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周老師的視訊号更新啦

主題:人生的兩大趣味

歡迎您關注留言喲~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01

幸福隻是靈魂的事,肉體隻會有快感,不會有幸福感。

靈魂是感受幸福的“器官”,任何外在經曆必須有靈魂參與才成其為幸福。

幸福主要是一種内心快樂的狀态。不過,它不是一般的快樂,而是非常強烈和深刻的快樂,以至于我們此時此刻會由衷地覺得活着多麼有意義,人生多麼美好。

不管擁有這種體驗的時間多麼短暫,這種體驗卻總是指向整個人生的,所包含的是對生命意義的總體評價。

當人感受到幸福時,心中仿佛響着一個聲音:為了這個時刻,我這一生值了!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02

幸福是生命意義得到實作的鮮明感覺。人身上必有一種整體的東西,是它在尋求、面對、體悟、評價整體的生命意義,我們隻能把這種東西叫做靈魂。

是以,幸福不是零碎和表面的情緒,而是靈魂的歡愉。正因為此,人一旦有過這種時刻和體驗,便終身難忘了。

快感和痛感是肉體感覺,快樂和痛苦是心理現象,而幸福和苦難則僅僅屬于靈魂。

幸福是靈魂的歎息和歌唱,苦難是靈魂的呻吟和抗議,在兩者中凸現的是對生命意義的或正或負的強烈體驗。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03

内心世界的豐富、敏感和活躍與否決定了一個人感受幸福的能力。在此意義上,幸福是一種能力。

苦與樂不但有量的差別,而且有質的差別。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中,苦與樂的數量取決于他的遭遇,苦與樂的品質取決于他的靈魂。

歡樂與歡樂不同,痛苦與痛苦不同,其間的差別遠遠超過歡樂與痛苦的不同。

對于沉溺于眼前瑣屑享受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歡樂。對于沉溺于眼前瑣屑煩惱的人,不足與言真正的痛苦。

痛苦和歡樂是生命力的自我享受。最可悲的是生命力的乏弱,既無歡樂,也無痛苦。

痛苦使人深刻,但是,如果生活中沒有歡樂,深刻就容易走向冷酷。未經歡樂滋潤的心靈太硬,它缺乏愛和寬容。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04

我對幸福的看法日趨樸實了。在我看來,一個人若能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并且靠這養活自己,又能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并且使他(她)們也感到快樂,即可稱幸福。

愛情和事業是人生幸福的兩個關鍵項。愛着,創造着,這就夠了。其餘一切隻是有了更好沒有亦可的副産品罷了。

人世間真實的幸福原是極簡單的。人們輕慢和拒絕神的禮物,偏要到别處去尋找幸福,結果生活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不幸。

珍惜平凡的幸福,這是一種人生覺悟。一個人如果在他天天過的日子裡找不到幸福,我可以斷言,他去哪裡也不會找到。為什麼?因為他的幸福觀出了問題,他在找一個東西,而他自己也不知道要找的東西是什麼,他怎麼能找到呢?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05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相愛的伴侶、和睦的家庭、知心的朋友,一定要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吃晚飯,餐桌上一定要有歡聲笑語,這比有錢、有車、有房重要得多。錢再多,車再名貴,房再豪華,沒有這些,就隻是一個悲慘的孤魂野鬼。相反,窮一點兒,但有這些,就是在過一個活人的正常生活。

人在世上不妨去追求種種幸福,但不要忘了最重要的幸福就在你自己身邊,那就是平凡的親情。

人在遭遇苦難時誠然可以去尋求别人的幫助和安慰,但不要忘了唯有一樣東西能夠使你真正承受苦難,那就是你自己的堅忍。

在我看來,一個人懂得珍惜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親情,又勇于承擔屬于自己的那一份苦難,乃是人生的兩項偉大成就。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06

那些偉大的靈魂,聖者如佛陀和耶稣,賢哲如蘇格拉底和孔子,天才如尼采和凡 · 高,生前或者貧困終身,或者受盡磨難,如果用世俗的眼光來評估,他們都是很不幸福的。幸福這把尺子太小,衡量不了這些精神偉人的價值。

不過,倘若把幸福定義為人性的偉大,他們又是最幸福的。

幸福的反面是災禍,而非痛苦。痛苦中可以交織着幸福,但災禍絕無幸福可言。另一方面,痛苦的解除未必就是幸福,也可能是無聊。可是,當我們從一個災禍中脫身出來的時候,我們差不多是幸福的了。

幸福的和不幸的人呵,仔細想想,這世界上有誰是真正幸福的,又有誰是絕對不幸的?!

幸福是一種一開始人人都自以為能夠得到,最後沒有一個人敢說已經擁有的東西。

幸福:為了這個時刻,這一生值了!

如何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好一生

假如你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不知道自己該去做什麼,就去讀那些好書,和那些偉大的靈魂及先賢的智慧進行交流探讨,也給自己打一個好底子,在世界中培養一份自己的定力。

周老師特邀名家,在5本經典中,一起品味人生,成長自我,掃描上方圖檔二維碼,即可收聽~

今日好書推薦

《思考的魅力》

有一套哲學啟蒙書,我非常喜歡,就是這套《思考的魅力》。

它是法國百年人文出版社伽利瑪出版社聯合法國巴黎大學等20所高等學府為8-18歲左右少年創作,29本分29個人生主題,涵蓋了誠實、守信、正直、責任、友情、尊重、善良等,這些主題既包括對世界的思考,也包括對自我的思索,大部分孩子現在的生活是無憂無慮的,但是同時也是非常“内卷”的,當他們面對公平、自由、愛情這些人生的大問題時,不僅自己沒有準備好去回答,家長也可能沒有準備好,這套書将是一種嘗試,用哲學和藝術的方式來回答。

比如這套書中《足球教會了我們什麼》這本書,普通家長和孩子一起看球無非說一下規則意識、團隊合作、體育精神,但是這本書從野蠻到文明的進步,談到了遊戲精神的本質,談到人際關系的社會學模型,甚至還涉及到很多基本但絕不膚淺的經濟學和政治學問題。真正做到了從一粒沙中折射一個世界。

可能有人看到這套書會想小朋友有必要讀哲學嗎?對他們來說會不會太深奧了?其實不是這樣的,思考的能力應該從小培養,法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們從中學就開始進行哲學教育,這樣能帶給孩子開闊的視野和自由的思想,引導孩子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最終利用哲學思維解開心中的疑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