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和抗體對奧密克戎療效尚不确切 騰盛博藥開賣前股價大跌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加速傳播推動了全球對于抗新冠藥物的需求。作為中國首個獲得準許的新冠中和抗體藥物,中國生物藥企騰盛博藥(2137.HK)的新冠療法即将開賣。

從去年12月8日,騰盛博藥的中和抗體聯合治療藥物安巴韋單抗注射液(BRII-196)及羅米司韋單抗注射液(BRII-198)注冊申請獲得應急準許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腰斬,從最高的48港元跌至目前不到23港元。

周五截至發稿,騰盛博藥股價再度大跌超過10%,連續兩日股價累計跌幅超20%。

中和抗體對奧密克戎療效尚不确切 騰盛博藥開賣前股價大跌

目前騰盛博藥尚未證明該公司的中和抗體聯合療法是否能夠有效應對奧密克戎變異株。該公司稱,正在研究藥物對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有效性,但尚未公布結果。

業内人士普遍認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具有很強的突破疫苗防護的能力,意味着新冠治療藥物将成為必需。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1月14日發表文章稱:“我們與科研團隊即将進行中國自行研發創新的新一類口服抗新冠病毒藥物的臨床研究準備。疫苗和藥物将是未來我們渡過大流行,回歸正常生活的核心科技支撐。”

第一财經記者了解到,騰盛博藥的新冠中和抗體藥物是與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清華大學合作開發的。根據中國國家藥監局披露的資訊,上述聯合療法用于治療輕型和普通型且伴有進展為重型高風險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40kg)患者,其中青少年适應症人群為附條件準許。

知情人士告訴第一财經記者,目前包括騰盛博藥、君實生物、丹序生物在内的多個新冠中和抗體,以及新冠小分子抗病毒藥物對抗新冠變異株的有效性研究正在進行中,其中,中和抗體已經在一些高齡有重症趨勢的患者身上使用,是否有療效在一兩天内即可判斷。

一位參與新冠中和抗體藥物研發的科研人員對第一财經記者表示:“目前包括騰盛博藥在内企業所披露的資料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出現前進行的試驗結果。我們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已産生新的突變亞種R346K,該亞型正以每天1%-2%的速度代替奧密克戎株,目前已經占據感染奧密克戎株總數的25%,在泰國等國家的占比高達50%。”

上述研究人員認為,未來一定需要疫苗聯合藥物對新冠進行幹預,廣譜藥物和小分子藥物可能會成為應對疫情的最佳政策。

中國研究團隊正在積極開發新冠抗病毒口服藥。目前,包括先聲制藥、君實生物和開拓藥業等廠商都在進行相關研究。

1月14日,香港上市公司雲頂新耀(Everest Medicines)也加大新冠口服療法的布局,該公司宣布獲得新加坡實驗藥物研發中心(EDDC)研發的一組3CL蛋白酶抑制劑的全球獨家授權,用于治療新冠病毒肺炎。公司預計将于2022年下半年啟動相關候選藥物EDDC-2214的臨床試驗。

在全球範圍内,1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 (WHO) 最建立議,對新冠患者使用禮來和葛蘭素史克 (GSK) -Vir Biotechnology公司的兩種藥物,以增加治療選擇,應對快速傳播的奧密克戎變異株。

世衛組織專家組強烈推薦禮來公司的中和抗體baricitinib(産品名:Olumiant)與皮質類固醇聯合用于治療新冠重症患者,同時有條件地支援GSK-Vir中和抗體用于對住院風險最高的非重症患者的治療。

迄今為止,GSK-Vir的單抗療法是唯一在實驗室測試中顯示出對抗奧密克戎有效的療法,而禮來公司和再生元制藥的類似療法在實驗室測試中提供的保護較低。

不過世衛組織專家指出,中和抗體對于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有效性仍然不确定,并表示此類藥物的指南将在獲得更多資料後及時進行更新。

世衛組織資料顯示,奧密克戎已在全球149個國家傳播,并逃避了許多疫苗和療法提供的免疫保護。德國最新資料顯示,奧密克戎已經取代德爾塔成為該國的主導流行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