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龙骨”问卜——商代人占卜用的道具之一卜骨

“龙骨”问卜——商代人占卜用的道具之一卜骨

让文物“活起来”

让文化传下去

“龙骨”问卜——商代人占卜用的道具之一卜骨

“龙骨”问卜

——商代人占卜用的道具之一卜骨

在沧州博物馆历史展厅中,陈列着一块3000多年前的牛肩胛骨。骨头背面密布小坑、小孔,其中洞穿的小孔有10个,钻出的小坑有37个。仔细看,在有的坑孔中还能看到用火灼烧的痕迹,以及骨头正面因烧灼而开裂形成的一些细小裂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甲骨文”的载体——商代人占卜用的道具之一卜骨。

《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可见商朝人非常敬畏鬼神。目前出土的商朝十几万片甲骨几乎全部都是占卜记录,内容各式各样,上至祭祀、征伐、任免、婚丧大事,下至生育、疾病、田猎、出行、天气,甚至连牙疼、打喷嚏这种事也要问卜。后人看到这些甲骨文记载后不禁产生疑问:商人为什么这么热衷占卜呢?

“龙骨”问卜——商代人占卜用的道具之一卜骨

首先,这是历史发展阶段性导致的必然结果。商周两王朝已进入“青铜时代”,但仍以木、石、骨制作的“复合工具”为主要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低下,百姓生活困苦。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和众多未知现象,商朝人既不知道科学原因,又不能有效应对,自然产生了普遍的恐惧和敬畏情绪。《左传·桓公十一年》云,“卜以决疑,不疑何卜”,通过祭祀、占卜等活动祈求鬼神护佑,自然而然成为大众共同的心理需要。

其次,这是稳固商王朝与诸侯政治联盟的实际需要。《史记·殷本记》云,“汤乃兴师率诸侯”。商灭夏实际上得到“诸侯群方”的大力支持,最终取代夏朝建起了宗主国统治天下方国诸侯的政治体制。负责占卜的巫师,大多是各个方国部族的首领,他们通过参与商王朝的祭祀和占卜活动,以鬼神名义分享统治权力;而商王朝通过用部族代表为巫师、到方国进行祭祀等手段,以占卜和祭祀活动为切入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对方国意识形态。商王朝前后能经历十七世、三十一王、六百余年,并且控制着“肇域彼四海”的广大疆域,与其神权政治手段的巧妙运用有着密切关系。

最后,这是维护商王统治权力的有效手段。《尚书·洪范》记载:处理政务需考虑五个因素,即王、卿士、庶民、龟和筮。前三者属人的因素,后二者代表鬼神的因素。五种因素均表赞同,叫做“大同”;只要后二者赞同就算“吉”;只要后二者有一方反对,就只可处理内部事务,不可对外用兵;倘若后两者都反对,即使前三者都赞成也无法通过。这表明商代政治事务的决策权掌握在鬼神手中。事实上,鬼神意志需要通过占卜获知,而判定吉凶的“占辞”大都由商王发布(仅几例除外),商王甚至亲自充当巫师主持问卜发布命辞,事实上获得了“最高宗教解释权”,有力维护了商王的统治权力。

商朝距今已经有3000多年历史,由于甲骨文的大量记载,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越来越详实。伴随着对商朝认识的不断加深,我们发现商朝人和现在的我们一样,有着对自然和未来的许多困惑,有着不逊于今人的智慧和巧思。通过沧州博物馆的一片卜骨,跨越三千年悠悠岁月,今人与古人的思想相连相通。

作者 吕庆元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