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天馬山發現摩崖石刻,最早镌刻于南宋

作者:上海松江
重磅!天馬山發現摩崖石刻,最早镌刻于南宋

遊山淺,見山膚澤;遊山深,見山魂魄。“五一”期間,上海畫院畫師龐飛在天馬山寫生遊曆時,無意中發現一處摩崖石刻“㫰(làng)甲岩”。經人文松江創作研究院副院長常勇的進一步考證,找到了“㫰甲岩”的出處,并得出其應為南宋至明代石刻。眼下正值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開展之時,這一發現意義非凡,也是對國際博物館日最好的獻禮。

重磅!天馬山發現摩崖石刻,最早镌刻于南宋

初夏時節,天馬山上綠樹成蔭,百鳥争鳴。從東大門進山沿着山路一直往西走不遠就來到天馬山著名的景點“飲馬池”。順着池邊往裡走,“㫰甲岩”石刻就藏在飲馬池後面的崖壁上。因為被苔藓覆寫,石刻并不顯眼,仔細辨認方能認出。

重磅!天馬山發現摩崖石刻,最早镌刻于南宋

常勇通過現場勘察并翻閱了大量資料,發現“㫰甲岩”這三個字僅見于清代周厚地的《幹山志》。書中引用明代呂廷振的《幹山雜志》說,“㫰甲岩”是宋建炎時,銀甲将軍周文達㫰甲的地方。“松江方言裡有‘㫰衣裳’的說法,‘㫰’就是晾曬的意思。在古代,‘㫰甲’不僅是武将答報君恩、昭示忠心的一種誇耀行為,也有馬放南山,解甲歸田之意。這與天馬山這裡的地貌形勢非常契合。”常勇介紹。

在進一步查考清代周國賓《灣周周氏世譜》等資料後,常勇認為,“㫰甲岩”三個字大機率是周文達镌刻于南宋紹興二十七年,也就是他在天馬山修築護珠塔時的1157年。摩崖石刻镌刻的時間下限應該是明代呂廷振著述《幹山雜志》截止的1643年,也可能是其子孫後代紀念先祖功業而刻。“‘㫰甲岩’摩崖石刻的發現,不僅印證了《幹山志》的記載,也為天馬山增加了一個新的文化景觀,為松江‘文博之府’建設增添了新的注腳。”常勇說。

重磅!天馬山發現摩崖石刻,最早镌刻于南宋

站在飲馬池前環顧四周,樹木叢生、植被茂盛,并沒有空曠的晾曬之地。常勇解釋道,根據史料記載,天馬山原先比較荒蕪,并且這裡處于南高峰,當時應當光照充足,正是晾曬銀甲的好地方。

重磅!天馬山發現摩崖石刻,最早镌刻于南宋

随後,記者又來到松江區博物館,博物館收藏有線裝本《幹山志》,為乾隆丙午(1786年)周厚地編,1948年天馬山中峰寺通量抄本。據研究館員楊坤介紹,此書卷十記載了“㫰甲岩”這一古迹,“南高峰有石,镌‘㫰甲岩’三字,為宋建炎時,銀甲将軍周文達㫰甲處,下有飲馬池”。

文字、圖檔:賈麗

編輯:周正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