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夜讀丨不反複思量過去,不過分擔憂未來

文/龍靖

“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很多時候,我們之是以煩惱,不是因為外界的事情值得我們去煩惱,而是因為我們總是控制不住自己去多想、去反複思量。

結果,本是一件雞毛蒜皮的事情,卻在我們心中,變得如同一塊大石頭一般揮之不去。

不反複思量

煩心事如果有一碗很難吃的飯,你不得不吃,你會怎麼辦?

有的人,可能會慢慢吞吞的、不情願地吃,過程痛苦不堪;有的人,則會“狼吞虎咽”。

陸遊曾寫過一篇《東坡食湯餅》的散文。裡面記錄了蘇轼的一件趣事。

蘇轼、蘇轍都被貶南方,在蒼州和梧州之間相遇。兄弟相見分外高興,看到路邊一個賣面條的,倆人一起坐下來吃面條。面條味道一般,蘇轍拿着筷子唉聲歎氣。

蘇轼三兩口吃完,看着弟弟愁眉苦臉的樣子,笑着說:“面條這麼難吃,你難道還要慢慢咀嚼嗎?”

生活中,不開心的事情,就如同那碗難吃的飯。有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總是喜歡細細咀嚼,在心中反複思量。

結果,本來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結果在心中,硬生生醞釀成了大事,成天憂心忡忡,不能自拔。這便是自己折磨自己了。

遇到不順心的事情,要有“狼吞虎咽”的勇氣,讓他盡快過去,不要細細咀嚼、頻繁回頭思量。越過去,往前走,着眼于那些美好的事物,才不至于辜負自己,辜負人生。

等到過一段時間回頭去看,就會發現,當初令自己糾結不已的事情,根本就不值一提。

不過分擔憂未來

很多時候,我們的憂慮不過是“杞人憂天”罷了。我們可以回想一下,當初我們所擔憂的事情,有多少會發生呢?

曾有一位心理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他讓實驗者把未來7天的煩惱寫下來,投入“煩惱箱。”三周後,打開箱子,與實驗者核對,卻發現,其中九成的煩惱都沒有發生。

古人雲:“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對于憂患的擔憂,可以為我們今後的路,走得更加安全,提供保障。但是,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

适當的思慮未來可能可以避免不好的事情發生;但如果一味的擔憂未來,陷入思慮的泥沼之中,那麼,就容易讓自己痛苦不堪,難以自拔。

徒然地為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過分擔憂,隻能是耽誤了當下。

所謂“兵來将擋、水來土掩”、“船到橋頭自然直”,未來的遭遇,未必就那麼差,何必過分擔憂呢?

腳踏實地做事

《紅樓夢》中說:“無故尋愁覓恨。”一個人,一旦手頭上的事情少了,那麼心中的事情也就會多了。

有時候,心累比身體上的累,更容易摧垮一個人。我們會看到,那些每天過的充實的人,神采奕奕;反而那些閑人,無精打采。

當我們發現自己過分擔憂、焦慮的時候,那麼就給自己定下一個計劃吧。定下大的規劃,然後分成若幹個步驟,踏踏實實去施行。當我們把自己的心力,傾注在真正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上,心中充實,無暇顧及那些“有的沒的”的事情的時候,那麼幸福便會悄然而至。

一個人真正的智慧,不是一個勁兒的聰明,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發揮自己的聰明,什麼時候該收斂自己的聰明。是以才說:難得糊塗。

有人說:“一小醜進城,勝過一打名醫。”最好的養生方式,不是運動,而是養心,讓自己寡思,才可以讓自己,神清氣爽,自在灑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