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加郡王銜貝子允祁:一位沒有什麼實際存在感卻活過七旬的康熙皇子

康熙大帝得以序齒的二十四子中,除了早亡者,隻有兩位活過七旬以上,一位是皇十二子履親王允祹,另一位就是在康熙帝諸子中沒有什麼實際存在感的皇二十三子貝子加郡王銜的允祁。他們兩人允裪活到七十八歲,允祁活到七十三歲。他們這個歲數在那個年代絕對是高壽老人。

允祁生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4年)十一月二十八,生母乃石姓漢女。這一年康熙帝已經六十歲了。

因為允祁是漢女所生,而且其母在宮中地位非常低微,允祁與其母在康熙時根本就沒什麼實際存在感,史書也沒記載康熙帝對這個孩子有什麼特别的關心愛護之處,同時也沒有提及允祁哪方面有什麼過人的地方。

由于允祁出生的比較晚,他比他四哥胤禛的兒子弘曆尚小三歲,是以他也就有幸沒有卷入年長的康熙諸子“九子奪嫡”的政治漩渦。

加郡王銜貝子允祁:一位沒有什麼實際存在感卻活過七旬的康熙皇子

雍正帝繼位以後,自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始至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止,這位皇帝借助十三弟怡親王胤祥、舅舅隆科多、雍邸奴才撫遠大将軍年羮堯等人的力量,對參與“九子奪嫡”之争的誠親王允祉、廉親王允禩、貝子允禟、敦郡王允俄、大将軍王允禵等人進行了全面的清算。分别對他們該貶的貶,該削爵的削爵,該迫害緻死的迫害緻死。我相信很多讀者在此都會為二月河先生所著曆史小說《雍正皇帝》誤導,均會以為“八爺黨”足足與雍正帝對抗了八年才全部完蛋。真實的曆史廉親王允禩自雍正繼位伊始等待他的隻有死路一條。

由于允祁尚小,他對自家骨肉相殘的一幕幕悲劇他連觀看的資格都沒有,是以雍正繼位以後就把他交與宮中由專人和自己的兒子弘曆、弘晝等人一起生活學習。

可能是允祁學習與騎射本領都不怎麼樣的關系,雍正帝自政權完全穩定以後,對未參與“九子奪嫡”之争的兄弟們先後一一作了加封。他們當中最小的封爵都是固山貝子一級,隻有允祁被封為奉恩鎮國公之爵。這個封爵是所有康熙諸子中最低的,憑此一點足見允祁存在感之低。

加郡王銜貝子允祁:一位沒有什麼實際存在感卻活過七旬的康熙皇子

允祁是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二月十八被雍正帝加封為鎮國公的,其母石氏亦同時晉為“皇考貴人”。

雍正帝去世以後,剛繼位的乾隆帝為了緩和家人的緊張關系,更是為了籠絡人心,乾隆帝先後對叔叔們進行了平反和封賞。

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十月二十四日,乾隆帝下旨,以允祁“皇考諸弟俱以加恩晉封,惟允祁尚系公爵,著封為貝勒,以展朕笃厚懿親之意。”封允祁為多羅貝勒不久,乾隆帝又将允祁的生母石氏由貴人晉為嫔,稱“皇祖靜嫔”。

允祁屬于文不成武不就之輩,乾隆帝想來想去就把雍和宮交與他管理。然而允祁确實也不争氣,就這麼個閑差他也沒有管明白,為此乾隆帝曾申斥過允祁并予以罰俸處理。

九年以後,乾隆帝又把允祁派往盛京管理關外三陵事宜。這三陵分别是赫圖阿拉的永陵(清太祖努爾哈赤父祖之陵),盛京的福陵(清太祖努爾哈赤陵)和昭陵(清太宗皇太極陵)。從此允祁就以關外三陵總理事務大臣的身份整整在盛京住防了四十一年。

這四十一年中,由于允祁玩忽職守,他先後得到乾隆帝的多次申斥和處罰,其中最嚴重的一次處罰是在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九月,允祁因前後多次犯錯又被降為鎮國公。其貝勒爵直到二十八年以後乾隆帝念他年事已高方才恢複,這一年允祁已經七十挂零了。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已經七十有二的允祁被乾隆帝加郡王銜,依然食多羅貝勒俸祿。

第二年,七十三歲的允祁死于盛京關外三陵總理大臣任上。

加郡王銜貝子允祁:一位沒有什麼實際存在感卻活過七旬的康熙皇子

繼續閱讀