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同意把國軍交給史迪威指揮,為何又突然要美國将其召回?

閱讀本文前,請您高擡貴手點選右上角“關注”,以便收到本人每天更新的曆史内容,關注是完全免費的。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最大動力,非常感謝您的關注、閱讀和評論!

史迪威來到中國,是中美軍事聯合的産物。史迪威此前有多次在華任職的經曆,會說中文,是一個中國通,對中國社會民情有相當的了解,也對中國産生了一定的感情。也正是以,原本是被派去指揮盟軍在北非登陸行動的他,于1942年3月來到中國擔任蔣介石參謀長,以及中印緬戰區美軍司令。

史迪威與蔣介石的合作并不愉快,在第一次率領中國遠征軍進入緬甸的時候,就因為軍隊指揮權的問題沖突重重。這也導緻了中國遠征軍的大敗,史迪威始終認為這是由于中國将領

“或缺能力,或缺膽量”

,沒有統一指揮導緻。蔣介石則認為史迪威毫無作戰經驗,不遵守規則“其咎全在戰略之失敗”。

在史迪威被召回國之前,蔣介石也曾兩次要求美國将其召回。宋子文為了穩住美援,隻能從中調解。同時宋氏姐妹再次發揮潤滑劑的作用,與史迪威“簽訂了攻守同盟”,調和了史迪威與蔣介石的沖突。這時美國政府也進行了妥協答,應蔣介石增加援助等要求,史迪威也放低了姿态。

蔣介石才表示:“最後允史迪威悔改留任,重加信用。”

蔣介石同意把國軍交給史迪威指揮,為何又突然要美國将其召回?

美國人在與蔣介石的合作過程中,慢慢了解到,蔣介石的抗日熱情并不高,反而是一心想着剿共。他把大量部隊部署到陝北地區,防止紅色武裝發展壯大,而抗日卻是是消極的。美國人甚至認為蔣介石希望靠他們的軍隊登陸去幫助他打敗日本。

按照開羅會議制定的反攻緬甸計劃,由中國駐印軍從印度列多,中國遠征軍跨過怒江,同時向日軍發動攻擊。結果,史迪威指揮中國駐印軍在1943年11月底即發動攻擊。而中國遠征軍卻遲遲未見動靜,為此羅斯福先後5次發電催蔣介石出兵,直到以停止美援為要挾,蔣才于1944年4月有所動作。

羅斯福對此非常不滿,他曾私下對兒子說:

“為什麼蔣的部隊打不過日本人……他說他的部隊沒有訓練、沒有裝備……可是這決不能解釋他為什麼極力阻擋史迪威将軍訓練中國軍隊,而這也不能解釋他為什麼把大部分最精銳的軍隊囤在西北——紅色中國的邊境上。”

尤其是日軍發動“一号作戰”計劃以後,河南、湖南淪陷,桂林、柳州告急。美國人很擔心日軍打到昆明,切斷駝峰補給線,那樣“中國将徹底崩潰”。

是以美國人希望,像艾森豪威爾上司歐洲盟軍一樣,由一位美國将領來上司中國戰區的盟軍部隊,而最佳人選就是史迪威。對于這個想法,蔣介石第一反應是拒絕的。但是美國人故技重施,羅斯福毫不留情面地給蔣介石發了一封電報:“

請你予以最緊迫的考慮,把他(史迪威)從緬甸召回,并把他置于你之下指揮所有的中國部隊和美國的軍隊,并給他以完全責任和權力”

最後還用略帶威脅的口氣說

“否則,我們的共同僚業将受到嚴重的挫折”。

蔣介石同意把國軍交給史迪威指揮,為何又突然要美國将其召回?

中國人民在修建機場

這封電報完全不像兩個大國元首之間的對話,更像是上級對下屬的指令。蔣介石看了又氣又惱,但是為了美援,他還是忍了。

最後他複電羅斯福表示原則同意,但是鑒于國情實施這項決策“必須有一準備時期”

,并要求美國再派一位代表來調合蔣、史兩人沖突。美國人可能無法了解中華文化深厚的内涵,蔣介石表面上雖然同意把軍隊指揮權交給史迪威,但實際上他仍然有各種理由無限期拖延。

最後,美國人失去了耐心。羅斯福發了一個電報,再次毫無情面地對蔣介石進行指責:

“由于你還沒有讓史迪威将軍指揮中國所有軍隊,我們面臨着再中國懂不丢掉一個極重要的地區的危險,而這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同時再次威脅:“

如果再作拖延,你和我們為挽救中國所作的一切努力将付諸東流。

”1944年9月19日,史迪威将這份電文翻譯成中文,當面交給了蔣介石。

以往美國發來的電文,一般都由宋子文等人翻譯後轉述,口氣會變得較為委婉。而此次,史迪威作為一個下級,竟然用此等帶有威脅語氣的電文直接交給一個國家元首,這讓蔣介石覺得受了奇恥大辱,怒不可遏,堅決要把史迪威趕走,甚至做好了被美國放棄,單獨抗日的準備。

蔣介石找來宋子文商量以後,認為美國不會放棄他。一是,太平洋戰場上,美國雖然已經處于優勢,但是日軍抵抗頑強,美軍損失很大,他們需要中國盟友。二是,美國國内正忙于選舉,丢掉中國盟友很可能會影響羅斯福的選票。于是他回電羅斯福,要求召回史迪威。

蔣介石一生在重大決策上基本都是錯誤的,但這一次他選對了,

美國人果然沒有勇氣放棄中國。

蔣介石同意把國軍交給史迪威指揮,為何又突然要美國将其召回?

史迪威在印度慰問傷殘士兵

1944年10月21日,羅斯福電複蔣介石,同意立即召回史迪威。10月31日,《紐約時報》刊登了這條消息,讓美國輿論炸了鍋,一邊倒地批評美國政府對蔣介石妥協。羅斯福不得不在記者會上對相關疑問一一進行解答,他以“純粹是個性問題”解釋史迪威和蔣介石兩人之間的沖突。

蔣、史兩人沖突自然有性格上的沖突。史迪威是個急性子,典型的軍人性格,耿直又敢于直言,他對中國軍隊的腐敗尤其不滿。他會毫不客氣地當着蔣介石的面指出國民政府存在的問題,他完全無法了解中國人為人處世的原則。美國人陳納德曾這樣評價史迪威:““

我與史迪威的全部交往讓我相信,他總是把自己完全看成是一名陸軍軍人,而根本不明白他作為外交官的基本職責,他也沒有那份耐心去弄明白這一切。

”而蔣介石完全受不了他這一套,在中國他是至高無上的領袖,沒有人敢這樣跟他說話。

但即便如此,性格問題也隻是蔣、史兩人沖突的表象。真正導緻兩人決裂的深層原因有以下3個:

史迪威的容共政策。

從美國人的視角看,隻要能幫助美國人打敗日本人都是夥伴,都可以援助和支援。尤其是抗戰進入相持階段以後,蔣介石首要目标是儲存實力,消極抗戰,美國人更加希望扶持其它力量去抗日。而此時共産黨抗戰的态度是非常明确而又積極的。是以美國人把眼光投向了在西北的共産黨武裝。

1944年7月23日,一個美國軍事觀察組到延安考察。美國大使館從業人員謝偉思考察結束的報告中提到

“中國共産黨軍隊的士氣高昂,人民幹事認證,在得力上司下有責任感……沒有官僚主義,沒有重慶那種華而不實的東西,也沒有重慶的失敗主義情緒”

這與國民黨軍隊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史迪威也毫不掩飾他對共産黨軍隊的好感,在一份備忘錄中直接坦率地說:“

将使用中共第十八集團軍。在這一點上不應有任何誤解。可以在他們不會同中央軍發生沖突的地區使用他們,但是應當同意他們是危機期間的夥伴”。

而且羅斯福給蔣介石的電報中提到的“中國所有軍隊”自然也就包括共産黨軍隊。

這是蔣介石最無法接受的地方,在沒有美國援助和教育訓練的情況下,他已經被打得焦頭爛額了。有了美國的援助,可以肯定抗戰勝利以後,他被趕下台隻是時間問題。蔣介石堅持要求:“如果使用共産黨軍隊,他們就得承認全國軍事委員會的權力”。

蔣介石同意把國軍交給史迪威指揮,為何又突然要美國将其召回?

美國觀察團在延安考察

美國援華物資的控制權

美國的戰略重心在歐洲,一直對歐洲比較重視,對華援助隻排在美國援助鍊末端,能得到的物資少之又少。但即便是這樣,援華物資依然是美國人唯一能讓蔣介石“乖乖地聽話”的武器。

而且以史迪威對中國的了解,他很明白如果讓物資的使用權控制在蔣介石手裡,以國民政府和軍隊的腐敗,這些物資很可能進入上層官僚個人的口袋。即便能有效得以管控,蔣介石也會把物資配置設定給自己的嫡系部隊,而不是配置設定給最需要的部隊。

美國尤其擔心這些物資會被蔣介石囤積,将來用于打内戰。

事實上,這種情況也經常出現。1944年9月桂林被日軍圍困,史迪威不得不調來運輸隊,把當初一噸一噸翻越喜馬拉雅山、花費高昂代價才運過來的炸彈、汽車等裝置運走,這些物資被囤積在這裡而沒有發揮真正的用途。2個月後,美國情報人員在貴州獨山縣附近的一個山洞裡發現了一批秘密貯藏的武器

“包括五萬噸武器彈藥,其中有50門嶄新的野戰炮和許多炮彈”。

據國民政府方面介紹這些武器是用于應對華北局勢的,但是桂林和柳州都相繼陷落了,這批武器仍然沒有派上用場。這不得不讓美國人認真思考援助物資的使用效率問題。

對于蔣介石來說,自己拿不到物資控制權,就好像脖子被别人掐住了一樣,處處受到限制。他本來可以利用物資的配置設定去控制地方勢力,如果沒有物資支配權,這些地方武裝甯願聽美國人的也不會聽他的。他之是以消極抗戰,就是要儲存中央嫡系軍隊的實力,消滅地方勢力和共産黨的武裝力量。

蔣介石同意把國軍交給史迪威指揮,為何又突然要美國将其召回?

開羅會議三巨頭

國家主權的沖突。

二戰初期,美國奉行“中立主義”不願意卷入戰争,為了避免與日本沖突,甚至企圖犧牲中國換取日本妥協。太平台戰争爆發以後,美國對華政策發生了改變,即希望借助中國廣闊的空間和人力物力拖住日軍,配合其盡快打赢日本,減少自身損失。史迪威作為美國利益的代表,當然要幫美國在中國争取盡可能多的利益。是以他敢不把蔣介石放在眼裡,甚至步步緊逼。

中國長期以來受帝國主義欺壓,是以對于主權尤為敏感。蔣介石雖然有很多缺點,尤其是愛面子,但在這一點在争取國家主權的時候卻又變成了優點。他希望依靠美國人,但又不希望自己成為汪精衛那樣的傀儡。1942年4月19日,他緻電在美國争取援助物資的宋子文,

“須堅執予等有予等本身之立場,予等須維持本身獨立之地位”

。5月18日,蔣介石接見美國軍事代表團團長馬格魯德時直接說:

“戰時之待遇已暴露不平等之痕迹,如此戰後如何未敢想象。

他尤其受不了美國人通過史迪威對他耳提面命,他在日記裡面寫道:“

史氏之愚拙虛妄,不法無禮,可謂無人格已極,而餘乃自愧國家貧弱,是以遭此侮辱而已。”

等待美國正式将史迪威召回以後,他又在日記中寫道:“

此實我中國解放之開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