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恐懼對于生存來說至關重要,但同時我們也需要對恐懼進行調節,以避免有害行為的發生(例如,過度恐懼可能帶來驚恐發作或極端冒險行為)。來自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of Neurobiology)的科學家發現,小鼠大腦會依靠身體的回報信号來調節恐懼。大腦的島葉皮質會對預示危險的刺激産生強烈反應。然而,當身體因恐懼而當機(freeze)時,心跳會減慢,進而導緻腦島活動的減弱。對于這些拮抗信号的加工有助于腦島保持恐懼的平衡。是以,相比被動産生的情緒反應,個體會更多地主動利用身體産生的反應來調節情緒。

我們通常将恐懼知覺為一種極不愉快的感受,然而,這種情緒卻具有至關重要的功能:它能阻止我們進行過于危險的行為。但隻有當恐懼水準保持在一個健康的範圍内,恐懼才能發揮這種良性功能。過度強烈的恐懼會嚴重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比如焦慮症或驚恐發作。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 Bj rn berg -

身-腦互動如何影響情緒調節?納丁·格古拉(Nadine Gogolla)團隊的研究者們近來在這一問題上取得了新的進展。他們關注大腦的島葉皮質:這一腦區既能加工正性情緒,也能加工負性情緒;此外,腦島能夠接收來自諸如心肺等部位的身體資訊。

研究者訓練小鼠将一種聲音與不愉悅的刺激(足底電擊)建立聯結,反複一段時間後,小鼠對這種聲音産生了恐懼(通過小鼠身體的當機反應表現出來)。當機反應是人類和許多物種共有的一種典型的對于恐懼的反應。當這個聲音不再與不愉悅的刺激比對出現時,小鼠就會漸漸學會不再害怕它*。

*譯者注

即後文中的“恐懼的消退學習”。

腦島維持恐懼的平衡

為了探究腦島在恐懼調節中承擔的角色,研究者們在恐懼的消退學習(fear unlearning)過程中抑制了腦島活動。由于小鼠之間存在個體差異,經過同樣強度和時程的恐懼聯結後,小鼠對于聲音的恐懼程度并不完全一樣,而是有高有低。“結果實在出乎我們的意料,我們觀察到,當腦島被抑制後,恐懼習得階段中恐懼程度不同的小鼠,在之後階段的恐懼消退速度也表現出很大差異。”該研究的第一作者亞曆山德拉 克萊因(Alexandra Klein)說道。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 Joash Berkeley -

相比于腦島活動正常的對照組,在腦島活動被抑制的小鼠中,高度恐懼的小鼠的恐懼消退學習變慢,而不那麼恐懼的小鼠則更快地消退恐懼。這些結果表明腦島能夠将恐懼水準保持在某個範圍内。在高恐懼的小鼠中,腦島促進了恐懼記憶的消退,而在低恐懼小鼠中,腦島則幫助維持恐懼記憶。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一過程的内在加工機制,研究者記錄了不同恐懼水準的小鼠的腦島活動。結果發現,對于較低恐懼的小鼠來說,它們一旦暴露在誘發恐懼的聲音中,腦島活動水準便會迅速上升;相反,高恐懼的小鼠在聽到該聲音,卻會表現出腦島活動的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亞曆山德拉 克萊因觀察到,小鼠一旦表現出由恐懼誘發的當機反應,它的心率便會下降,腦島活動也會下降。高恐懼的小鼠在聽到聲音時明顯更頻繁地産生當機反應,且持續時間更長,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研究中觀察到高恐懼小鼠的腦島活動下降。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大腦中的島葉皮層處理有關心率的資訊以保持恐懼的平衡。

MPI of Neurobiology / Kuhl

來自身體的回報

為了檢驗心率和腦島活動之間的聯系,通過幹預迷走神經,研究者擾亂了身體和大腦之間的的資訊流。有趣的是,當心髒和大腦間的資訊交換被幹擾時,腦島的活動水準保持穩定,并且在當機反應期間活動水準也沒有下降。這表明腦島需要接收來自身體的回報來将恐懼保持在一個适當的水準。

由于人類腦島的功能障礙與多種類型的焦慮障礙有關聯,是以這項研究也打開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新視角:我們是否可以利用行為反應及其伴随的身體回報來主動地調控情緒呢?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神經科學所忽視的一個事實是,大腦并不是孤立地工作。身體在情緒調控中也承擔了重要角色。我們的研究也提示,當我們嘗試去了解情緒調控的機制時,我們應該考慮身體信号的重要性。”亞曆山德拉 克萊因說。

作者:Nadine Gogolla| 封面:Andreas Preis

翻譯:Green shadow | 審校:Orange Soda

編輯:Orange Soda|排版:平原

原文:https://neurosciencenews.com/brain-body-fear-19677/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平衡恐懼,身體回報是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