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龍骨”問蔔——商代人占蔔用的道具之一蔔骨

“龍骨”問蔔——商代人占蔔用的道具之一蔔骨

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化傳下去

“龍骨”問蔔——商代人占蔔用的道具之一蔔骨

“龍骨”問蔔

——商代人占蔔用的道具之一蔔骨

在滄州博物館曆史展廳中,陳列着一塊3000多年前的牛肩胛骨。骨頭背面密布小坑、小孔,其中洞穿的小孔有10個,鑽出的小坑有37個。仔細看,在有的坑孔中還能看到用火灼燒的痕迹,以及骨頭正面因燒灼而開裂形成的一些細小裂紋。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骨文”的載體——商代人占蔔用的道具之一蔔骨。

《禮記·表記》雲:“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後禮。”可見商朝人非常敬畏鬼神。目前出土的商朝十幾萬片甲骨幾乎全部都是占蔔記錄,内容各式各樣,上至祭祀、征伐、任免、婚喪大事,下至生育、疾病、田獵、出行、天氣,甚至連牙疼、打噴嚏這種事也要問蔔。後人看到這些甲骨文記載後不禁産生疑問:商人為什麼這麼熱衷占蔔呢?

“龍骨”問蔔——商代人占蔔用的道具之一蔔骨

首先,這是曆史發展階段性導緻的必然結果。商周兩王朝已進入“青銅時代”,但仍以木、石、骨制作的“複合工具”為主要生産工具,生産力水準低下,百姓生活困苦。面對惡劣的自然環境和衆多未知現象,商朝人既不知道科學原因,又不能有效應對,自然産生了普遍的恐懼和敬畏情緒。《左傳·桓公十一年》雲,“蔔以決疑,不疑何蔔”,通過祭祀、占蔔等活動祈求鬼神護佑,自然而然成為大衆共同的心理需要。

其次,這是穩固商王朝與諸侯政治聯盟的實際需要。《史記·殷本記》雲,“湯乃興師率諸侯”。商滅夏實際上得到“諸侯群方”的大力支援,最終取代夏朝建起了宗主國統治天下方國諸侯的政治體制。負責占蔔的巫師,大多是各個方國部族的首領,他們通過參與商王朝的祭祀和占蔔活動,以鬼神名義分享統治權力;而商王朝通過用部族代表為巫師、到方國進行祭祀等手段,以占蔔和祭祀活動為切入點,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對方國意識形态。商王朝前後能經曆十七世、三十一王、六百餘年,并且控制着“肇域彼四海”的廣大疆域,與其神權政治手段的巧妙運用有着密切關系。

最後,這是維護商王統治權力的有效手段。《尚書·洪範》記載:處理政務需考慮五個因素,即王、卿士、庶民、龜和筮。前三者屬人的因素,後二者代表鬼神的因素。五種因素均表贊同,叫做“大同”;隻要後二者贊同就算“吉”;隻要後二者有一方反對,就隻可處理内部事務,不可對外用兵;倘若後兩者都反對,即使前三者都贊成也無法通過。這表明商代政治事務的決策權掌握在鬼神手中。事實上,鬼神意志需要通過占蔔獲知,而判定吉兇的“占辭”大都由商王釋出(僅幾例除外),商王甚至親自充當巫師主持問蔔釋出命辭,事實上獲得了“最高宗教解釋權”,有力維護了商王的統治權力。

商朝距今已經有3000多年曆史,由于甲骨文的大量記載,我們對這段曆史的了解越來越詳實。伴随着對商朝認識的不斷加深,我們發現商朝人和現在的我們一樣,有着對自然和未來的許多困惑,有着不遜于今人的智慧和巧思。通過滄州博物館的一片蔔骨,跨越三千年悠悠歲月,今人與古人的思想相連相通。

作者 呂慶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