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歲末,對于車市而言就意味着“交卷時刻”。回顧2021年的車市,汽車行業應該說是風起雲湧、喜憂參半,所謂“喜”,喜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了汽車産業的進化和轉型,目前的汽車産業正在被重塑。而“憂”,就在于目前仍在反複的疫情、短缺的晶片供應,衆多因素都無形中影響着汽車行業的發展。但不管怎麼樣,終究又是一年過去,無論是賺得盆滿缽滿,還是落得顆粒無收,都要把這份答卷擺在桌面上由衆人審閱。
而這種讓人猝不及防的興衰交替,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其實最為明顯。時間回到三年前,那時候大家都還在質疑純電動車能否存活下去。如今,純電動車活得越來越好,還大有取代燃油車之勢。隻不過,曆經了各種變革之後,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成為一片“新天地”。那麼,2021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有何看點呢?
小鵬:問鼎銷冠,未來可期
2021年剛結束,小鵬汽車就對外公布了自己的銷量資料。根據資料來看,小鵬汽車2021年12月的傳遞量達到了16000台,而全年累計傳遞量達到了98155輛。這個資料,雖然乍一看不算多,但對于造車新勢力而言,已經成功問鼎銷冠。
也許有朋友會好奇,相比聲量更大的蔚來、理想,小鵬汽車為什麼能夠以黑馬之勢一躍成為銷冠?其實,小鵬一直在默默地按照自己的思路布局市場。細數小鵬汽車旗下的産品,不算多。但是,綜合來看特點很明顯,那就是價格不高、品質不低。

就拿小鵬P7來說,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誕生之初,小鵬就将P7的對标産品設定為特斯拉的Model 3,比起特斯拉,小鵬擁有更好的内飾做工、更大的尺寸、更本土化的智能化功能以及更低的價格,這就很好地從Model 3的客戶群體中分走了一杯羹。
其次,就是所謂“人設”。經常有人來形容,小鵬汽車副業是賣車,主業是賣軟體的。這從另一方面也能反映出,小鵬汽車在科技方面的水準。除了更好用的智駕系統,小鵬汽車也很清楚自身品牌的定位,還特意設定了品牌的科技日,一遍一遍的重新整理人們對于小鵬在科技領域水準的認知。其實綜合來看也很簡單,沒有人是随随便便成功的。那個看似不起眼的人,也許總會在最後拿出驚人的成績,正如小鵬汽車。
蔚來:産能受限,來年有望
在年終銷量排行榜公布之前,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都認為,年終的銷冠會屬于蔚來,但沒想到蔚來最終屈居第二。根據資料顯示,蔚來汽車2021年最後一個月傳遞量勉強破萬,僅為10489輛,比起小鵬汽車的16000台還有不少差距。而蔚來汽車的全年累計傳遞量為91429輛。遺憾的是,蔚來汽車沒能完成當初10萬輛的小目标。
制約蔚來汽車銷量突破的是什麼?首先,來自于産能問題。受疫情所影響,晶片短缺導緻蔚來汽車的産能嚴重受限,加上生産線改造,一來二去對傳遞量造成了不小的影響。據業内人士稱,蔚來汽車在2021年的累計訂單其實已經突破了10萬輛,但無奈傳遞速度實在跟不上,最終還是沒能實作突破。
當然,在筆者看來影響蔚來汽車銷量的關鍵因素,絕不止是晶片短缺,畢竟大家都同處在一個大環境下,這個說法顯然站不住腳。如果真要挑出問題,蔚來的産品結構也有待優化。細數蔚來汽車目前在售的産品,ES8、ES6、EC6,這三款車型其實用有着較高的重合度,加上時間略久,銷量疲軟也是在所難免。不過,蔚來的好日子近在眼前,等到ET5、ET7進入戰場,也許明年的蔚來銷量會更上一層樓。
理想:單車爆款,實屬不易
相比蔚來、小鵬這些純電動産品,排在榜單第三位的理想汽車則與他們略有不同。第一個不同在于,理想的産品目前是增程式電動車,與純電動車型存在技術上的根本差別,隻不過同屬新能源車型類目。第二個不同在于,蔚來和理想的銷量,是有各品牌旗下的多款車型共同組成,而理想汽車殺入銷量前三,完全是單槍匹馬,靠的僅僅是理想ONE這一款車型。
理想ONE有多牛?根據資料顯示,2021年12月單月,理想ONE傳遞量達到了14087輛,這也就意味着這一款車型頂得上蔚來汽車全系12月的傳遞量了。而全年成績,理想ONE也達到了90491輛,這個成績對于隻有單車型的理想汽車來說,無疑是巨大的成功。
理想ONE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概括起來就是兩個字:全能。全能在哪?消費者喜歡的大空間,有了;大家讨厭的續航焦慮,解決了;消費者要的高配置,給了;想要低價格,也滿足了。雖然理想ONE的單方面都不是同級最強,但是它全能的綜合産品力毋庸置疑,這也是它熱銷的原因。
不過,對于理想汽車來說,理想ONE的單車型爆紅也勢必會帶來更大的壓力。接下來的路,該怎麼走?往哪走?這個問題,值得李想好好思考。
第二梯隊:另辟蹊徑,仍有機會
如果你曾看過2021年造車新勢力的銷量排行榜,你就會發現。其實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早已呈現出了明顯的分水嶺。第一梯隊的“蔚小理”,全年累計傳遞量基本都在9萬輛以上。而第二梯隊,哪怕是到了榜單第四位,就已經呈割裂狀。
排在第四位的是哪吒汽車,說來也是第四,但全年傳遞量僅為69674輛。但如果從哪吒汽車自身的情況來說,能夠守得住這個第四位,已經算是不錯的成績。相比持續走向高端的“蔚小理”,第二梯隊似乎有着自己的玩法和觀察。
就拿哪吒汽車來說,其主力産品哪吒V PRO瞄準的客戶群體正是低成本電動車市場。目前來看,效果還不錯,哪吒V PRO基本上單月能突破5000輛。這麼看來,這倒也是個不同方向的風口。而同樣吃到這個風口紅利的還有排在第六位的零跑汽車,憑借着一款T03,讓零跑汽車徹底在新能源市場站穩了腳跟。
根據資料顯示,12月零跑汽車的傳遞量為7807輛,全年達到43121輛。不過與哪吒汽車不同的是,零跑汽車已經發起了向中高端市場的沖擊,零跑C11的訂單爆火,或許對零跑汽車來說,又将是個新的開始。
之是以把排在第五位的威馬汽車放在最後說,是因為它和上文兩者确實不太相同。作為曾經第一批“新勢力”的頭部車企,威馬汽車短時間來看略顯落寞。不過好在威馬在推出了W6後,品牌才開始重新獲得了市場關注度,總算是挽救威馬與水火之中。至于能否憑借着W6徹底翻身重歸頭部,我認為機會還是有的。
結語:用兩極分化,來形容如今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為合适。排在頭部的蔚小理,一切充滿希望。而第二梯隊以威馬、零跑、哪吒為代表的多數車企,還在尋找機會。至于像極氪、創維、岚圖這樣的新生力量,隻能說前路漫漫了。但不管怎樣,新的一年依然準時到來,對于各家車企2022年的表現,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