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能源車“國補”完全退出進入倒計時 終端銷售火爆延續 車企應對花樣百出

每經記者:孫桐桐 裴健如

時針指向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已經開啟了完全退出倒計時。

根據财政部、工業和資訊化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聯合釋出的《2022年新能源汽車推廣補貼方案》(以下簡稱《補貼方案》)要求,自2022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車補貼标準在2021年基礎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之後上牌的車輛不再給予補貼。這意味着,2022年将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施的最後一年。

一石激起千層浪。日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走訪終端市場發現,趕在補貼退坡前,有大量消費者到店咨詢新能源車型,甚至還出現了“搶購潮”,有品牌的店内展車都已賣光。與此同時,針對2022年補貼政策的再度退坡,不少車企明确将上調旗下新能源車型售價,也有品牌限時“自掏腰包”為消費者承擔補貼差價,種種舉措也推漲了新能源車“搶購”熱潮。

業内普遍認為,2022年補貼退坡符合市場預期,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将迎來爆發式增長,預計總體銷量有望突破600萬輛。但值得注意的是,後補貼時代,新能源汽車将徹底走向市場化,市場競争将更加充分,衆多入局者唯有不斷修煉内功,推出競争力更強的高品質産品,降本增效,才能長久生存。

新能源車“國補”完全退出進入倒計時 終端銷售火爆延續 車企應對花樣百出

從2020年至今的市場表現來看,不享受補貼的五菱宏光MINIEV和理想ONE也有強勁的銷量表現。圖為廣西柳州一家汽車物流園内,從業人員檢查準備外運的新能源汽車 新華社圖

有車企漲價兩萬元 有的“自掏腰包”補貼差價

早在《補貼方案》出台前,特斯拉就已經表示将會上調旗下車型價格。彼時,特斯拉中國官網顯示,國産Model 3和Model Y的後輪驅動版車型售價均上調4752元,兩款車型補貼後售價分别約為25.57萬元和28.08萬元,下單使用者預計将于2022年一季度提車。

《補貼方案》出台後,特斯拉又一次上調了售價,目前國産Model 3和Model Y的後輪驅動版車型售價分别為26.57萬元和30.18萬元,分别上漲1萬元和2.1萬元。

“(我們)最新的一次漲價和補貼退坡沒有關系,主要是因為原材料漲價。動力電池供應商也一直在上調售價,導緻了車輛成本上漲。未來特斯拉車型還會不會漲價也很難說。”一名特斯拉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此前,廣汽埃安的銷售人員向記者發出了“欲購從速”的信号。據他介紹,自2022年1月1日起,埃安LX将漲價4000元,如果确定購車最好盡快下單。

為了應對補貼退坡給消費者帶來的心理落差,不少車企采取“自掏腰包”的措施來渡過補貼退坡的前幾個月。

“1月4日至2月10日,我們推出了‘補貼钜惠包’,針對2022年國補退坡,飛凡汽車為使用者承擔5400元補貼差價。”上海一家飛凡汽車(即R汽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

小鵬汽車銷售人員也向記者明确表示,2022年補貼退坡後,小鵬汽車将會漲價。日前針對國補退坡,小鵬汽車官方也推出了限時保價政策,使用者在2022年1月10日24時前下訂,即可鎖定2021年的補貼,退坡部分由小鵬汽車承擔。

由于30萬元以上車型不在補貼範圍内,自2020年起,理想汽車就開始承擔補貼差價。不過,理想ONE也有優惠收縮之勢。其官方APP顯示,2022年2月1日起,理想汽車将取消首任車主三電和增程系統終生質保的權益,調整為8年或12萬公裡。

此外,一汽-大衆也推出了保價政策,即2022年2月28日前,購買一汽-大衆ID.CROZZ仍可享受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

“2022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30%,會對新能源汽車增長速度帶來一定影響,各車企面臨着後補貼時代的挑戰,必然在價格上進行調整。”全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告訴記者。

值得關注的是,《補貼方案》明确了不同類型、不同領域車輛産品的補貼标準。例如,新能源乘用車補貼方案(非公共領域)部分,續航裡程大于等于300公裡且小于400公裡的車型補貼9100元,續航裡程大于等于400公裡的車型補貼1.26萬元。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乘用車,純電動續航裡程≥50公裡(NEDC工況)或純電動續航裡程≥43公裡(WLTC工況)補貼4800元。

消費者和經銷商對補貼退坡早有預期,大量消費者趕在補貼退坡“前夜”購買新能源汽車,加上受晶片短缺影響,車輛供應本就緊張,一時間市場出現“一車難求”的景象,甚至有品牌4S店的展車都已經賣光。

此前,記者在北京合生彙商場的威馬汽車門店看到,店内僅剩的一輛展車威馬W6也貼上了“此車已售出”的标簽。該門店銷售人員表示,店内目前已經沒有可售的車輛。

“受2022年補貼退坡影響,這一段時間我們的銷售非常火爆,大部分車型已經暫停接單了,包括G3 460G、P5 460全系、P7480全系這些車型現在都不能下單了。因為電池供應不足,生産不過來,不少門店連展車都已經賣光了,真的沒有車了,我們也很發愁。”上海地區一名小鵬汽車銷售人員告訴記者,除了停止預訂車型外,目前可接受訂單的車型普遍提車周期為8~9周。

盡管退坡已經開始,但在限時保價政策的推動下,部分品牌的銷售依然保持較高熱度,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被激發出來。前述飛凡汽車銷售人員表示,保價政策出來後的确讓不少消費者心動,表示願意考慮加速“上車”。

“我本來就打算年底入手一輛純電動車,在對比特斯拉和小鵬,但是現在特斯拉漲了好多,小鵬這邊還沒漲價,想趕在10号之前訂下來。”一位前來看車的消費者告訴記者。

不過,沒有剛性需求的購車者普遍仍持觀望态度。不少消費者表示,在續航焦慮、充電困難等問題沒有很好地被解決之前,他們并不急于購入新能源汽車。

退坡帶來的影響有限 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

“為了抵消補貼下滑帶來的影響,比亞迪采取多方面應對措施。例如,掌握核心技術為根本,提高整車的技術水準,使我們在一些核心技術上真正具有國際競争力,給消費者提供更強性能、更超值的産品,進而做大新能源車市場,加快普及速度。此外,發揮成本和價格優勢,比亞迪已經做好預期和應對補貼退坡的準備,通過新能源汽車商業推廣規模以及技術手段把成本降低,如年銷 100萬輛,成本降低20%~30%,與補貼退坡相抵消。”比亞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盡管補貼退坡,但國家也通過其他方式來助力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例如大力推進充電設施建設、不限行不限購政策、制定碳配額管理辦法等。

業内分析表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整體市場增長的影響有限。

實際上,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并非從2021年才開始,過去幾年間一直處于退坡狀态,但從現實來看,2019年新能源汽車整體銷量微降4%;2020年整體銷量增長10%;而截至11月份,2021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對比2020年已經實作翻倍增長。

“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後,新能源汽車市場整體價格會出現短暫波動但會迅速恢複正常。基于新能源補貼退坡及曆年銷量增長趨勢可以看出,補貼退坡對于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影響比較短暫,增長依舊是行業大趨勢。”威馬汽車相關負責人認為,補貼退坡所引發的“市場導向”趨勢,能夠倒逼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技術的加速疊代,倒逼參與主體提供為更優質的量産産品,以提升終端競争力,最終受益的仍是廣大使用者。

“減少補貼會削弱價格體系差異,沒有了補貼,市場會充分發揮它的作用,通過優勝劣汰,在競争中提升整體的水準。從今年接手的訂單可以看到,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增長速度非常快,顯然會超過‘到2025年滲透率達到20%左右’的預期。”上述比亞迪相關負責人表示。

飛凡汽車方面也認為,新能源汽車市場已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消費影響有限。

銷售結構有望轉向“啞鈴型”變“橄榄型”

與2021年一樣,2022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通知釋出在實施前夜,沒有設定過渡期。但是,此次《補貼方案》對補貼的車輛數量取消了限制,隻要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上牌的車輛都給予補貼。根據政策設計,2022年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實行的最後一年。

“随着新能源車規模大幅提升帶動的降成本能力提升,由此2022年年末新能源車增量很強。原來預期2022年新能源乘用車銷量480萬輛,目前應調整到550萬輛以上,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将達到25%左右。随着國内消費者對新能源市場認可度的大幅提升,政策補貼的力度穩定,必然推進2022年的中國新能源車銷量總量暴增,繼續保持世界50%以上的超強份額領軍地位。”崔東樹表示。

申港證券認為,部分車企采取漲價、補差價等應對措施,短期終端銷售價格可能有波動,但長期平穩。另外,由于短續航裡程車輛補貼無太多變化,後續A00~A級車的表現可能更值得期待。其中,A級車市場将有望為電動車滲透率提升貢獻可觀增量。

目前,中國新能源車消費市場一直呈現“啞鈴型”結構,銷量集中在一高一低兩端的市場之中。有觀點認為,補貼的取消可能會使得消費轉向真正主力市場,這會使得消費結構逐漸向橄榄型轉變,一高一低的銷量逐漸減少,而在10萬~20萬元的主力市場可能會出現爆發式增長。

“此次補貼退坡對終端需求的影響有限,補貼退坡将提高消費者的購車成本,但從2020年至今的市場表現來看,不享受補貼的五菱宏光MINIEV和理想ONE也有強勁的銷量表現,我們認為獲得補貼已不是車主購車時的主要考量,高成本效益和強産品力的車型更易獲得認可。”東興證券認為,随着車企推出更多的高品質車型,消費者關注新能源車的駕駛體驗和車身配置,市場化趨勢将持續強化。

申萬宏源證券認為,2022年新能源補貼政策中有兩點略超預期:首先是打開了每年補貼200萬輛的規模上限,加大了總體補貼規模;同時明确現行補貼技術名額要求不變,確定産品開發的延續性。現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由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優秀車型的推出是銷量增長的主要因素,預計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将達到528萬輛。

不過,自2021年12月以來,資本市場新能源闆塊出現高位回調。進入2022年,該闆塊繼續走低引起不少投資者的擔憂。根據Wind資料,截至1月6日,3個交易日裡,去年的“大火賽道”新能源闆塊下跌6.17%。

“新能源闆塊的短期調整,一方面是因為前期闆塊整體上漲了很多,而且不管是機構還是其他資金,在這個闆塊的持倉比例都比較高,有回調也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新能源作為新興産業,本身發展的過程中波動還是很大的,不同階段也經常會有一些擾動因素。”彙添富環保行業股票基金經理趙劍認為。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