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金哀宗完顔守緒的評價向來不高。有學者認為“金哀宗執政十年,苟延殘喘,不圖遠略,坐失時機,決策失誤,一再逃跑,隻配做亡國之君”。還有人認為金哀宗沒有雄才大略,面對新興的蒙古人,亡國是他的必然命運。

如果以成敗論英雄,那麼毫無疑問,金哀宗完顔守緒要為金朝的滅亡負責;但是如果仔細研究一下金哀宗其人,你會發現這是一個熱心改革的皇帝,他并不昏庸,為了救國他四處奔走,使得金國面臨的局勢有所改善,雖然最後他失敗了,但畢竟他至少延遲了金國滅亡的時間。從這個角度來說,他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亡國之君。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完顔守緒

一、

金哀宗完顔守緒是金宣宗之子,在他當太子之時,金國已經是内憂外患,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了。

自從公元1215年蒙古人攻克金國中都後,金朝便喪失了對遼東地區的統治權。為了躲避蒙古人,金宣宗将首都遷到汴京。但是遷都這麼大的事,在國力強盛時也不是容易辦好的,何況是兵荒馬亂之中?由遷都随金國朝廷南下的數以十萬計的官員、軍隊、百姓和流民一下子湧入河南地區,給河南和臨近地區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為了解決這麼多官員和軍隊的吃飯問題,金宣宗不異竭澤而漁,向河南、陝西、山東等地加征稅賦,除了正常的兩稅之外,另外收取物力稅、鋪馬稅、軍需稅、免役稅等等苛捐雜稅。這些嚴苛的稅收使得這幾省的農民無力負擔,相繼逃亡,或者揭竿而起,又對金朝的統治實行了緻命的打擊。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點選添加圖檔描述(最多60個字)

此時的金朝,北面面臨蒙古人的侵擾;西邊與西夏交惡,與西夏不斷爆發小規模的沖突;金國境内農民起義此起彼落,經濟陷入困境;是以金國将南宋當成唯一可以抓住的救命稻草,想在南宋身上撈點便宜,不料在興定元年的攻宋戰争中又被南宋擊敗,從南宋撈取便宜的算盤落空,金朝已四面楚歌,再也無法翻身。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金宣宗

金國皇族内部,也是沖突重重。宣宗的兩個兒子守純和守緒為了皇位勢同水火。這兩個皇子都不是皇後嫡出,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傳統,守純年長,應該是皇位的繼承者。但是宣宗寵愛幼子守緒,廢長立幼,在自己死後還造成了一場皇位之争的危機。

二、

完顔守緒在樞密院的支援下,在皇位之争中戰勝了哥哥守純,繼承了金國的爛攤子。他不願意眼睜睜的看着金國一步步走向滅亡,便對金朝進行了一定範圍的改革。

第一個改革舉措,就是将父親宣宗的寵臣、秘書監蒲察合和左司員外郎泥旁古驅逐出朝堂,起用張行信、完顔合達、完顔賽不和胥鼎等人,為抗蒙犧牲的将士建立褒忠廟,将完顔陳和尚、移刺蒲阿等将領提拔到第一線,并在之後的大昌原之戰、衛州之戰中取得了對蒙古人的破天荒的勝利。

完顔守緒登基後,一改其父不納忠言的作風,下诏全國“草澤士庶,許令直言軍國利害,雖涉譏諷無可采取者,并不坐罪”,廣開了言路。就算是一些批評他的言論,他也能大度能容,欣然接受。在他登基不久,有一位士人身穿孝服,在宮外坐地大哭大笑,口稱哭金國将亡,笑金國無人,完顔守緒聞之默然良久,他拒絕了手下要重治此人“藐視皇帝”之罪,使人送金帛将士人遣送回家,展現了他的納谏肚量。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完顔守緒與皇後

為了争取抗蒙的同盟軍,完顔守緒對金國那些造反的農民軍首領多采用招撫之策,隻要肯降者,一律加以重用,許以高官厚祿。在他的分化拉攏政策之下,有不少反抗金國的義軍首領和原來降蒙古的金國舊将紛紛重新歸順金國,擴大了金國的力量。

金哀宗能正确認識到團結南宋和西夏對抗蒙大業的作用,繼位後不斷遣使,修複金宣宗時遭到破壞的金夏關系和金宋關系。他放下身段,與西夏國兄弟相稱,又派人去與南宋議和。雖然南宋政治眼光短淺,抱着聯蒙抗金的過時政策不放,沒有與金達成和議,但金哀宗的努力顯示出了他的政治目光。在他的努力這下,金國的内政外交和軍事衰敗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面臨的險惡形勢也有所緩解。

三、

公元1231年,蒙古大汗窩闊台親率大軍從洛陽直逼汴京,翰赤金進攻濟南,拖雷率軍由陝西寶雞借道南宋的漢水東下,準備與窩闊台的大軍在汴京城下彙合。次年正月,窩闊台軍直抵汴京城下,金将完顔習捏阿不棄城而逃。此時拖雷的右路軍假道南宋,渡漢水直抵鄧上,金國軍隊根本來不及反應,完顔守緒急命完顔合達、移剌蒲阿率十五萬大軍回援汴京。當金軍行至鈞州三峰山時,遭到拖協和窩闊台的蒙古大軍兩面夾擊,完顔合達、移剌蒲阿戰死,金軍精銳一戰殆盡,金國滅亡已不可避免。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同年三月,蒙古大軍發動對金國汴京的進攻,完顔守緒親自慰勞金兵,與大臣們同心協力,死守十六晝夜,擊退蒙古軍隊的輪番攻擊。蒙古人見汴京急切難下,使出緩兵之計,要求完顔守緒親自出城談判。完顔守緒拒絕出城,同時急召完顔思烈、完顔忽斜虎等将領從汝州領兵來援,又讓城内的完顔合喜引兵一萬接應。但是來援中京的金兵在途中中了蒙古軍隊的埋伏,完顔思烈、完顔忽斜虎等人無法到達中京,隻能退守河南登封。

汴京城被蒙古軍隊圍困八個月後,城内糧草不濟,完顔守緒決定親自突圍,去召集人馬回援汴京。他留下荊王完顔守純監國,元帥崔立和孛術魯買奴等留守汴京,與太後、皇後和妃子們灑淚道别,準備殺出城去,過黃河去大名府和山東一帶召集舊部,回援汴京。

完顔守緒突圍之後,留守汴京的崔立等人見金朝大勢已去,便發動了政變,殺死宰相完顔奴申和完顔斜撚阿不,挾持太後、皇後和荊王及金國宗室五百餘人,向蒙古投降,汴京淪陷。此時的金國,除了皇帝完顔守緒沒有抓住外,實際上已經亡國。

四、

金哀宗突圍之後,來到河北,如集了一部分舊部。但是河北糧食也不能維持大軍的日用,完顔守緒便分兵三處,自己身邊隻留下蒲察官奴的五百親兵,其餘部隊分駐徐州、宿州和陳州。讓完顔守緒沒想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親軍元帥蒲察官奴居然在這種時候發動政變,殺死了忠于完顔守緒的大臣石盞等人,将完顔守緒軟禁起來。完顔守緒利用近侍召集了忠于自己的部分親兵,殺了蒲察官奴,化解了這次危機。

天興二年六月,完顔守緒遷到蔡州,在此整合舊部,并送蠟書給在陝西的粘哥完展等将領,相約九月于他們在饒豐關彙合,乘南宋不注意時,殺出一條血路,奔往四川,徐圖恢複之計。但是南宋大将孟珙識破了完顔守緒的計劃,扼死了通往四川的道路,粉碎了完顔守緒企圖奔蜀的打算。當年十二月,蒙古人進攻蔡州,并聯合南宋一起夾擊完顔守緒。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蒙古大汗窩闊台

生死關頭,完顔守緒親率金軍上城防守,衣不解帶,與士兵共同守城。在他的感召下,蔡州以彈丸之地,幾千殘兵,居然守了三個月。但是雙方畢竟實力懸殊,城内糧食斷絕,金國氣數已盡,已無法扭轉滅亡的命運。最後關頭,完顔守緒将自己的戰馬殺死,馬肉分給将士,仰天歎曰:“我為金紫十年、太子十年、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無恨矣!所恨者祖宗傳祚百年,到我而絕!”

天興三年正月,蔡州城破,完顔守緒在最後關頭傳位給宗室大将完顔承麟,讓他想辦法逃出去,再圖複興金國。之後,完顔守緒自缢而死,享年三十七歲。而接受他傳位的完顔承麟見完顔守緒已自盡報國,憤而沖出大殿,揮刀砍死數名攻入宮中的蒙古士兵後,被蒙古士兵亂刀砍死。完顔承麟從接位到戰死,前後不到一個時辰,可謂曆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了。自此,金朝曆國一百二十年而絕。

完顔守緒自盡後,近侍完顔绛山按他的遺囑,将其屍體火化,但尚未燒完時,蒙古将領塔察兒和宋将孟珙已沖入宮中,撲滅了完顔守緒遺體上的火,将其殘骸一分為二,帶回國報功領賞。其中塔察兒得金哀宗左手,孟珙得右臂,這隻右臂被送到臨安告祭宋朝太廟後,藏于南宋大理寺獄庫之中。

完顔守緒死後廟号為“哀宗”,但金人大多認為此谥不當,故又谥為“義宗”。但是不管廟号是什麼,也不管他生前做了多少努力,金國還是在他手上滅亡了。

他遠勝崇祯,是不該亡國的亡國之君,他才是真正的“君王死社稷”

五、

這位金國末代“敬天德運忠文靖武天聖烈孝莊皇帝”,可謂曆史上最可惜也是最不幸的亡國之君。有人說明末的崇祯不像亡國之君,但是完顔守緒才是最不像的那一個。

完顔守緒在位期間,積極鼓勵農業生産,尊孔崇儒,團結民心,廣開言路,改革政治,鏟除奸佞,停止侵宋戰争,并與西夏修好。他重用名将完顔合達、完顔陳和尚、胥鼎等人,收複了不少土地,使金國呈現出一片複興的景象。在面對蒙古和南宋的兩面夾擊之時,他身先士卒,與将士同甘共苦,死守孤城,最後以身殉國。無論于公于私,他上對得起他的祖宗完顔阿骨打,下對得起那些與他一起戰鬥的金國軍人。他臨死時說的“我做人主十年,自知無大過惡,死也無恨”充滿了一個努力興複國家,卻因為各種不可控因素而失敗的失敗者的不甘。他真正做到了“國君死社稷”,他也無愧于他的社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