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本文字數:2164

閱讀時間:6分鐘

育朵:幫助兩千萬中國家庭解決養育難題

01

孩子的奇思妙想,我總接不住!

前段時間,育媽在育兒群裡看到了一位爸爸分享的一則14歲男孩的TED演講,深受觸動:

男孩在演講中講述自己因為聽說同學曾在海灘上看到了大量的塑膠泡沫垃圾,是以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每天都在使用的塑膠用品,意識到它們無處不在:

買一台電視,包裝電視的塑膠泡沫可能比電視機還大?

喝一杯咖啡,塑膠咖啡杯毫無疑問會積少成多......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他還發現,由于沒有回收利用塑膠泡沫的方法,幾乎所有的塑膠泡沫都進入了垃圾場、沙灘與海洋。

他開始思考,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回收利用塑膠?讓人們能夠繼續享受它輕便、隔熱以及出色的包裝能力等優點,同時也能化解丢棄它的環境問題。

(圖檔來源于網絡)

把塑膠可回收化,聽起來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男孩的爸爸媽媽十分支援他,在父母和小夥伴的幫助下男孩經曆了一次次設計、修改、失敗再實驗。

終于在合适的溫度、時間下成功利用塑膠泡沫中的碳原子制造了活性炭,将不可能變成了現實。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男孩的創新并沒有止步于此,随着他的一步步推進,“塑膠泡沫可回收化”的創意獲得了社會各界的基金支援,在FIRST上獲得了“全球創新大獎”,還在谷歌科學市集中被授予了“科學創新大獎”。

看完這個視訊,育媽既有些羨慕這個男孩驚人的想象力與創造力,也第一次意識到原來生活中的靈感、父母的支援能夠激發孩子如此之大的潛力。

事實上,和這個小男孩一樣,我們的孩子每天也都有許多各異的關于生活的新奇想法:

喝完的飲料瓶能不能有别的用途?

我能不能也成為一名火箭工程師!

如果家裡也能下雪就好了!

我可以把畫上的彩虹變成真的嗎?

紙飛機是不是也可以自由翺翔在空中......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群裡的爸爸媽媽分享着自家孩子的奇妙想法,然後發現孩子似乎天生都擁有想象的翅膀,隻是很多時候是我們這些父母沒能“接”住這些奇思妙想:

“我對科學知識一竅不通,聽到這些想法就發懵!”

“孩子的這些想法聽上去總是不着邊際,我也不知道從哪入手陪他實作!”

“我平時工作忙,幫助他們嘗試實作這些很費時吧?”......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其實,育媽也和這些爸爸媽媽們一樣,明白如果能夠嘗試着将這些想法實作,無論結果是否成功,不僅能和孩子之間擁有快樂的親子時光,還能在這個過程中激發孩子主動思考、學習和探索,進而培養科學意識。

隻是,我們總是苦于不知如何實作......

02

原來,親子陪伴裡就有科學啟蒙

當我們在群裡抒發着各自的困難與不解時,一位爸爸給我們分享了一個steam科學啟蒙課程《50個超好玩的親子科學遊戲》。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他向我們介紹這門課程不僅能夠幫助我們和孩子一起實作生活中的趣味想法,度過别有意義的親子時光,還能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鑽研精神,在日常點滴中發現科學的魅力。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育媽看到課程時的第一反應和群裡的很多爸爸媽媽一樣——steam課程?聽上去過于高深,自己在家也可以嗎?

帶着這個疑問育媽上網查了些資料後才了解到了風靡全球的“steam教學法”的真正含義: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Steam教學法是指融合了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數學(math)的教學方式。

這種教學方式還有2個核心:一個是結果,即幫助孩子創造新事物;另一個是過程,即和孩子一起梳理這個事物是如何創造而成。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事實上,将steam融入家庭教育中的意義,便是當孩子們在家中創造物品時,不論是折紙飛機,還是制作一個小型機器人,隻要孩子在動手、動腦,就能夠調動孩子們的知識儲備,鍛煉他們的各方面能力。

看完這些,育媽瞬間掌握了steam的精髓,開始研究起這一套由哈喽王叔和他的女兒共同講述的《在家玩科學——50個超好玩的親子科學遊戲》

掃碼試看,共同研究!

誰是“哈喽王叔”?

“哈喽王叔”是一位紀錄片導演,也是一位專注于steam教育的教育技術學士,更是一個喜歡帶着孩子玩科學的爸爸。

他用豐富有趣的科學小遊戲陪伴女兒“王小喵”成長,讓孩子在家裡就能感受科學的魅力。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王叔的女兒“王小喵”)

“讓孩子學1000次,不如陪孩子動手玩一次。”這是王叔始終堅持的教育理念,他希望自己陪伴孩子的時光是快樂的,也希望能夠培養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是以,他親自拍攝講述了這個課程,希望幫助更多孩子發現科學就在身邊,進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與想象力,他相信這是家長能給孩子的終身财富。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王叔在做小實驗)

當孩子學到了冰心的《小桔燈》,便可以在家裡自制一張小桔燈;

當孩子學到了愛迪生的故事,便可以自制一個燈泡......

王叔通過50個科學實驗,五大學科領域,向孩子們展現了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筷子、舊報紙、飲料瓶等等,隻要賦予他們科學的創造,就能實作十分神奇的“魔法”!

你能收獲——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課程中的200多個視訊遊戲曆經了2年的打磨時間,經過了王叔與他的制作團隊(強大的博士、教授後援團)查閱論文、不斷推敲,也收獲了很多權威科普比賽的認可:

男孩14歲獲得“全球創新大獎”,隻因為他在生活中找到了……

海水為什麼那麼鹹?

風到底是怎麼來的?

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

月亮為什麼有時圓有時尖?

......

當育媽在分享這些内容時,小育小朵正在纏着爸爸一起跟着王叔找尋這些生活知識的答案。如果你也不知道該如何解答孩子的這些問題,也苦惱着如何陪伴孩子,也想激發孩子的創造力,那就帶着孩子在家“玩科學、找答案”吧!

限時優惠:29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