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我是一個全職媽媽,一個不斷實作自我價值的全職媽媽。拒絕焦慮,拒絕“内卷”,輕松育兒,理性對待婚姻生活,寬容應對婆媳關系,希望我的一些觀點能夠讓你豁然開朗,能夠帶給你正能量,解決你的現實問題。

文|家有小甜椒兒(原創不易,請勿抄襲,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圖|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姐姐給弟弟湊錢結婚?

在并不富裕的家庭,11個姐姐給弟弟湊了32萬結婚,其中23萬用來在縣城買房子,其餘用在婚禮和彩禮上。

當時消息一出,“重男輕女”、“扶弟魔”成了熱門詞彙。

這個家庭典型的“為生兒子”家庭,到最後兒子的婚禮和房子都是姐姐提供的,女兒難道就是為了兒子活着嗎?

這是當時呼聲最高的一種觀點和評價。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23歲生下第一個孩子,50歲生下兒子

這個家庭中的第一個女兒出生的時候,父親23歲,母親20歲。

那個時候他們大約也沒有想到自己會生那麼多孩子。

自從生下第一個女兒,就接二連三地生女兒。

那個時候正值計劃生育期間,不停生孩子,不停罰款,交不起罰款就有被拘留的危險。

是以這個家庭非常貧困,盡管如此,兩個人依然沒有動搖要兒子的信念。

一直到父親50歲,母親27歲的時候,他們的第12個孩子出生了,這一次是個男孩。

家裡唯一的小男孩,比大姐小了27歲,當然是全家人的寶貝。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姐姐們都是穿着帶更新檔的衣服長大的,唯有小弟弟一直穿新衣。

姐姐們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有好東西都給弟弟留着。

那個時候有的女兒已經結婚了,是以家庭雖然貧困,但是12弟還是在蜜罐裡長大的,沒有受一點苦。

全家人供他讀書,可惜他沒有天分,高中就辍學了。

他22歲的時候,女友懷孕了,11個姐姐湊錢給弟弟辦了一場風光的婚禮,還給弟弟在縣城準備了房子,這才引起了媒體和全國網友的關注。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想要生兒子,就一定是重男輕女嗎?

面對網友的質疑,姐姐們回應說,父母并不是重男輕女,隻是想要一個兒子,她們在成長過程中,父母盡職盡責照顧她們,給她們一個溫暖的家,雖然家庭貧困,但是她們内心充實。

其實從姐姐們的态度上來看,她們樂觀開朗,她們真的疼愛弟弟,為了給年邁的父母減輕負擔,她們願意替父母出這份力,願意承擔弟弟的所有開銷和結婚的費用。

這恰好顯示這個家庭的人情和溫暖,說明父母教育得好。

“重男輕女”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敏感的詞,那些想要生兒子的家庭,很容易被扣上“重男輕女”的帽子。

到底什麼是 重男輕女呢?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差別對待男孩和女孩,給男孩提供好的物質條件,要求女孩讓着男孩,這是重男輕女。

為了生男孩不斷打胎,甚至不惜損害身體健康,就為能夠傳宗接代,傳遞香火,這是重男輕女。

如果父母在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相對溫暖平等的家庭環境下,但是迫于當地的習俗,一定想要生兒子,這算重男輕女嗎?

隻能說,他們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但是算不上重男輕女,或者是說内心沒有這種想法,但是迫于現實的壓力不得不如此。

還有一種家庭,想要生兒子,不想要生女兒,是因為媽媽不希望看着女兒未來和自己一樣受罪,但是女兒來臨以後,就會完全轉變想法,非常疼愛自己的女兒。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被不看好的家庭,如今也幸福滿滿

當初很多人對這個家庭做了預測,認為他們的幸福隻是一時的,小兒子結婚以後,會跟姐姐們的距離越來越遠。

通常我們在對一個人、一件事做出預判的時候,會以自己的經曆、見識和格局為基礎,是以存在很大的主觀因素。

這個家庭受到關注之後,逐漸淡出大衆視線,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軌迹上,隻有二姐會在網上分享家人的生活和個人的感受。

實際上,這個家庭到現在依然和諧美滿,遺憾的是媽媽于去年離世,給老伴和孩子們帶來巨大的傷痛,不過姐姐和弟弟之間依然是相親相愛,互相照料。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人們都說“從小看大”,從小看大的不隻有性格,還有關系。

一個家庭中,子女的關系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這種必然建立在子女的性格上。

從11個姐姐對弟弟的疼愛和關心中可以看得出,她們對弟弟的感情是深入骨子裡的,不是逢場作戲,而弟弟對姐姐的愛和依賴也是經過20多年建立起來的。

姐弟之間的這種感情不是一朝一日能夠改變的,外加上年齡上的差距,就是人們常說的“長姐如母”了。

是以大可不必唱反調了,這一家人會持續幸福下去的。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子女之間的相親相愛,難道不是一種美德嗎?

其實孩子們之間本沒有什麼沖突,兄弟姐妹之間的沖突,全部來源于父母的不恰當地引導。

父母引導不到位,或者是父母對待子女的态度不公平,才會引起兄弟姐妹之間的沖突和仇恨。

兄弟姐妹之間相親相愛,互相體諒,哥哥姐姐力所能及地幫助年幼的弟弟妹妹,年幼的弟弟妹妹尊重哥哥姐姐,這本身就是一種中華傳統美德。

而這種美德的形成,跟家庭、父母的引導和态度有直接的關系。

如果父母能力有限,有能力的哥哥或者是姐姐在财力上支援年幼的弟弟妹妹,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未來弟弟妹妹會感恩,會給予一定的回饋。

好朋友中就有兩個這樣的姐姐,因為和妹妹年齡差距比較大,姐姐已經立足社會了,有了一定的經濟能力,妹妹尚且讀書,姐姐就主動承擔了妹妹的學費和生活費,而她們兩個人的老公對此表示支援。

還記得11個姐姐湊32萬給弟弟結婚的家庭嗎?他們現在過得很好

家人存在的意義難道不是溫暖對方,在适當的時候給予對方幫助嗎?

面對家人,就不要太計較得失了。

但是所有這些和諧的畫面,是建立在父母良好的教育和引導上,以及父母對待子女的公平公正的态度上。

歸根結底,想要子女相處得好,父母才是關鍵人物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