外,幾乎在國内的日本大員都參加了。在這次會議上,最出風頭的不是軍部,而是内務大臣末次信正。

1月15号很快就到了,很顯然中國根本沒有理睬日本。

當天上午9點,東京再一次召開緊急會議,這一次首相近衛文磨出席了。平時寡言少語的他,已經認識到自己的決斷,到底有多脆弱,他曾一度想與國民政府談判,但是他派出的特使,都被軍部的人給抓了回來,他不知道他這個首相還能幹點什麼?

末次信正還是堅持與蔣介石政府談判,而軍部這一次出奇的平靜,隻是回答“再等等看”。

南京保衛戰前後,德國曾進行兩次調停,日本都提出了哪些條件?

外相廣田覺得,但是你附和符合末次信正,隻是建議東京政府不要再與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接觸,将其徹底甩在一邊。

多田則認為,這個時候否認蔣介石政權是一個愚蠢的決定,隻能繼續将其推到對立面。他跟石原莞爾一樣,希望盡快結束中日之間的戰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防備蘇聯上。

在那個年代,日本東京政府的決斷就是這麼的複雜,它不像德國,來自于一個像希特勒那樣的獨裁者,也不來自于内閣,就有那個的因素,更有軍部的因素。

日本軍部也不是統一的,它分為陸軍和海軍,更要命的是,即使在陸軍内部,參謀本部和陸軍省的觀點也不一樣,從這裡來講,那就更别指望東京機關和一線日軍的觀點保持一緻了。

石原莞爾,河川,作為一個小小的軍官,就敢私自策劃“九一八”,也是這個原因。

南京保衛戰前後,德國曾進行兩次調停,日本都提出了哪些條件?

1月16日中午,東京釋出了一份聲明:帝國政府今後不再以蔣介石的國民政府為對手。

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在不宣戰的情況下,兩國斷絕外交關系。

東京的這個決定,顯得有點倉促,最後的結果如何呢,下幾篇文章小編會介紹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